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郭松民 | 评《加沙日与夜》 :窒息的加沙,从未放弃希望!

作者: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发布时间:2023-10-24 15:28:3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因为最近发生的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缘故,专门看了格瑞·基恩和安德鲁·麦康奈尔在2019年联合执导的纪录片《加沙日与夜》,这部片子在B站上可以免费观看。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来,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尤其青少年,一点也没有好莱坞电影或西方媒体中“宗教极端分子”的影子,实际上,他们和被卷入全球化浪潮中,受消费主义影响的世界各地青少年一样,穿牛仔裤裤、喝可口可乐、跳街舞,喜欢冲浪……

  许多人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想拥有一条自己渔船,有的想成为大提琴手,有的想成为模特,到世界各地去走秀。

  还有的,想去读一个法律硕士学位。

  但是,他们什么也干不了,哪里也去不了。

  200多万巴勒斯坦人被圈禁在加沙这块狭长的露天集中营里,陆地、海洋、天空都被以色列国防军牢牢控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被圈禁的日子,漫无尽头。

  无数巴勒斯坦人的青春就在圈禁中慢慢地被消耗了,他们不能做任何有意义的事,不能升学,不能工作,更不可能开始自己的事业。

  “在加沙,没有人知道五分钟后会发生什么?”因为空中随时会落下以色列的炮弹、导弹,每个人都朝不保夕。

  在加沙,所有的人都欠债,所有的生意都在慢慢萎缩。

  他们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把他们关在这里?

  也许,他们只有一种“原罪”:他们是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的隔离墙外,那片现在被称为以色列的土地上,有他们的故乡,他们想回到自己的故乡。

  在任何意义上,加沙都让人联想起当年纳粹德国在被占领的波兰首都华沙制造的“犹太人隔离区”,几十万犹太人被关进隔离区,不准离开,自生自灭。

  犹太人隔离区的生活,推荐大家看看波兰犹太裔法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

  以色列的意图,似乎也想让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自生自灭。

  加沙的状况,也令我想起中国古代一种执行死刑的方式:用被水浸湿的黄表纸,一张一张地贴在人犯的口鼻上,最终使他窒息而死。

  加沙,就是这样一种逐渐被窒息的状况。

  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见,当加沙人挣扎而起的时候,会生发出怎样的爆发力?

  比如,这次“阿克萨洪水”。

  说是“洪水”,其实是一个不甘窒息而死的民族的拼死挣扎。

  在《加沙日与夜》中,巴勒斯坦人的精神状态,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镜头在加沙街头划过,观众在加沙人的脸上,能够看到快乐,看到悲伤,看到愤怒,但是,唯独看不到冷漠与麻木。

  在最悲惨的时候,加沙人也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坚信一定有重获自由的一天。

  这样的民族,能长期被圈禁吗?

  我不相信。

     (文/郭松民,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