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毛泽东指示“708工程”,中国大客机一飞惊人

作者:朱江 发布时间:2021-03-01 09:33:13 来源:乌有之乡推文 字体:   |    |  

  1969年国庆节前夕,毛泽东主席路过上海时,上海市有关人员向他汇报了上海工业生产情况,其中有制造火箭、发射火箭方面的情况。毛泽东听了后问到:“有没有造飞机?”

  1970年7月下旬,毛泽东主席在上海视察工作时,又提出这个话题。他说:“上海工业技术基础这么好,可以造飞机嘛。”

  其实,搞自己的大飞机,不仅是毛泽东的愿望。

  1968年,我国轰六试飞成功后,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能不能在轰六基础上设计一种喷气式客机?”这个提法有根据,苏联的第一款喷气式大客机图-104,就是在那种轰炸机基础上设计制造的。

  当时,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出国不能坐自己的飞机,地位就与别的国家不同。”

  因此,毛泽东主席对大客机发出具体的指示后,上上下下立刻行动起来。

  1970年8月21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旅客机及其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并纳入国家计划。

  至此,代号“708工程”的运十客机工程,正式立项上马。

  与“708工程”同时立项的还有“701”(长征4号火箭基础)、“718”(“远望”号导弹卫星发射测量船)、“728”(秦山核电站)工程。这些项目,后来都成了大国重器。

  “708工程”启动后,几乎从零起步,举国体制发力,并立刻进入“只争朝夕”的节奏。

  1970年9月,三机部首批支援人员到达上海,由熊焰、马风山为设计组负责人。

  1972年2月,在军委听取航空工业小组汇报的办公会上,叶剑英指出,搞708“这是全国人民的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这是第一架大飞机,要从全国的设计人员中挑选出比较好的,来审查计”,“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用处”,“缓办远轰,集中力量先搞708”。

  1973年,当有人提出买英国的VC-10大客机专利进行试制时,周总理在1974年2月批示:“同意不买这种专利,我们进口飞机品种已够多了”,从而保证了自行研制运十不受干扰。

  1972年1月15日,中央军委批准运十飞机翼吊四台发动机方案。

  在全国大协作的体制优势基础上,在上上下下无私奉献的积极努力下,至1976年9月,第一架静力试验机出厂,仅用了四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使得我国的大客机同欧洲空客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空客的制造速度。

  第二架运十客机,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

  运十从立项到首飞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而且,这个立项与其他飞机型号完全不同,连厂房、办公室、物质、设备,等等基础条件都几乎没有,全部从零开始。

  运十的研制费用总计5.8亿元人民币,而同时代西方研制一架民用大型客机的费用一般是15——20亿美元。

  试飞成功的运十,怎么样的呢?

  运十客舱按经济舱布置是149座,混合级布置124座,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小时,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最大航程8300公里,与波音707是同一量级。

  试飞成功的运十,有什么特点呢?

  运十飞机的研制采用了近百项新材料,一百多项新标准、新工艺,获得了研制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机体国产化率100%,除发动机向国外采购配套外,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超过96%。

  它的研制突破了苏联飞机的设计规范,是我国第一次参照美国适航条例FAR-25部标准研制的。而且,整个研制过程没有依赖过一个洋人,她是我国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飞机。

  同时,运十大量引用了国外先进技术,不是什么“闭关自守的产物”。

  “708工程”的实施,给我国航空科研设计带来了质的飞跃。当时的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价其为“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

  试飞成功的运十,与波音707有什么关系呢?

  在总体设计时,参考了当时最先进的波音707,但确实大不相同。

  美国驻华使馆空军武官,亲自登机观察。他曾经是波音707的飞行员,有数千小时波音707的飞行经验。这位武官一登上舷梯,到机舱门口回头一望,就断言“这架飞机与波音707完全不同,因为我太熟悉波音707了”。

  事关知识产权和技术竞争,波音的副总裁对运十也很重视,亲自登机观察。在对运十进行了仔细考察后得出结论,“这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的一次完完全全自主的实践。”,

  试飞成功的运十,有什么亮点呢?

  试飞的那架运十,从1980年9月首次试飞上天后,至1985年2月停飞为止,总共累计试飞130架次,170飞行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没有发生过问题。

  几乎飞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都留下了运十辉煌的航迹。

  1981年12月8日,运十飞机从上海飞往北京南苑机场进行汇报飞行,机组在北京进行了二次飞行,汇报飞行十分精彩,得到空军、海军、三机部领导及首都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众人异口同声高度赞扬运十飞机,首都各界人士4400多人排着长队上飞机进行参观。

  运十最壮观的试飞,是从成都飞西藏拉萨。不是一次是七次,而且是负重救灾。

  共和国开辟西藏空中航线以后,由于飞机飞行高度的限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越”,而是在世界屋脊的众多高峰间“穿越”,只有运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越。

  1983年12月,西藏遭受天灾,需要运送大批物资,国家经委要求处于试飞状态的运十飞机执行货运拉萨的任务。从1984年3月9日至16日,运十试飞机组冒着极大的风险,先后7次为驻藏部队藏族同胞运去急需的物品。

  由于该机场没有相应的加油和充电设备,飞机上午到贡嘎机场,发动机不关车,在卸货后下午立即离开贡嘎机场返回成都双流机场,在7次货运拉萨的飞行中未产生任何故障和事故,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运十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在试飞阶段货运拉萨的飞机,它经受住了考验。

  当时,成都机场的人员都倍感惊奇,询问“你们这是试飞还是值班?”

  他们感叹,“这哪里是一架在试飞的飞机,比我们飞得都勤! ”

  当成都机场的民航飞行员们上机参观后,既十分自豪又十分感慨。他们说,“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拿来我们飞?”

  运十在西藏

  运十成功,有什么意义呢?

  运十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拥有了自已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复杂技术,这不仅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以前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掌握了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

  而且在运十研制的10年中,还同步研制成功了与JT3D-7性能相当的915发动机,并成功地装在707上进行了飞行试验。最难能可贵的还在于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机工业打下了基础。这是我国航空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时,国内舆论界称赞它是“自力更生与引进国外技术的一次很好的结合”。

  西方对我国运十研制成功给以极大关注。

  时任波音副总裁的斯坦因纳1980年5月在《航空周刊》上著文:“‘运十’不是波音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该国发展其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他还对中国同行说:“如何研制大型喷气式运输机,你们也毕业了,我们不过早毕业而已”。

  1980年11月28日,路透社载文说:“在得到这种高度复杂的技术后,再也不能把中国视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

  美国道格拉斯一副总裁看了飞机之后,对中国同行说:“你们航空工业一下子赶上来了15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