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毛主席对待知识分子的真正态度

作者:草上风 发布时间:2021-04-24 09:09:20 来源:事随心 字体:   |    |  

  1957年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放手让大家提意见,使人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

  由于是最高领导号召大鸣大放,因此知识分子即放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也放出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也有个别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言论。

  1957年6月8日,毛主席亲自起草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指出反动分子猖狂进攻。党团员中的动摇分子或者叛变出去,或者动摇思叛。各省市机关、各高等学校和各级党报都要积极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这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现在我们主动的整风,将可能的“匈牙利事件”主动引出来,使之分割在各个机关各个学校去演习,去处理,分割为许多小“匈牙利”。

  历史上的这场反右运动,后来一直被一些人诟病,把毛主席说成了那种心机深重的人,说成了毛主席不喜欢知识分子。

  而事实上,毛主席反对的是那些不为人民服务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毛主席是爱护的、支持的 。

  1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毛主席明确指出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一、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二、三年以来,我党我军在吸收知识分子方面,已经尽了相当的努力,吸收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党,参加军队,参加政府工作,进行文化运动和民众运动,发展了统一战线,这是一个大的成绩。但许多军队中的干部,还没有注意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还存着恐惧知识分子甚至排斥知识分子的心理。许多我们办的学校,还不敢放手地大量地招收青年学生。许多地方党部,还不愿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不懂得知识分子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不懂得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知识分子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的区别,不懂得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和为工农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的区别,不懂得资产阶级政党正在拚命地同我们争夺知识分子,日本帝国主义也在利用各种方法收买和麻醉中国知识分子的严重性,尤其不懂得我们的党和军队已经造成了中坚骨干,有了掌握知识分子的能力这种有利的条件。

  三、因此,今后应该注意:

  (1)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只要是愿意抗日的比较忠实的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多方吸收,加以教育,使他们在战争中在工作中去磨练,使他们为军队、为政府、为群众服务,并按照具体情况将具备了入党条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吸收入党。对于不能入党或不愿入党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应该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共同工作关系,带领他们一道工作。

  (2)在这种大量吸收政策之下,毫无疑义应该充分注意拒绝敌人和资产阶级政党派遣进来的分子,拒绝不忠实的分子。对于这类分子的拒绝,应取严肃的态度。这类分子已经混进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和政府者,则应依靠真凭实据,坚决地有分别地洗刷出去。但不要因此而怀疑那些比较忠实的知识分子;要严防反革命分子陷害好人。

  (3)对于一切多少有用的比较忠实的知识分子,应该分配适当的工作,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们,带领他们,在长期斗争中逐渐克服他们的弱点,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使他们同老党员老干部融洽起来,使他们同工农党员融洽起来。

  (4)对于一部分反对知识分子参加工作的干部,尤其是主力部队中的某些干部,则应该切实地说服他们,使他们懂得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工作的必要。同时切实地鼓励工农干部加紧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使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起来。

  (5)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寇占领区,基本上适用上述原则,但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时,应更多注意其忠实的程度,以保证党的组织更加严密。对于广大的同情我们的党外知识分子,则应该同他们建立适当的联系,把他们组织到抗日和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去,组织到文化运动中去,组织到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去。

  四、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许多地方许多军队对于知识分子的不正确态度,今后决不应重复;而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的造成,也决不能离开利用社会原有知识分子的帮助。中央盼望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严重地注意这个问题。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就是:重视知识分子,吸收知识分子,反对反动知识分子,最后实现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

  正是因为毛主席心系广大工农群众,让一些自觉高人一等的知识分子觉得受不了,他们不愿意为工农服务,不愿意做“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化”。

  这些人习惯了高高在上,希望能继续做社会精英,他们脱离了群众,有的人甚至还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这是毛主席所不满意的地方。

  2

  毛主席对知识分子是很尊重和爱护的,如果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知识分子或通过学习成了知识分子,他总是“高看一眼”的。

  卫士组保存着一个花名册,上面记录着曾在毛主席身工作过的人的名单。这些人来看毛主席,如果主席有事或时间紧,便由卫士负责接待。但是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张宝金。

  每次张宝金来了,毛主席不论有事没事,都必定要接见,和他畅谈一番。因为张宝金上了大学,是知识分子了。

  张宝金原来是主席的卫士,可是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功课还考了第一,所以毛主席就对他表现出格外的喜欢了,经常向卫士们表扬张宝金。

  他再三地说:“张宝金这个同志是很有上进心的。他也是在我身边工作过的,他就肯学习,考入大学,功课还考过第一。学习后有知识了,社会经验也多了,我就高看他一眼。”

  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中,保健医生徐涛要算知识分子了。他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毛主席对他也算“高看一眼”。他们聊天讨论问题多,争论学问多,毛主席从来没向他发过脾气。

  当知识分子瞧不起工农干部时,毛主席便举出项羽刘邦等人的例子,驳斥知识分子,鼓励工农干部不要自卑。

  当年,《解放日报》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是第一张大型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毛主席对办好《解放日报》倾注了不少心血。

  该报有些编辑、工作人员瞧不起和不爱用工农兵群众的来稿,因为这类稿件文字水平比较低,内容比较单薄,被这些编辑人员戏称为“豆芽菜”。

  毛主席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批评这些编辑说,不要轻视工农兵群众的来稿,不要称它们为“豆芽菜”。他说:“就算是‘豆芽菜’,也是很好吃的一个菜嘛。”

  他还教育编辑人员,要做工农兵稿件的“理发员”,把它美化美化。在毛主席的关心和指导下,《解放日报》开辟了许多专门刊登工农兵群众来稿的栏目,使该报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读物,与人民群众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

  但是,工农兵表现出对学习无兴趣无信心时,毛主席又会举出曹操、李世民、吕蒙等人为例,劝他们努力学习。卫士田云玉、李连成等都是在他的一再说服鼓励下,考入大学预科学习的。

  学习期间,主席给他们送书、送食品,有时还听汇报。

  他们毕业后,毛主席还请他们吃饭,向他们敬酒。

  3

  身边的警卫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毛主席就亲自出面请老师,在中南海组织了一个干部业余学校,让卫士们都有机会学习。

  1954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在菊香书屋的办公室对李银桥和叶子龙说,李银桥想去学习想了4年了,他打算现在干脆自己办个学校。

  李银桥和叶子龙听了都很高兴,并请他来当老师。毛主席说他没有时间,准备给他们请一些老师。

  他还说:“我出钱来办。我身边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过去打仗把时间都耽误了。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怎么行呢?教育不普及,文化不提高,科学不发展,国家是富强不起来的。”

  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和全力赞助下,一所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很快在中南海的一排小平房里办起来了。

  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一些警卫战士,共70多人,成了业余学校的第一批幸运学生。

  毛主席有时候还为警卫战士们批改作业。有一次在批改作业时,毛主席对战士们说:“你们都是好同志,就是文化低一些。今后你们要多学一些文化。没有文化,什么事情都办不好。有了文化,就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多为人民做些工作,多为人民服务。”

  当战士们拿回作业本准备离开毛主席的办公室的时候,主席又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的事业,需要大批的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你们一定要努力!”

  到60年代,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基本都达到了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在中南海,只有毛主席为身边的工作人员办过这样一个干部业余学校。

  卫士封耀松后来说过一段话,代表了卫士们共同的心声:“其他老师只教了我一门功课,毛主席教了我7门功课。除了学校里学的6门功课他都教过以外,还教我怎样搞社会调查,怎样写调查报告。”

  现在,军事博物馆中还保存着经过毛主席批改的战士们的作业本和回乡探亲时写的社会调查报告。

  毛主席始终考虑的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为底层老百姓在操心。

  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如果知识分子为资产阶级服务,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那么朴素的工农群众就要遭罪、受苦。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