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杨一光:知识分子与“受迫害”

作者:杨一光 发布时间:2015-05-08 07:49:2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杨一光:知识分子与“受迫害”

a0bbced55928656c215f1559c9d94fef.jpg

        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反右斗争的延续,即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干部队伍的问题。因为文革针对的是干部,而当时的干部基本上又都是知识分子,因此才有了后来所谓的知识分子“受迫害”的问题。

  知识分子若是普通人也没什么,可若是官身,这就涉及到干部队伍的建设,甚至是涉及到共产党走什么路,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的大问题。所以,关于“迫害知识分子”的问题,若去除其煽情成分,而回归到理性,即是从整治或建设干部队伍的角度来认识,那我们也就更容易读懂文革了。  今天搞贪污腐败的,即是官身,也都是知识分子,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而通过这些贪腐之官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不难想见当年所谓“受迫害”知识分子的真摸本样。

  一提到知识分子,人们满脑子都是好的印象。其实,他们也干坏事,而且继承的还是传统。要之,中国古代的那些奸臣恶相,也都是读书人,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前篇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了,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也是知识分子干坏事干出来的。即当时被打击,被扩大了的是知识分子,而打击他们,扩大他们的,其实还是一群知识分子。即借“反右”之公势,假“打击”之公名,而则逞一己之私愿,这既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了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干坏事的典型表现。

  有人曾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在听说吴晗文革中被批的很惨时,一位近情人则轻描淡写地了说了这么一句:吳掌权时整别人也是毫不客气的。

  文革时在军队内部举行的一次批判会上,有人将彭德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脚,且恶狠地说到“你也有今天!”,而这个打人者既不是红卫兵,也不是造反派,而是彭的部下,且是开国上将,其名叫李忠奇。而这李之所以如是,则是因为军队整风时,李也有曾有过同样的遭遇,即是被彭错误地定为“反党”分子而降职的。

  通过以上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在围绕着权力斗争的问题上,各类知识分子都是豪不含糊的,而这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所谓“受迫害”的真容本貌。

  关于“受迫害”,在后来伤痕文学中有一个常用的煽情词,叫“住牛棚”。这“牛棚”我住过,是下乡时与“五七战士”一起住的。其实那就是农村的土坯房,而且当时北方农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房子都是用土坯砌成。真正的牛棚应是三面土坯墙加上简单的棚盖,即一面是敞开的,以便于添草加料喂食的房子。这样的牛棚,根本就不能住人。

  如果说住土坯房就是住“牛棚” ,那就等于说,当时生活在北方农村的几亿中国农民住的都是“牛棚”。即是如此,作为党的干部,体验体验农民的“牛棚”生活,接触接触中国社会的底层百姓,就当做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这对于“为人民服务”且是担“大任与斯”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来说,至少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坏事,而何至于编词蒙人且讨悯乞怜以至于斯矣?

  当然,文革是属于群众性运动,没有严格政策标准,因此“受迫害”的问题也的确是是存在,而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以北京高干子弟为主要成员的“西纠”、“联动”的所作所为。其实他们的活动当时就被定性为了“反动组织”。可文革结束后,为了否定文革,委罪于毛,则给他们平了反。而如今这些当年的所谓“红卫兵”,由于罪怀难释,老来则纷纷出来“道歉”。这道歉本身则已经表明,当时给他们平反是错误的,即他们的迫害知识分子、搅乱文革的罪名是成立的。同时这也是知识分子干坏事的又一佐证。

  总之,文革是毛主席改造知识分子的继续与深化,是他试图要用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干部队伍问题的又一尝试。而文革后期干部“走“五七”道路”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贯穿的也都是这样的宗旨。我本人就是当时的“知青”,我在农村总共生活了7年半,此前还曾下厂劳动过半年。工厂、农村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不接触他们,不了解这个基层,那样的执政就不可能是“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执政。我认同以上,从这一点上似乎可以说明,我应该是属于“改造好”的。但不知这“改造好”的“知青”、“五七战士”还有多少,若能超过百分之五十,这文化大革命就是成功的,九泉之下的毛泽东也应该是平静且欣慰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