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毛泽东精神(16)

作者:老吴 发布时间:2016-03-05 17:10:49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 十六 )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进入困难时期。毛泽东护士长吴旭君回忆,1960年​10月毛泽东开始吃素,不吃肉了。对护士长说:国家有困难了,我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节约,跟老百姓共同渡过难关,不要给我肉吃,省下来换外汇。(参见《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478页)1961年7月初,毛泽东同由湖南来北京的表兄文涧泉谈话,详细询问家乡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毛泽东说:现在农民生活很苦,国家暂时有困难,过几年会好一点。人民公社没有办好,群众有意见,下情不能上达,我们犯了严重的官僚主义。在我们这一代,总要为农民做点好事才行。(参见《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7页)同年8月1日在北戴河会见胡志明谈话时指出:“至于人民公社、大跃进,我们也不向任何人推荐。我们人民欢迎,试验试验,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已经试验了两年半,还要再试验七年半。即使失败了,人民还允许我们改正错误,我们就改。”(参见《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450页)年初在修改审定中共中央转发《信阳地委关于整风运动和生产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指示稿,指出:在一切社队,都必须一边抓整风整社,一边抓生产救灾,一边抓群众生活。强调把这“这三件事”办好。1月3日在会见古巴客人时说:有困难,经过奋斗,可以克服。困难是可以锻炼人的,人就是从困难中锻炼出来的。每天都顺利,人不可能锻炼出来。你们和人民好好团结起来,就有出路,人民是最靠得住的。(参见第521-522页) 1961年初,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经验教训时,毛泽东说:这几年,我们在许多工作中缺乏一种谨慎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某些现象所迷惑,值得我们注意。为此,毛泽东要求胡乔木参照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础上写成初稿,后经反复讨论修改,中共中央于1961年1月27日发出《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草案第二次修正稿)》。三大纪律是:(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三)实行民主集中制。八项注意是: (一)同劳动同食堂。(二)待人和气。(三)办事公道。(四)买卖公平。(五)如实反映情况。(六)提高政治水平。(七)工作要同群众商量。(八)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以上参见第527页)这一条例可能鲜为人知,但这是毛泽东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要求党员干部保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对于改变党员干部作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共度难关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毛泽东后来在巡视南方同江苏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对群众没有感情,对贫农下中农没有感情,不顾群众死活,不了解情况,不听群众的话,也不听上边的话,这种人不能做领导工作。(参见第540页)党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对这种人的约束,它闪烁着毛泽东精神的光辉。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口号。会后,毛泽东开始巡视南方。二月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诗人一扫那些对人民公社悲观失望的情绪,看到一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形象,心情豁然开朗,无比欣慰。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她们踊跃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又积极参加民兵组织,成为保卫祖国钢铁长城的一部分,她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们不是那样浓妆艳抹,而是焕然一新一身革命的装扮。多么光彩照人的形象,何等英勇无畏的气概。短小精悍的诗篇容纳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给人惊喜、振奋,豪情冲天!“中华儿女多奇志”是作者对新中国女民兵光辉形象地热情歌颂,也是对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倾情赞歌。

  同年,毛泽东作《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满怀对祖国和人民深深地眷爱,以优美的神话传说,通过描述娥皇、女英二位仙女对新中国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的向往之情,热情讴歌了社会主义祖国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诗人的灵感似“洞庭波涌”,澎湃激昂;想象随“斑竹” “红霞”,恣意驰骋。既有对友人爱侣挥之不去的绵绵之情,也有对锦绣江山魂牵梦绕的炙热大爱。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诗人情不自禁地唱响一曲响彻湘江大地,万里河山的赞歌:“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从这里,人们看不到一点困难情绪地宣泄,只是感到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磅礴气息扑面而来。毛泽东始终蔑视一切困难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是与他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分不开的。他曾说:“拖拖沓沓,困难重重,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这些都是懦夫和懒汉的世界观,半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雄心壮志都没有,这些人离一个真正共产主义者的风格大约还有十万八千里。”(《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236页)《七律·答友人》正是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诗的形象思维展示的毛泽东精神。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最能反映毛泽东精神风貌的是1961年9月9日所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当时,正如毛泽东所言“天下正多事,人人自危之。”国际上,苏联赫鲁晓夫集团向美国妥协,采取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温和政策,主张全世界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要缓和,对中国却要紧张。他指责中国对西藏的政策是错误的,偏袒印度在中印边境事件中的立场,指责中方对印度的外交政策。不仅破坏中苏关系,并且使中印关系的发展受到困难。1960年7月16日到9月1日撤回全部专家。美国阻扰中国加入联合国,污蔑中国是侵略者;在印度方面,中国主张中印根据双方历来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通过谈判,维持现状,毛泽东甚至提议中印边境各后退十到二十里,防止冲突。但是,“全世界反共大合唱,我们准备孤立。”毛泽东说。“美国一面鼓励赫鲁晓夫继续搞所谓非斯大林化、民主化、自由化;一面继续施加压力,逼苏联对它让步。帝国主义利用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57页)他还指出:“赫鲁晓夫利用机会,阴谋篡权,他是两面派。斯大林活着的时候,他歌功颂德。斯大林死了,不能讲话了,他做秘密报告,把斯大林说得一塌糊涂,帮助帝国主义掀起十二级台风,全世界共产党摇摇欲坠。”(参见第29页)

  面对“暮色苍茫”,“乱云飞渡”的严峻局面,诗人曾有精辟地论述。他于1961年1 月16日在为何其芳编辑的《不怕鬼的故事》修改序言时写道:一九五九年春季全世界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修正主义组织反华大合唱,那时正是国内修正主义起来响应国际修正主义、 向着党的领导举行猖狂进攻的时候。一九六〇年底,国际情况起了很大变化,八十一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举行了代表会议,发表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反动派、反对修正主义的声明。这个‘不怕鬼’的声明使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声势为之大振,妖魔鬼怪感到沮丧,反华大合唱基本上摧垮。正如他所言:“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爱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幵了吗?”(以上参见《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535页)从那时起,毛泽东就敏锐地意识到修正主义的危害性。他曾指出,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对我们采取软硬两种策略,用战争消灭社会主义。在和平的旗帜下,搞以腐蚀、演变的方法消灭社会主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在另一首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热情“欢呼孙大圣”,赞赏它的火眼金睛,敌友分明。相信世界上多数国家和人民是拥护我们的。

  诗人歌颂的“劲松”是面对风云变幻,我自“从容”,威武不屈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作者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可以蔑视而且必须蔑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138-156页)而且,他相信正义和真理在人民一边,并且有勇气坚持真理,坚持斗争,不屈不饶,始终保卫马列主义。虽然中国也有修正主义者,但他们是少数,在干部中和社会上不过占百分之十。他甚至预言二十年、四十年后还会有修正主义。并告诫人们,我们不每年整风,将出中国的赫鲁晓夫,甚至,危言耸听: “我恐怕将来中国党也有危险,”(《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445页)诗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乱云飞渡仍从容”诗句将诗人至庐山会议以来面临的压力、指责形成的那种忧愤、苍凉、悲壮而又豪迈的情愫喷泄而出,却又那样超然悠闲,泰然处之。毛泽东有这种心态,是因为他胸怀致远,无所畏惧。1961年8月他在同卫士张仙朋聊天谈到自己的愿望时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21页)他的愿望由来已久,甚至还想到英吉利海峡,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去游泳。毛泽东是有感而发。当时,面对困难局面,一些人不是悲观失望,就是互相埋怨。毛泽东自己在各种场合做检讨,主动承担责任,但有的人就是不依不饶。显然,岿然不动,傲然挺立的劲松成为毛泽东英勇奋斗,其乐无穷的精神象征。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而毛泽东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将马克思的哲理形象化,浓缩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使崇高的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形象地回答了共产主义人生观追求的理想价值,信仰操守。毛泽东诗词启示人们:当人们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通过艰苦不懈地奋斗,“无限风光”的美好前景一定会到来。 在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面临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毛泽东不仅节衣缩食,殚精竭虑,召开大小会议,巡视各地调研,共商国策;并在精神上供给人民滋养。他说:“天是塌不下来的。过去在我国河南有一个小国叫杞国,那里的人就怕天塌下来,杞人忧天,不该怕的他也怕。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78页)他为人们树立了“飒爽英姿五尺枪”的女民兵英勇形象,展示了置身于“险峰”中的劲松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精神象征,描绘了“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无限风光”。他还奉献给人们一支“只把春来报”的梅花。《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巳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在题下写有:“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诗人肯定了梅花超凡脱俗,高洁傲骨之品性,面对冰天雪地,严寒冷酷不惧摧残之精神。毛泽东诗词一反陆游词颓废消极,孤芳自赏的情结,不仅歌颂梅花饱经风雨,战胜冰雪迎来春天的斗志,更是热情奔放地歌颂梅花为人间迎来山花烂漫的时光,而与世无争的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她在丛中笑”是梅花,也是诗人精神风貌的真情写照。

  毛泽东曾经阐明,“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要更深入地理会毛泽东咏梅彰显的精神,必须读一读诗人在自己生日,即1962年12月26日写的另一诗篇《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读毛泽东诗词,就是读历史,读一个时代,一个世界,一个宽广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悟毛泽东诗词的深厚意蕴和精神实质。当时,由于自然灾害和工作中的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暂时困难。国际国内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及一切仇视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形成一股寒流,他们掀起反华大合唱,幸灾乐祸、兴风作浪。一些思想混乱,意志薄弱的人们产生畏难情绪,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还有一些人通过各种形式意图复辟资本主义。为此,毛泽东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群策群力,找出办法,采取补救。1961年8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主要解决粮食问题、市场问题 。六一年、六二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调整为中心。同年,计划生产潜艇、导弹;六二年规划在六四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2年2月13日正式下发经过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草案)》:“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将不是短期内的事情,而是在一个长时期内,例如至少三十年内,实行的根本制度。”(参见《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91页)同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通称七千人大会)。其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加强纪律,鼓足干劲,调整方针,战胜困难。

  七千人大会上,对形势地评估和责任的界定上有不同的声音。刘少奇作口头报告说:全国总起来讲,缺点和成绩的关系,就不能说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你不承认,人家就不服。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参见《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80页)毛泽东看待分析当时问题的观点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刘少奇上述讲话显然与毛泽东精神有分歧。刘少奇当时已经是毛泽东钦定的“接班人”。毛泽东在1960年5月27日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会谈时说:我准备好了,我现在不是国家元首了,国家元首现在是刘少奇。我是共产党主席,第一副主席是刘少奇,我死以后就由刘少奇接替。(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409页)在1961年9月会见蒙哥马利时说:“继承人”这个名词不好,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继承我什么呀?“红领巾”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叫“接班人”好,这是无产阶级的说法。再次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刘少奇,“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需战略观察?”(参见《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29页)

  彭真在1月18日的会上发言说: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不包括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问题和办食堂,都是毛主席批的。彭真还说:毛主席的威信不是珠穆朗玛峰,也是泰山,拿走几吨土,还是那么高;是东海的水(拉走几车,还有那么多)。……如果毛主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错误不检讨,将给我们党留下恶劣影响。彭真的讲话是非常尖锐的,矛头直指毛泽东。(参见百度资料)

  在中央全会上同时出现林彪的声音,他说:我们党所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是正确的。这两三年以来,我们国家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取得了经验,付出一点学费是值得的。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党的团结,更加依靠和更加相信党的领导、中央的领导、毛主席的领导。事实证明,这些困难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毛主席的思想去做。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是他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反之,他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干扰,事情就要出毛病。毛泽东随即表态说,“林彪同志讲得很。”他根据会上有一些人话还没有说完,憋着一肚子气,还有人压制民主,不让人讲话的情况,经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商量,向大会提出再延长会期、开“出气会”的建议。(参见《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81页)

  1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讲话。他从民主集中制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其因果联系,指出:“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在我们国内,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已经消灭,现在反动阶级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厉害了。”反动阶级的残余还存在。“对于这个残余,千万不可轻视,必须继续同他们作斗争。已经被推翻的反动阶级,还企图复辟。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他通过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经验,深有体会地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两三天睡不着觉,通过诚诚恳恳地检讨,辩证唯物主义哲理地升华,使他摆脱困境。但会议产生的分歧依然存在,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1962年7月6日,毛泽东巡视南方刚回北京,秘书田家英急急忙忙向他陈述自己对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的意见。他说: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实行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农民,约占百分之三十,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农民自发地搞,不如有领导地搞。毛泽东在听的过程中,一言不发。田家英说完后,毛泽东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你的主张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同日,陈云也向毛泽东阐述分田到户的意见。认为包产到户还不彻底,与其包产到户不如分田到户。用重新分田的办法,可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便恢复农业的产量。总之,先搞分田到户,这更彻底一点。集体化以后再搞。毛泽东听后,非常生气。(参见《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117页)7月17日,应邓子恢的要求同他谈话。邓子恢向毛泽东力荐“责任田”,并明确地说:从安徽的当涂和宿县的情况来看,“责任田”实际是一种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有强大的生命力,广大农民不愿改变。毛泽东听后没有表示意见,只是说要看看。(参见第120页)随即召集刘少奇等开会,认为形势并不是那么坏,明确表示不赞成包产到户,提出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参见第118页)随后査问军队中的意见怎样:是赞成单干的多,还是赞成社会主义的多?田家英、陈云、邓子恢三人的意见显然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毛泽东不能不意识到,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还没有解散集体农庄,而中国却要面临艰难地抉择:是走集体道路呢,还是走个人经济道路?杨尚昆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事态很严重!!十分不安!”(参见第121页)

  政治家诗人毛泽东将时代风云浓缩在诗的形象思维中,那就是风雪、冬云、寒流、百丈冰的恶劣气候,以及代表邪恶势力的虎豹、熊罴,甚至苍蝇;而被诗人讴歌的梅花则是英雄豪杰的缩影和坚贞不屈的精神象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和无数先烈前仆后继追求奋斗的崇高事业,现在,居然有人主张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到户,共产党来分田?!毛泽东义愤填膺。他同出席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的领导谈话指出:从全国看,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去年比前年好,错误在纠正嘛!有少数人把形势看得很黑暗,也有少数人说一片光明。从整个形势看,前途一片光明,有些问题。问题主要是反映在国内的阶级斗争方面,也就是究竟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有人说,人民公社要垮百分之六十,留下百分之四十。还有人说,全部解散搞单干。允许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闹单干是可以的,还有百分之九十是集体嘛!如果全部闹单干或大部闹单干我是不赞成的。如果那样搞,党内势必分裂。(参见第128-132页)毛泽东如此警示人们。

  1962年8月6日至8月24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戴河举行。八月六日,毛泽东在全体大会上讲话,他首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究竟有没有阶级?阶级还存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究竟还存不存在阶级?外国有些人讲,没有阶级了。因此,共产党也就叫做“全民的党”了,不是阶级的工具了,不是阶级的党了,不是无产阶级的党了。因此,无产阶级专政也不存在了,叫全民专政,全民的政府。对什么人专政呢?在国内就没有对象了,就是对外有矛盾。他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是搞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还是集体化?农村合作化还要不要?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单干,两年都不要,一年多就会出现阶级分化,其中有共产党的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另一方面是贫苦农民破产。(《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136页)历史将证实毛泽东的英明远见。

  9月24至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在开幕会上讲话:“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阶级存在?有没有阶级斗争?现在可以肯定,社会主义国家有阶级存在,阶级斗争肯定是存在的。”指出,阶级和阶级斗争将是长期的,反动阶级可能复辟。他们搞修正主义“虽然名为社会主义,实际是资本主义,”他告诫人们不要被他们欺骗和麻痹,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条比较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脑。他将中国的右倾机会主义改名为中国的修正主义。在总结1958年庐山会议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的教训后指出:要把工作放到第一位,阶级斗争和它平行,不要放在很严重的地位。我们不要受干扰,不要让阶级斗争干扰了我们的工作。(同上书第159页)毛泽东后来在修改公报稿时加写了一段话,更充分地表达了他的阶级斗争理念,他指出:“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人民中,还有一些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他们人数不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几,但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些情况下,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阐明了的一条历史规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同上书第164页)毛泽东在这里清醒而透彻地阐明了产生资产阶级现象的根源和实质,以及阶级斗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到了1963年,毛泽东进入七十高龄。他于1月4日写给女儿李讷一封信,信中写道: “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可以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了。”(参见第186页)这种鼓励女儿克服痛苦,战胜困难,争上游,鼓干劲,掌握主动权的勇敢精神正是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表达的情怀和精神,也是他奉献给人们的精神滋养。

  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日理万机;作为诗人,毛泽东豪情满怀。在数九寒天的元月,他又奉献给人们一首热血沸腾的诗篇《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诗人的斗志豪情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泻千里,读来使人心潮激荡,精神振奋。这是一篇反击修正主义的檄文。苍蝇类似修正主义,在《七律·冬云》中已经被诗人指出它逃不出必然灭亡的下场,但它使人不得安宁。正如赫鲁晓夫一样,向美帝大献殷勤,抹杀斯大林,指责中国共产党,在中印关系上搬弄是非,甚至在新疆怂恿颠覆活动,把社会主义阵营搅得乌烟瘴气。几只苍蝇还有追随苏联的国家,特别是印度。62年10月以来,印度拒绝中国政府协商会晤的建议,加紧战备,并炮击中国边防前沿阵地,侵入中国。10月20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毛泽东下令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最后,将印度打回谈判桌前。

  毛泽东顶天立地,俯视环宇。诗词从“小小寰球”起笔,放眼世界,也不过如此,几只苍蝇,何足惧之。诗人青年时代就具有胸怀日月,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在1932年《贺新郎·别友》中曾写下“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环宇。”的豪迈诗句。而这首《满江红》具有节奏短促,行文流畅,铿锵有力,激越高昂的壮烈激情,以及无所畏惧,蔑视一切,坚定信念,只争朝夕的战斗精神。该诗用鲜明的对比将渺小的苍蝇碰壁后的嗡嗡叫声、抽泣状态表现得那样凄厉;而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迅猛异常,“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是那样恢宏壮阔。诗人无情地嘲笑和辛辣地讽刺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这些害人虫自不量力,以及美梦破灭的惨象;热情讴歌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敌人的坚定意志和勇于胜利的决心。向人民发出“要扫除一切害人虫”的伟大号召。该诗同诗人的其他诗词一样,无不具有磅礴气势和战斗精神。

  (待续)

  2015.9.9-12.26.f.y​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