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㉙】岳阳楼头品“忧乐”

作者:记者禹爱华 通讯员徐典波 发布时间:2022-12-23 08:46:30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岳阳楼风光。徐典波摄/光明图片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是什么样的楼阁与景致,激发了登临者这般感慨?

  初冬时节,携一腔敬意、几分好奇,记者来到“八百里洞庭”之滨。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果不其然!眼前这片碧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水畔这座雄楼,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琉璃黄瓦灿然生辉,如意斗拱气象万千。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背记亭前,记者全文背诵《岳阳楼记》,一张免费的景区门票便到手了。

  “岳阳推出‘背记免费游岳阳楼’活动,是为让‘忧乐精神’传扬更广。一经推出,大受欢迎,游客中能记诵的,可不少!”此行向导、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会长黄军建介绍。

  走进岳阳楼,迎面檐柱上,一副对联赫然入目:“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联句是清代巴陵知县陈大纲所撰。这座楼阁里,雕屏、书画、联句诗作,处处浸染着‘忧乐’之情。”黄军建边登楼边详述,“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原是横江将军鲁肃的‘阅军楼’,因景色壮阔奇丽,留下无数文人游踪:李白浩赞‘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杜甫悲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白居易感慨‘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直到范仲淹《岳阳楼记》横空出世,这座楼阁才真正名动天下!”

  听着黄军建讲述,眼前的滔滔流水幻化为一副跨越时空的人文长卷——970多年前,范仲淹神游岳阳楼,在此与志同道合的“古仁人”心灵交汇、畅叙“忧乐”;此后几多风烟、几经变迁,“忧乐精神”深刻影响巴陵儿女,滋养了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鲜明特质。近代以来,魏源、左宗棠、谭嗣同、黄兴,乃至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多少三湘志士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赤胆报国、铁肩担当,为国家民族九死而不悔!

  黄军建告诉记者,多年来,湖南把“忧乐文化”视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其传承弘扬培厚土壤、拓展渠道,将其贯注于城乡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大中小学,忧乐精神写进教材、渗入各科课堂与社会实践;在城乡社区,以此为主题的读书会、报告会、诗文书画等活动缤纷多彩;《岳阳楼记》诞生的农历九月十五被设为‘岳阳楼日’,万众纪念;巧手艺人创作的‘忧乐岳阳楼’系列剪纸,被作为‘市礼’馈赠宾朋……”黄军建一一道来。而最令他自豪的,自然是忧乐精神研究会、忧乐书院的成立——“45位学者组成的课题组、拥有18位‘名嘴’的宣讲团、‘忧乐讲堂’等品牌活动载体……时刻守护忧乐精神的不灭光焰,并以时代精神为之‘添薪’。”

  不断培厚的土壤,让“忧乐精神”繁花遍开。

  在平江县乡村振兴局原局长叶剑芝心里,最大的“忧乐”是民生冷暖。在满目翠色的高山茶园,我们见到了这位年近花甲的汉子。他正对农户叮咛着茶树越冬的注意事项。“‘金叶子’帮大家脱了贫,以后的好日子还得靠它。我一有空就来看看。”叶剑芝笑得爽朗。

  已经小有名气的平江高山有机茶,是他为老乡们争取到的43个扶贫项目之一。在扶贫一线忙了整整22年,他走遍全县773个村,引进扶贫资金10亿元,带动全县208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多少次因过度劳累,跌倒在崎岖山路上;多少次病痛难耐,仍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组织上数次想给这位“老扶贫”安排个轻省点儿的好岗位,都被他婉拒了。何以执拗至此?答案,就在那本泛黄的《扶贫日记》里。扉页上,他的两行大字力透纸背——

  “忧贫困群众之所忧,乐脱贫群众之所乐。”

  江科明父女俩的忧乐,则牢牢系于洞庭这一湖碧水。“今天的巡逻任务比较重!除了看‘江猪子’(江豚)的情况,还有黑鹳、反嘴鹬……正是候鸟大批到来的时候,马虎不得。”洞庭湖上,90后江茜曼一边娴熟地检查着巡逻艇上的设备,一边笑呵呵地告诉我们。

  她和父亲都是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十多年前,看到洞庭水质污染严重,“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美景不再,深觉忧患的江科明毅然收起世代谋生的渔网,加入环保组织,从捕鱼人变成了“护鱼人”。几年前,还是中学生的女儿江茜曼也投身这份事业。

  “你看,这一带早先全是采砂采石场,湖里污水横流,岸上处处‘斑秃’。加上围湖造田、过度捕捞,感觉湖水灰头土脸的,没‘魂’了!后来,政府痛下决心整治生态:洞庭湖十年禁渔,严禁非法采砂,老百姓当上湖长河长,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现在,江猪子不但回来了,还成群结队嬉戏,那叫一个美哟……”江科明指着一处河湾,笑眯了眼……

  《岳阳楼记》结尾,范仲淹惆怅地探问:“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今天,响亮的回答穿透时空:碧水丹心,同行者众。

  (本报记者 禹爱华 本报通讯员 徐典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