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资金是调节经济的一种工具

作者:mingshanmingshui 发布时间:2016-12-28 08:22:2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序言:我国的大庆油田以及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西部地区大三线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在那时经济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都曾拔地而起,也没听说过资金短缺是主要问题啊!资金只是调配人力和物资的一种工具,只要有了人力和物资,不单纯地使用资金,合理地配之于计划经济不是照样可以调配吗?人为地造成资金短缺,撇开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单纯的只顾引进外资,等于把刀把递到别人手里,站在一国全局的角度上看,纯粹是愚蠢的行为。

  资金既是经济运行中的要素之一,又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在当今社会的经济运行当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媒介作用。资金的合理投放和合理运用是经济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可靠保证。资金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它与市场的作用交织在一起可以调节生产资料的配置和调节生产领域经济的运行。二、它可以在消费领域调节对消费品的分配,即调节人们对社会消费财富的占有关系。三、它可以实现生产领域资金与生活消费领域资金之间的相互流动或转移,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调节或改变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本文主要想就它第三个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以下探讨,以说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缺乏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运用。

  一定时期内,在资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即资金总额为一定数时,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和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必须保持一定合理的比例,生产消费和社会消费才能平衡,经济才能正常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如果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比例过大而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比例过小,则虽然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加快基础经济建设,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但不利于当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会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拖后或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时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会对经济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一种过于偏重于扩大再生产和加强基础经济建设而忽视“吃饭”问题的经济运行方式。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受国内外严峻的政治经济以及外交军事等形势所迫,为了粉碎国际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以巩固新中国的政权和不被颠覆,毛主席图强御敌心切,则采用了这种经济运行方式。这时,虽然使我国人民本来就很艰苦的生活长期未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我国在基础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出了中外古今经济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奇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陈云同志提出了“一要建设、二要‘吃饭’”的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改变建国初期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要求以及实现这种改变所具备条件的成熟。

  如果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比例过小而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比例过大,就会使生产领域的经济运行不畅,使生产资料的运转和配置发生困难,即:使生产资料的流通发生困难,从而阻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特别在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果使生产领域的资金比例突然下降,就会立即造成生产领域的资金极度短缺,从而造成生产资料的流通急剧堵塞,致使社会生产出现突发性的受阻,在短期内,很快出现某种程度的生产停滞状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资金短缺举步艰难,被迫压缩生产经营规模,甚至停产或半停产,致使企业效益下降,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亏损或大幅度亏损。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工人的大量失业和有些企业的破产倒闭。这种现象是被我国实行突发性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践所有力地证明了的。

  如果在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比例与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比例相对合理及稳定的情况下,在两个领域同时增加资金绝对供应量,即向社会增发钞票量、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则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但如果只增加生产领域的资金量时,则可起到促进生产、拉动经济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与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是不好分离或说是无法划分的,之所以把它们分开来进行论述,是因为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为了理论研究的需要。

  实际上,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和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不是一成不变的。资金在两者之间总是在不停地流动和转化,即: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随时随地的都可能转化为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随时随地的都可能转化为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并且,两者各自所占的比例关系都在动态的变化当中。

  当我们试图增加生产领域的资金比例,以促进生产、拉动经济时,可有三种方法:一是单独增加生产领域资金的绝对供应量。二是将用于生活消费领域的资金转化为生产领域的资金,例如,向居民发放债券(包括国债和企业债券),以及吸引居民投资等。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压缩生活消费领域资金的绝对供应量,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对居民生活消费资金的压缩一般是不易实行的或说是基本不可行的,能压缩的只能是行政经费。行政经费能否压缩下来,得视具体情况而论,所以,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第二、三种方法只宜于作为辅助方法来应用。

  在这里,结合我国的经济运行实际,主要讨论第一种方法,即单独增加生产领域资金的绝对供应量。这种方法又可分为两种方法或说分为两种渠道:①多发钞票,②吸引外资。

  第1种方法,即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多发的钞票用于生产领域,以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由于生产领域资金绝对量的增多,容易造成资金自动向生活消费领域流动和转化,特别在社会存在宽松的投机环境时更为严重。由于生产领域的资金向生活消费领域的流动,就会等同于两个领域的资金绝对量同时增加,致使造成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在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将助长分配领域的两极分化加快且日趋严重。随着两极分化的严重,使部分社会成员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吃不消,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采用单独向生产领域多投放资金时,必须有相应的强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所增资金向生活消费领域的流动或转化,同时,还要治理投机现象,杜绝掠夺国有资金变为私有资金,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投放的资金起到促进生产、拉动经济的作用。否则,等到所投放的资金已经流动转化为消费资金时,再采取措施已无济于事,更有甚者,等病因已成,再转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等消极办法,将会给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

  第2种方法,就是吸引外资。如吸引的外资由我们自己来管理,除了我们可以用外资从国外购进商品外,与我们自己多投放钞票没有多大差别。如果我们能用这部分外资购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稀缺资源等,还可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如果用这部分资金购进消费品特别是用于购进高级消费品、用于购进垃圾设备和技术、用于出国旅游(以考察为名)和消费、等等,它所造成地危害更甚于我们自己多投放钞票。

  如果吸引的外资由外商自己管理,则容易造成外商逐步垄断和控制我们的某些经济领域,甚至占领我们的经济制高点,采用这种方法的比例过大会是很危险的。所以,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采用这种方法对我们是不利的。综上所述,吸引外资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发展经济主要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即:如果把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利用外资上,是救不了中国的。

  目前,我国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缺乏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在杜绝或基本杜绝生产领域的资金向生活消费领域流动转化的情况下,向生产领域多发点钞票,生产领域的资金不就不缺了吗?资金是什么?资金在生产领域不就是生产资料流通的一个媒介吗?你把用于生产资料交换媒介的资金给吃了、喝了、买了小轿车了、旅游了、浪费了、流失到私人手里了、等等,一句话,将生产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了,生产资金不就缺少了吗?你们这个捣鼓法,有多少资金够你们败坏呀!知道败家子是怎么败的家吗?吃喝嫖赌的败家子能败家、失去祖业,腐败堕落的官僚能败国。还高薪养廉呢?他们心目中有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教唆下,通过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富起来的大款们。大款们腐化堕落的腐朽生活俘虏了他们的眼球和心灵,就是把全国老百姓的薪都节制下来让给他们,也养不住他们的“廉”,他们的胃口大的很,是个无底洞!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