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毛主席:最快的成长方式,莫过于用好“借鉴”思维!

作者:煤油灯儿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8-10 07:21:26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毛泽东在惊涛骇浪的一生中,战胜了全部的强大对手。他以超常的智慧,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洞察力、穿透力的思维方式,扫除了束缚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陈旧意识,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唤醒了这个古老的民族。这一切,得益于他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这里先说他的“借鉴”思维方式。

  对于人类来说,生产与生活的进步,智慧与文明的传承,懂得“借鉴”是最关键的一步。借物、借技、借言、借势,凡此种种,全在一个“借”字。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土地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处处闪耀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个结合就是“借鉴”,面对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稳固的民族心理特征,毛泽东以大手笔“借”,以大气魄“鉴”, 为后来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首先是借鉴中国哲学。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智慧,是做学问、立事业、成道德的根基。

  农业社会产生出的哲学最关注百姓日用,把“务实”灌注到血液里,这一点谁也没法改变。《汉书》记载“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意是做学问时注重掌握充足的事实根据,从事实中得出真的结论,后来,这个词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岳麓书院甚至把它作为校训。

  毛泽东借鉴了这个思想,并以全新的观点对其改造,把“实事求是”提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他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 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后来,“做事”先“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方法。

  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不光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消化吸收,直到产生新的东西,务实精神被他延伸、改造为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了改变旧中国的坏风气、救民于水火,他深入一线,组织参与火热的社会运动。为了回答革命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他身穿长衫、手夹雨伞,一头扎进群众中间,深入调查实际情况,写出了诸如《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其次是借鉴中国历史。说到中国,现今的“中国”可能只占一小部分,因为她有着延绵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其延续性和完整性在地球上找不出第二家。

  中国历史上朝代多,因为农民起义多,农民革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性格。毛泽东极其重视农民战争的经验教训,他认为,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农民革命总是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和先进的政党。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名动一时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在反动派的屠刀面前,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果断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带领人马走向僻远山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踏上农村武装割据的道路。

  他借鉴历朝历代农民反抗的成败教训,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但他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让中国的农民革命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农民革命理论的成功,打破了教条主义者的质疑,让“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成为真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此外,他还借鉴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众心理需求,形成了系统的统一战线理论,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理论指导。

  再次是借鉴中国话语。在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许多同志不知道,马列真理再好,离开了中国话语和中国表达,群众听不懂、社会容不下,那也只是别人家的真理。

  中国古代即有“天下为公”、“不患寡患不均”等思想文化基因,这些思想根植于农业文明上的普罗大众,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这样的话语,对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赞同共产主义世界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宣传工作中,注意利用这些几千年来群众要求平等的话语,并对这些话语进行社会主义化的改造,形成了符合了群众需要的宣传工作体系,让人们在心理上接受共产主义理论,在行动上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中国传统文化还形成了“民本”、“民为贵”和“修身”、“自省”等话语,这些话语的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苦心孤诣的探索: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孟子喊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贾谊有“民者,万事之本”的说法,唐太宗则引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自戒。

  毛泽东借鉴了这些话语,为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找到了基本的遵循和全新的表达。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了传统那套话语,去其糟粕,锤炼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他以无私、无畏的态度面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党的建设打造出一副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

  借鉴古人、借鉴马列、借鉴群众、借鉴自身甚至借鉴敌人,他在“借鉴”中飞速成长,终于成为开天辟地第一人。

     (文/煤油灯儿,来源:煤油灯儿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