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何叔衡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作者:巫锡文 欧阳春香 发布时间:2024-01-22 10:04:40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    |  

  何叔衡烈士纪念碑矗立在湖南省宁乡市沙田乡何叔衡烈士纪念广场,纪念碑高21.68米,宽4.02米,厚2.22米,由碑座、碑身、碑额三部分组成。其中,碑座高1.921米,寓意党的一大召开的年份;碑额高1米,寓意党的一大。碑正面刻有“何叔衡烈士纪念碑”,背面是《何叔衡烈士纪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人,中共创始人之一。一八七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生于宁乡杓子冲。一九一三年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四月与毛泽东等创建新民学会。一九二〇年冬,与毛泽东共同创建中共湖南早期组织。一九二一年七月,出席中共一大。同年十月参与创建中共湖南支部(省委前身)。一九二八年,赴苏联学习并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一九三〇年回国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工农检查(察——作者注)人民委员、临时最高法庭主席、内务部代理部长等职。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在福建长汀水口小迳村遇敌围堵,临危不惧,高呼“我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奋身跳崖,壮烈牺牲。

  何叔衡烈士魂归故乡,永垂不朽!

  中共宁乡县委

  宁乡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三月建立

  碑文概述了何叔衡光辉的一生,深切表达了对烈士的缅怀之情,读来令人肃然生敬。

  党的一大最年长的代表

  何叔衡于1876年5月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杓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在旧环境成长的何叔衡没有掉入时代的宿命。1902年,何叔衡考中秀才后愤于衙门黑暗腐朽,没有担任县衙委任的管理钱粮的职务,而是回家教书种地。1913年,37岁的何叔衡辞去教职,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对于为何这么大年纪还当学生,何叔衡的回答是:“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耽误了青春。旧学根底浅,新学才启蒙,急盼求新学,想为国为民出力。”在长沙求学期间,何叔衡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志在改造社会的进步青年,并逐渐转变成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此后,何叔衡参与创建新民学会,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为新思想宣传和革命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并逐渐成为当地革命的核心人物之一。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何叔衡和毛泽东作为长沙的代表参加会议,45岁的何叔衡成为年纪最大的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参加完一大后,何叔衡回到长沙以更大的热情投入革命,与毛泽东等一起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介绍了谢觉哉、夏明翰等多人入党。同时与毛泽东等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人才、推动工人运动发展。1927年,何叔衡转移到上海参加地下工作,其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革命理论和领导方法。

  苏区的“反腐先锋”

  1931年秋,何叔衡根据党的指示进入中央苏区,并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时被任命为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即部长),后又任内务部代理部长。苏维埃政府内的工农检察机关,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检察和监督的机构。在何叔衡的领导下,苏区建立起由突击队、控告局、轻骑队、工农检察通讯员组成的立体化监督网络。其中,控告局接受工农群众对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经济机关的控告,并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核实。控告机制建立后,很快就有人举报瑞金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是个严重的腐败分子,何叔衡接案后克服多重阻力查清了谢步升的犯罪事实,后经临时最高法庭审理判决其死刑,打响了中央苏区反腐第一枪。1933年筹备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际,大会工程处主任左祥云涉嫌贪污工程款,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赵宝成袒护包庇左祥云,阻扰案情侦破,还质疑查案会影响工程进度。为此,有人说“何老头子”是别有用心要与中央路线相对抗,“左”倾路线执行者也放出风要撤销何叔衡的工农检察部部长职务,何叔衡却坚定地说:人民赋予我们这个权力,我们就要对人民负责。至于我个人,不要说是撤了我的职,就是搭上这条命也在所不惜!在何叔衡的主持下,中央苏区掀起了红色政权的第一次反腐肃贪风暴。

  1932年2月,苏区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临时最高法庭,委任何叔衡兼任最高法庭主席,他由此成为红色政权的第一任“大法官”。何叔衡在审理案件中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把关,慎重判决,着力纠正原判量刑过重的案件。对于真正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何叔衡则执法如山,坚决通过司法途径将之绳之以法。1932年夏,在查办审理瑞金县委组织部长陈景魁滥用职权涉黑案时,何叔衡收到装有子弹的信封,他毫不退缩,轻蔑笑道:共产党人生来就是与黑势力作斗争的!这帮恶棍若不除掉,民众何以安宁?最终将陈景魁公审后枪决,“何青天”的美名便在苏区传开了。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何叔衡被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在送别挚友时,他把自己使用多年的怀表和小钢刀送给谢觉哉,并表示:从我投身革命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了,我随时准备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1935年2月24日,在从江西转移至福建的长汀突围战斗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何叔衡体力难支,为了不拖累同伴,他纵身跳下悬崖,被敌人找到后拼死反抗,不幸壮烈牺牲,时年59岁,践行了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