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毛主席发现雷锋身上中国优秀传统的精华浓缩

作者:李克勤 发布时间:2015-10-24 09:56:0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926acc905652b32f7de1af6cc9683e9f.jpg

文革 《雷锋的故事》

  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老百姓有个最简洁的认识,就是“好人”!雷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就因为他是一个好人,这个理由就足够了。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也正是发现了雷锋与中国优秀传统的契合,雷锋简直就是中国优秀传统精华的浓缩。


好人的人特点就是自觉做好事

  毛主席在他的两篇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里面,通过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结合共产主义思想,为我们党树立了两位好人典范,一位是普通的八路军警卫战士张思德,一位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

  到此,主席对好人与好事,做了系统地论述,这是前无古人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好人形象是具体的鲜活的。

  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张思德和白求恩作为好人的榜样,继续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是永恒的。

  当主席发现雷锋的时候,他的思考深入了一步。

b853843546cea846cc0b29e078e9baa9.jpg


在雷锋身上,既有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完全彻底性,同时雷锋又是一个在中国建设中,具有技术特长的,富有社会主义职业操守的工人、士兵,这和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十分一致。

  所以,雷锋是张思德和白求恩两位英雄的化身。

  而张思德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不折不扣的好人,朴实,厚道,任劳任怨,甘于奉献。

  白求恩大夫虽然是外国人,但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咱们中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在咱们革命队伍里,不是有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格言吗?

  因此,毛主席共产党全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张思德白求恩式的好人,雷锋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9f36a38632f0bceb5e120e03de7351d2.jpg


雷锋在和平年代,有更多机会深入学习研究毛主席的著作,尤其是雷锋具有学习的钉子精神,他刻苦钻研毛主席著作,在学习哲学上有所突破,从而他的思想意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在张思德白求恩的基础上,更加富于时代特色。

  这个时代就是毛泽东时代,就是社会主义新时代。

  雷锋作为好人的概述,我们不妨按照主席《纪念白求恩》里讲的那五“个人”,来分析一下。

  雷锋是“一个高尚的人”。

  雷锋的灵魂深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信念,我想没有人会怀疑吧!这好不够高尚吗?

  雷锋是“一个纯粹的人”。

  这一点恐怕是主席的经典发现,因为雷锋的伟大在于他平凡。

  雷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平平凡凡,认认真真,真真切切的人,活生生的一个解放军战士,一个可爱的汽车兵。

  雷锋在农村、工厂、部队都干过,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通过参加革命和建设,通过在部队这所毛主席领导的大学校里,刻苦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灵魂深处,将自己的私心杂念加以清除,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不就是“一个纯粹的人”吗?

  要知道,本来人类是很纯洁的,人本来都是纯粹的,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了,人也就不那么纯粹了。  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辩证的否定,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而共产主义不是将人变得更复杂,相反是变得更加不复杂。

  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扪心自问,雷锋这样的人多了,是离这种状态时远呢,还是近?

  雷锋难道不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在现实中,活生生的纯粹的人吗?

  如果还有比雷锋更纯粹的人,那至少也是学习雷锋学出来的,起码那个人是吸收了雷锋精神的。

  雷锋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还用说吗?

  雷锋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就是一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成长起来的好人。

  好人,是中国文化里对人赞美之词,最通俗,最坚定。

  好人,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发现了雷锋这个好人,所以他和他领导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希望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好人多,好事才能多,社会才能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