马歇尔将军为何看不懂歌剧《白毛女》

作者:刘云  更新时间:2023-01-19 09:31:24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歌剧《白毛女》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于1945年初集体创作于延安,同年 4月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后在解放区各地陆续上演,深受广大人民和解放军官兵的喜爱。歌剧《白毛女》问世后成了共产党对解放军官兵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有力“武器”,每当大战之前常会组织解放军官兵看歌剧《白毛女》,剧中杨白劳、喜儿的悲惨遭遇深深打动了每位解放军官兵,激发起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力仇恨,解放军因此而士气高昂,奋勇作战,打得国民党军溃不成军。

  一九四六年六月,当时,中国共产党为了制止内战危机,派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当局举行和谈。美国政府则派五星上将马歇尔作为总统特使来华进行“调解”。马歇尔将军到中国后曾专程到延安访问,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共领导的热烈欢迎。毛泽东特地安排马歇尔将军在当时的延安大礼堂观看歌剧《白毛女》,毛泽东全程陪同观看。毛泽东此举的用意可能有两个,一是以国统区的黑暗来对比解放区的光明,二是借《白毛女》来说明解放军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正义性。在毛泽东看来,《白毛女》在解放区这么受欢迎,一定能深深打动马歇尔将军,为此还专门为马歇尔将军配了一个翻译。但岀毛泽东意料的是,马歇尔将军看后却一脸芒然,明确表示“看不懂”,这反而让毛泽东不解,美国堂堂五星上将居然“看不懂”歌剧《白毛女》,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先绕个历史的弯子再给读者解释。

  十八世纪,第一个工业化英国如日中天,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英国政府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决定派使臣访华,以求通过和清政府直接交涉,消除种种限制,拓展对华商务。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任命马戈尔尼勋爵为大使,率一支七百人的船队,借乾隆83岁寿辰之际来华。那么英国使团成员在乾隆盛世看到了什么,这是我们当代人很感兴趣的,英国使团主要成员当年在华的见闻或回忆录均己在国內翻译岀版,如《我看乾隆盛世》(约翰.巴罗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岀版),《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斯当东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岀版),《停滞的帝国》(佩雷菲特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出版)等,但笔者作为当代人看当年英国人在华的见闻或回忆录,丝毫感受不到乾隆盛世带给我们的光荣与梦想,相反,乾隆盛世带给我们的只有沉重与无奈。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1793年7月初,英国船队抵达第一片中国领土舟山群岛。由于遇到落潮,“克拉伦斯”号只得在一个叫六横岛的小岛边抛锚稍停。英国人想“利用等候潮水的时间上岸对中国领土进行第一次的观光”。于是他们爬上了六横岛。爬过海边陡峭的石壁后,他们在山下发现了一块人工填海填出来的小平原。很显然,为了造出这块小平原,本地的居民们没少费力气。“为了防止海水的冲洗,前面筑了一条三十英尺高的土堤。但这块平原的面积并不大,我们怀疑花费这样大的力气搞出这么小的一块土地来是否合算。平原上种的是稻米,耕作得很是精细。”(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这就是展现在英国人面前的典型中国国情:土地稀缺,人口密布。这有点出乎英国人的预料。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固然人口众多,但同时疆土也极其辽阔。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随着后面行程的深入,他们越来越体会到土地对中国人的珍贵。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例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没有大的牧场,也没有专为种植牲口吃的燕麦、豆类和芜菁等等。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很少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全国没有公地。大地主们也不肯划出大块土地来不事生产而改作娱乐或者运动的场所,所有的耕地从不休耕。(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确实,传统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公园”和“休耕”的概念。土地在我们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令很多国人深感自豪乾隆盛世在英国人眼中居然如此黯淡?原因是,即使与乾隆时代的普通英国农民相比,两国生活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可以说英国农民生活在天堂中,中国农民生活在地狱中。

  英国使团来访的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当时清朝官方统计的全国人口数为三亿七千万,但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实际的人口数比政府统计的三亿七千万还要多,也许已突破四亿大关。乾隆晚年中国人均耕地的乐观估计是三亩半。而同时期的英国,虽说英国是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从北美、澳州到印度均是英国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其统治下的殖民地人口多达3亿多人,但英伦三岛本土人口仅八百万,以目前英国总人口数6200万标准衡量,那时英国是典型的人少地多,人均占有耕地十亩,高于中国三倍。因此当时的英国农民不仅可以吃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吃好喝足”。

  十四世纪,欧洲人并不中国人富裕多少。他们的食物中肉食比重并不算高,一大块面包加一碗浓汤就已经让辛苦了一天的英国农夫心满意足。但是随着经济的质变,欧洲人与中国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前期,英国汉普郡农场的一个普通雇工,一日三餐的食谱如下: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一天剩下的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的啤酒、腌猪肉、马铃薯、白菜或萝卜;晚饭是面包和奶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鲜猪肉。工业革命后,英国农民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上还要加上2.3加仑脱脂牛奶,1磅奶酪,17品脱淡啤酒,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有的英国农民喝啤洒过多,居然喝出了浑圆的啤洒肚。虽说改革开放使中国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单就饮食的数量和质量而言,当时英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是当代一些中国农村家庭没法比,即使某些城市家庭也没法比。

  那么,乾隆年间的中国农民吃的是什么呢?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通常情况下,在春荒之际,都要采摘野菜,靠吃糠咽菜才能度日。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笔笔皆是。据《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业卷》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根本没有生产剩余,这种情况下能勉强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吃肉蛋奶纯属奢望。而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十分普遍。有学者评价“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这个评价是符合实事的。

  必须要指岀的是,当时英国还有八百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尚能拥有一英亩(合中国6.2亩)的土地储备处于任其荒芜的闲置状态。大摡当时英国人觉得现有耕地种岀的粮食己足以满足英国人的需要,也就没有必要再开垦多余的荒地。当时整个欧洲情况与英国相似,“欧洲是—个遍布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区,它从来不缺少可耕地。”(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中国乾隆朝的耕地与粮食紧张状况如此惊讶了。也能理解马歇尔将军为何对《白毛女》看不懂,因为《白毛女》这样的悲剧只能发生在人多地少、粮食短缺的中国,而决不可能发生在人少地多、粮食过剩的美国(当时美国人口才1亿多),马歇尔将军看不懂《白毛女》也在情理之中。

  笔者也突然间对中国特有的围墙意识有大彻大悟之感。去过西方国家的人有意无意会发现,西方国家从政府机构,到学校企业,围墙很少,连私密性最强的私家别墅也少有围墙。当然,并不是说西方没有围墙,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是花草树木的组成“绿色围墙”,令人赏心悦目,少有中国用钢筋水泥围建起来的没有生命力的冰冷围墙。而中国的围墙意识十分强烈,不用说私家别墅和农村宅院,任何一个再穷再小的单位也要用水泥围墙把自己围起来。在北京等大城市充斥着大大小小单位的深宅大院,把诺大的京城分割得七零八落,行人和车辆碰到围墙就得绕着走,严重的阻碍了城市交通。

  围墙意识深层是中国自古以受一直饱人多地少,土地(耕地)严重匮乏的困扰,对土地资源的节约或珍惜意识比西方强得多,这使国人有一种的对土地的强烈争夺和占有意识,这种意识就转变围墙意识,只有把属于自己的土地用围墙围占起来,才能满足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欲,防止别人争夺和占有自己的土地。按理说,中国的众多单位和果也搞西方那种“绿色围墙”,从技术到资金的都不是大的问题,问题是在人多地少的中国人意识中,有限土地太珍贵了,靠西方那种华而不实的“绿色围墙”来“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不可靠,只有靠坚固的钢筋水泥围墙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珍贵的土地资源,所以中国的围墙意识说到底说是土地资源高度稀缺、人多地少矛盾尖锐的产物。

  1946年内战暴发时,解放军仅100多万,且装备很落后,但仅用三年多时间,就来了个彻底大反盘,原本居于绝对劣势的解放军居然越战越强,最终取得了胜利。当然,解放军以弱胜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固然是很重要原因,但这也是建立在准确情报的基础上。正如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曾称赞说:“解放战争中的情报工作是最成功的。”的确,共产党情报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如同电视剧《潜伏》所描述的那样,一大批共产党情报人员“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有的深居高位。蒋介石做梦也想不到,他很赏识的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如瑰居然共产党的“间谍”,他多次冒生命危险,为我方提供大量重要军事情报。后率国民党72军重庆前线起义,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想想看,蒋介石主管作战的厅长居然是共产党的“间谍”,这的确是件很可怕的事,有了这身居高位“间谍”的“通风报信”,有时蒋介石下达的作战命令,其高级将领尚未收到,毛泽东居然能率先看到,蒋介石的仗还怎么打?当时,杜聿明因与解解军作战一直是被动挨打,他一直怀疑郭如瑰是共党的“间谍”,但却苦无证据。每次向蒋介石汇报军情,他都不愿郭如瑰在场,可蒋介石却对其一直信任有加。后来正是在淮海战役中,由于郣如瑰提供杜聿明集团南逃的准确情报,使杜聿明集团全军覆灭,看来杜聿明确有“先见之明”。

  即使有了毛泽东的英明指挥和准确情报,还是无法改变国共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要战胜有美国支持的蒋介石仍然是很困难的,那么共产党战胜国民党肯定还有其它重要原因。笔者后来看到一则史料,对这一问题有新了认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前线作线部队有60万人,这有60万解放军每天所需的粮食、弹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确保前线粮弹供应,解放区各级政府组织了500多万民工支前,虽说是在政府组织下,但必须强调的是500多万支前民工是被政府强迫来的,全都是志愿支前。也就是说在前方作战的每位解放军战士的身后都有差不多10位支前民工心甘情愿为其提供后勤保障,难怪陈毅元帅曾动情的说,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所谓“小车推出来”是指当时并无汽车、火车之类的现代交通工具,主要靠支前民工用手推独轮车向前线输送粮食、弹药,运输距离少则上百公里,多则二三百公里,在当时恶劣的道路条件下,这些支前民工是非常辛苦的,途中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解放区的男人们都去支前打仗,后方的妇女们则磨米磨面,做军服军鞋来支援前线。妇女们连同孩子们舍不吃自己千辛万磨出的米面,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省下粮食作为军粮供应前线,正是靠广大解放区人民的无私奉献与巨大牺牲才取停淮海战役伟大胜利。

  解放军打仗不仅打军事仗,更打政治仗。每支解放军部队都配属有土改工作队,解放军每克占一个新的地区,首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农村土改。可以解放军打到那,土改工作队就跟到那,土改就进行到那。在土地资源高度稀缺、人多地少矛盾极为尖锐的中国,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土地更珍贵!土地意味着粮食,意味着不挨饿。因此,对众多过去没有土地而被迫去给地主当佃户、当长工的农民来说,通过土改,一夜之间分得属于自己土地,众多的贫苦农民对共产党是何等的感恩戴得,为了感恩,主要由农民子弟组成的共产党军队士气高昂,个个奋勇杀敌;为了感恩,翻身农民主动支前,为了支前可以倾其所有,吃糠咽菜,如此一来,曾经弱小的解放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也就毫不奇怪,所以解放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土改。或者说农村土地资源高度稀缺性是解放战争胜利最重要的深层原因。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并不缺乏土地,甚至人少地多,粮食供应相对充足的西方国家如英国、美国,土地、粮食对西方军队士兵并没有多少诱惑力,西方士兵决不会像解放军士兵那样去为土地、粮食去拚命、去闹革命,《白毛女》打动不了马歇欠等西方人也就不足为怪。

  (作者刘云电子信箱:liuyun76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