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复兴网青年:当代青年人为何无法追梦?

作者:江梨、郓哥 发布时间:2023-08-21 23:26:4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半日木匠学习体验的感受

  ①传统木匠手艺下的人文关怀与现代科技工艺下冰冷的利益关系

  最近跟着一个老木匠学了半天的手艺,与城里精细的电器工具不同,老木匠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传统工具来做工,他说:“城里人离开了电,就不会做工了。”而老木匠只要他的本事还在,不管是电器还是传统工具又或者是什么其他工具,肯定都能得心应手地制作出想要的东西来。可惜,老木匠虽有一身的手艺,但似乎后继乏人。体验做木工的半天时间中,我看着老木匠用楔子修板凳使板凳变得更加的结实。楔子又名“木钉子”,它与铁钉子不同,铁钉子完全是靠砸进去实现木块与木块的连接,实际上对木头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口。长久来看,传统的榫卯手艺,也就是用楔子来填满木块的缝隙,才能使板凳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制作这个上粗下锐的楔子也是个精细活,不仅要提前计算好楔子的大小,而且还要纯用斧子打造出的小拇指般大小的小木橛。老木匠看我还是一个初学者,可能还制作不好楔子,就劈了四个楔子给我,然后让我来把楔子敲进去。就像对待小孩一样,他一点一点的精心地关照指导我,在看到我完成之后,颇为满意与欣慰。在这之中的情愫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还有在迟暮之年未到来之际,能将自己日渐衰微、无人问津的手艺,跨越时代的鸿沟,交托到年轻人的手中的确幸。传承不断,手艺依存,灵魂不死。

  ②消失的幸福

  虽然只体验了半天的木匠活,但却仍觉得有趣。尤其在做木匠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充实感。如果有机会,我想我愿意一直做木匠活,至少我觉得我在这个行业里,是享受大于痛苦,而且是远远大于那种被迫,却也不得不做的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可是这样的想法回归于世俗生活,作为一个木匠手艺人,又该何去何从,何处谋生呢?

  如果是作为手工业者,以打造传统家具为生,显然面对未知的市场需求和相较于木材加工厂里加工家具而言的低效率,这样的生存模式无疑是会被淘汰的。如果是开一个家具厂,不仅要考虑它的启动资金,同时面对冰冷的流水线下生产出的家具,是否还能保持创作的快乐和充实感这样的初心。但如果是打造精良的木制工艺品为生,这样较普通人而言的奢侈品,只能面向小众群体。思来想去、权衡利弊之后发现,我似乎找不到既踏实又能凭着我喜欢的工作而谋生。想要活下去,就不得不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时代的荒腔走板构成自己喜欢的事情养不活自己,自己能做的事情但不喜欢的拧巴人生。

  我想当木匠的思想历程和大多数的大学生就业总不免要经历三个阶段有些类似:先是饱含对世界的憧憬,以满腔的热血追求自己的理想;然后面对社会的肮脏规则与毒打,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事能将自己养活的工作;最后发现连生存都是痴心妄想,好一点的可以躺平啃老,坏一点的就是流浪他乡,最后选择走向死亡。想干的干不成和爱而不得,这一生都在“不情愿”“不喜欢”却又“不得不”中度过,又谈何幸福感呢。

  面包与理想的对立,生活与生存的对立,这个社会大抵是病了。

  ③对时代社会的反思

  在教员时代,无论你想干什么,只要做得好,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收入就会高,也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人才不会浪费,人人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既能干,效率高,又能获得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特别是一毕业,想干一件事情,所有人都会支持你,而且这件事干下去前途一片光明。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就能被大大的激发出来,因为这件事不是谁逼迫他去做的,这份工作是他自己热爱的,所以他便会倾尽全力去干好这件事,这便造就了主席时代欣欣向荣的局面。

  前几年,官媒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都是追梦人。那么,现在的年轻人能追梦吗?应该说绝大多数人是追不到梦的,当自己一毕业,在社会上面试几次、找几份工作以后,原先压在心底,日夜思索的理想,在转瞬之间就能被击个粉碎,当初那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不需要很长时间,可能只要几天就能被现实搞得心灰意冷,向现实低头,把梦想锁在小黑盒里,去寻找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然后,再经历一段时间世俗的洗礼,谈论梦想似乎都变成了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似乎连找个工作这个目标都达不到了。追不到,根本追不到,你要一个连就业这个目标都达不到的人去追哪门子梦,那些难看的就业率甚至连官方都羞于发表了。明明是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大地上,毛时代人人能追梦,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仅仅隔了几十年就发展到如今连梦想二字都羞于启齿的境地。

  其实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青年人自身还是这个社会,都已经不能再支撑青年人追梦了。先说青年人自身能力。我们上学时可能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书呆子”、“读书读傻了”这样的话,指的就是那些除了学习啥也不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而毛时代,这样的学生几乎没有,毛时代的一个初中生就能按照自己学的物理学知识制作出水利设施、发电设施为当地百姓提供方便,如果是学医的,就能够消灭当地一种流行病,这在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医生,他看病不收你红包,不给你多拿药、拿贵药宰你一顿,那都谢天谢地了。我们今天的青年学生,除了在试卷上能笔走龙蛇,还能干什么呢?也难怪有些人自嘲是“小镇做题家”,因为确实是除了做题啥也不会了。

  自身能力不足,自然没有能力支撑自己追梦,别说追梦,部分学生甚至连以后工作干哪行都拿不准,选专业时要么随便选哪个都行,要么爸妈代选,因为他对于这些内容根本就不了解,没有什么实际的体会,他即使是认真去思考,他也思考不出啥。造成这种天差地别现象的原因,是教育的统治阶级变了。毛时代的教育是人民在统治,完全为着大多数学生考虑,什么东西对学生有用就学什么,什么作息时间对学生身体好就怎么安排,什么考察方式能真正考察出一个人的水平而不凭一张考卷就决定人的前途就用哪种,总之,是完完全全地在为广大学生考虑,这一点,我们从很多主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上就可以看出,例如:“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现在的教育则是那帮知识精英在统治,他们为了使自己能够与官僚集团和资本集团相抗衡,便设计了现在的文凭管理制度维护知识精英集团的利益,想当官当资本家,没有文凭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就不行,即使官再大钱再多,在这种文凭管理制度下,没文凭的永远比文凭高的矮一头,这也就促使官僚富豪必须得按照知识精英的设计,给自己搞点文凭,官僚富豪尚且如此,普通人家的青年学子想就业想生存自不必说,更是需要文凭,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但官僚富豪还有权力和财力助他们获得文凭,而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啥也没有,只能往死里学,这也就导致了现在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不考上大学就不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虽然也迫害人民,但是你考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考上了就热烈祝贺,考不上就考不上,正常,毛时代更不会拿文凭来看人。而只有现在,高考时一群家长在考场前烧香拜佛、念念叨叨,一听说考砸了简直跟死了人一样丧气,不丧气不行啊,因为文凭管理制度导致了没有文凭根本没法活,必须要拼了命地去考文凭啊。而文凭管理制度衍生出来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除了会做题啥也不会,还学坏了身子,因此,没有能力追梦是再正常不过了。

  除了自身能力,还有社会的原因。毛时代,人民群众拥有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教育等福利保障制度,当时的青年根本不会为这些问题发愁,完全不用担心家里人突然闹了什么毛病要一大笔钱得四处搞钱去,更不用担心自己没有房子住,将来怎么结婚怎么抚养孩子,孩子出生抚养长大得花多钱,都不用考虑,因为这些事情完全不用自己承担,所以,毛时代的青年人能够专心地钻研自己热爱的事情,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进自己的梦想也没有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有保障。而现在正是因为青年人的生活没有保障,社会主义福利制度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各种各样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压在这一个独生子女头上,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他也没有能力去追梦,所以导致了我们这一代人成不了追梦人。

  总的来说,上文讲的,从现在的青年人无法追梦来看毛时代与现在的不同,归根结底也就一个不同——统治阶级不同。自从那阵“春风”吹来,中国老百姓便失去了主人翁地位。后来出现的问题何止是青年人无法追梦这一个问题,人类社会各种道德崩坏、伦理丧尽的现象在中国几乎全都出现了,中华民族从一个最守信的民族变成了现在无一物不造假、无一食没有毒、无一人可信任的状态,中国成了世界各国里的道德弃儿,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讨厌中国人,一些政府选举,完全靠反华捞取选票,一个当初如此辉煌的新中国演变如今这种状态,真让人唏嘘。在经历了“建乐园”、“失乐园”以后,如果不愿意在1%的精英已经联合起来的情况下,被精英统治成会说话的牲口的话,99%的大众只能联合起来,不光要把中国污泥浊水清理得干干净净,还要把全世界所有私有化带来的罪恶一并抹除掉,使我们丢掉的乐园再次复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