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几道数学题

作者:莫易 发布时间:2025-02-06 09:46:48 来源:红旗文选公众号 字体:   |    |  

  2019年7月21日央视网《新‬中国‬第一‬》报道‬: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个农民‬按‬下红‬手印‬,签订‬生死‬契约‬,把‬1100亩‬土地分‬给‬20户‬农民‬。据契约‬起草人‬严‬宏‬昌‬介绍‬,1979年秋天就实现粮食‬大‬丰收,产‬粮‬13.3万‬斤‬,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相当于‬1955到‬1970年15年的‬总‬和,1978年‬的时候,小‬岗‬村人均‬口粮‬只有40余‬斤‬。

  1979年秋天实现粮食大丰收:产粮13.3万斤,是‬1978年的18倍‬,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总‬和。

  这样的数据,真实吗?

  咋一看,数据是小岗村著名的18个农民签订生死契约的起草人严宏昌提供的,又有央视网的权威加持,说明数据来源真实可靠,而非网上以讹传讹。

  但是,只要我们做几道数学题,就会匪夷所思。

  按严宏昌所说的分田单干后的1979年粮食总产量13.3万斤来计算,小岗村有土地1100亩,可得以下算式:

  13.3万斤÷1100亩=120.9斤/亩

  安徽凤阳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多种粮食作物,其中以种植水稻为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种植水稻的地方,都是早、睌稻两季,由此可得以下算式:

  120.9斤÷2=60.45斤

  就是说,1979年秋天获得粮食大丰收的小岗村,单季亩产量60.45斤。

  同样根据严宏昌提供的数据,1979年的粮食产量是1978年的18倍,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总和,可以得出以下算式:

  13.3万斤÷1100亩÷2季÷18倍≈3.36斤

  13.3万斤÷15年=8866.7斤/年

  8866.7斤÷1100亩=8斤/亩

  8斤/亩÷2季=4斤/亩

  从计算结果来看,小岗村1978年单季亩产仅有3.36斤,1955年到1970年15间的单季亩产也只有4斤。

  问题来了:我国杂交水稻是1973年成功培育的,1975年在全国推广的。在此之前,全国各地种植的水稻都是传统品种,而传统品种种植一亩田的种子至少需要15-20斤,即便是1975年推广杂交水稻后,一亩田所需种子也要4-5斤。

  就是说,小岗村从1955年到分田单干前的23年间的粮食收成,年年都是负数,年年都在倒贴种子。

  一季颗粒无收,遇上特大洪涝或特大干旱等极端天气,将就说得过去;两季颗粒无收的年份,历史上少之又少;连续23年颗粒无收,这应该是只有北冰洋才会发生的事情。

  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显示:1955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量150斤‌‌左右,其中东北地区182斤左右,秦淮以北地区150-208斤左右,秦淮以南地区400斤左右。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显示:从1955年到1978年,除三年自然灾害外,全国粮食产量年年都在增长。到1978年,全国水稻平均亩产量已超过500斤,部分生产队种植杂交品种的亩产量已经超过1000斤。

  匪夷所思的是:凤阳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带,小岗村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这么好的地方,粮食产量怎么就跟其他地方天差地别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