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毛主席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恩赐观点”?

作者:耿来意 发布时间:2022-12-12 07:58:52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  

  中国自古有根深蒂固的恩赐观点,这是封建等级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说书唱戏,常听到“皇恩浩荡”,“谢主隆恩”,这些“恩”,都是封建“恩赐”,皇帝以下的众生,所得到的都来自于“皇恩”。

  毛主席所追求的理想,是打破封建传统,进行一次二千年来真正意义的制度革命,天翻地覆慨而慷,因此,他反对恩赐观点。

  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核心是土地革命,平均地权,农民获得了土地,按照传统的思想,自然会认为这是一种恩赐,但毛主席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是农民的群众斗争的结果,包括围绕在土地上的减租减息,都不能抱有恩赐观点。

  1943年10月1日,毛主席关于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起草对党内的指示,指示要求检查减租政策的落实情况,他指出:

  “减租是农民的群众斗争,党的指示和政府的法令是领导和帮助这个群众斗争,而不是给群众以恩赐。凡不发动群众积极性的恩赐减租,是不正确的,其结果是不巩固的。在减租斗争中应当成立农民团体,或改造农民团体。政府应当站在执行减租法令和调节东佃利益的立场上。

  1944年12月15日,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参政会第二届二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安排一九四五年的任务,关于减租问题,他说:

  “减租,各地均有成绩。但是有些地方成绩少些,明减暗不减及恩赐观点仍是存在的。租不减是不对的,减得太过火也是不对的。凡地主因被敌人摧残或其他原因而生活困难的,政府应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以从事农工商业或参加其他工作之方便。要把这件事当做政府工作之一,借以团结他们反对共同敌人。”

  1945年11月7日,毛主席为减租和生产两件事起草对党内的指示,指示对减租一事指出:

  “减租必须是群众斗争的结果,不能是政府恩赐的。这是减租成败的关键。减租斗争中发生过火现象是难免的,只要真正是广大群众的自觉斗争,可以在过火现象发生后,再去改正。只有在那时,才能说服群众,使他们懂得让地主能够活下去,不去帮助国民党,对于农民和全体人民是有利的。目前我党方针,仍然是减租而不是没收土地。”

  1956年2月16日,毛主席听取机械工业部的汇报,谈到学习苏联问题时,他说:

  “要分两类,一类按中国的,一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学。如土改,恩赐办法我们不学,我们是发动群众。”

  毛主席反对恩赐观点,并不局限在土改方面,而是全面。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七大”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关于自由问题,他说:

  “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中国解放区的人民已经争得了自由,其他地方的人民也可能和应该争得这种自由。中国人民争得的自由越多,有组织的民主力量越大,一个统一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便越有成立的可能。这种联合政府一经成立,它将转过来给予人民以充分的自由,巩固联合政府的基础。然后才有可能,在日本侵略者被打倒之后,在全部国土上进行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产生民主的国民大会,成立统一的正式的联合政府。没有人民的自由,就没有真正民选的国民大会,就没有真正民选的政府。”

  1946年10月25日,毛主席在给东北局的电中指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做长期斗争准备,他说:

  “我党同志绝不要幻想恩赐和平,只在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粉碎敌人多次进攻并使解 放区获得发展之后,暂时休战才有可能。在全国与东北均是敌强我弱,为改变此种形势起见,必 须准备长期艰苦斗争。”

  1956年11月15日,毛主席在八届二次会议上讲话,谈到中国路线,他说:

  “有的国家的同志说,中国的群众路线不对,很高兴学那个恩赐观点。他要学也没有办法,横直我们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我们不企图去领导任何别的国家,我们只领导一个地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0年11月15日,毛主席就纠正“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风、瞎指挥风”,给各中央局、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去电,要求“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自己起来纠正干部的‘五风’不正,反对恩赐观点。”

  1961年4月25日,毛主席就将于五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求说:

  “对农村中的若干关键问题(食堂问题,粮食问题,供给制问题,自留山问题,山林分级管理问题,耕牛、农具大队有好还是队有好问题,一、二类县、社、队全面整风和坚决退赔问题,反对恩赐观点、坚决走群众路线问题,向群众请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题,恢复手工业问题,恢复供销合作社问题)进行重点调查,下十天至十五天苦工夫,向群众寻求真理。”

  1961年5月5日,毛主席阅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关于湖南工作的信,信中说:“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第一是恩赐观点。不少的地方不是由群众当家作主来解决问题,而是由少数人站在群众上面‘发政施仁’。第二是主观主义。我们有若干政策性的具体措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例如过分强调办公共食堂、供给部分过大、征购任务过重等。所有这些错误,应当由省委、首先应当由我负主要责任。”毛主席阅后批示说:

  “这信是一封中肯而又真诚的信,是一封很好的信。”

  1961年6月12日,毛主席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全体会议,总结社会主义的经验,他说:

  “苏联的经验是苏联的经验,他们碰了钉子是他们碰了钉子,我们自己还要碰。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贯彻群众路线。要坚决退赔,但不要有恩赐观点。”

  毛主席反对恩赐观点,是因为他的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史观”,是因为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在毛主席的思想体系里,人民最大,人民万岁,人民是天,不是党员干部恩赐人民,而是人民恩赐党员干部。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追悼张思德的悼词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篇悼词就是最为著名的《为人民服务》,它成为共产党人的宗旨。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1957年3月18日,毛主席到山东省政府大礼堂,在山东省级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说:

  “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革命意志衰退的人,要经过整风重新振作起来。下点毛毛雨,吹点微微风,把我们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这些东西吹掉。”

  1962年8月9日,毛主席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中心小组会议,讲到单干问题的危害时,他说:

  “搞单干,两年都不要,一年多就会出现阶级分化,其中有共产党的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另一方面是贫苦农民破产,其中有四属户、五保户,这恰恰是我们的社会基础,是我们的依靠。你是站在二分之一的富裕农户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三分之二的基本农民群众的立场上?问题就是这样摆在我们的面前。”

  1971年1月8日,毛主席阅济南军区政治部报中共中央军委办事组和总政治部的《关于学习贯彻毛主席"军队要谨慎"指示的情况报告》,报告说:(济南军区)主要抓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破“一贯正确论",立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二是破"领导高明论",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念。三是破"骄傲有资本论",立为人民要立新功的思想。毛主席认为这个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了问题,他指示说:

  “我军和地方多年没有从这一方面的错误思想整风,现在是进行一场自我教育的极好时机了。”

  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毛主席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讲话,其中一次他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情况说:

  “上了大学,不想和工人划等号了,要做工人贵族。就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每天也在进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级水平高于上级,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不是有人说大学生不等于劳动者吗,我说我自己不及一个劳动者。有些人站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立场,反对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就不用改造了?谁都要改造,包括我。”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毛主席一直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人民才是衣食父母,才是给予我们恩惠的人,而恩赐观完全搞错了对象,本质上是封建思想的残余,毛主席一直反对恩赐观点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