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宏良:屠呦呦引用毛主席语录展示了她自己乃至整个中国学技术界悲剧的根源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15-12-09 20:41:03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e72711454917a2e9edeb3239771269f4.jpg

  看到屠呦呦在诺奖报告会上引用毛主席的语录,就知道屠呦呦为什么没有评上职称,没有评上院士了。当今中国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已经在反毛这个共同立场上,形成了与中国人民势不两立的对立集团。任何宣传毛泽东的言论,任何符合天理的主张,任何代表人民利益的观点,都为这个反动集团所不容,都必然会遭到他们的边缘化处理。他们知道,在当今社会,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将其边缘化比任何处罚都要更加残酷,更加具有毁灭性打击。这就是资产阶级专政比之以往任何专政,都更加残酷更加没有人性的地方。

  当今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之所以敢对中国这样一个核大国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就在于看准了中国内部的社会撕裂。而中国社会内部最大的撕裂,就是中国的知识和文化精英集团与人民大众的对立,对人民大众的背叛。这个对立和背叛的可怕之处在于,由于知识和文化精英集团在人数上只是极少数,面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他们底气不足,力量不够,心虚胆寒,于是一有机会便会投靠西方帝国主义等外部势力,借助于外部势力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所以,如果在中外冲突爆发之前,中国的知识和文化精英不能够放弃自己的反动立场,站到中国人民的立场上来,那么他们在整体上将势必会成为汉奸带路党,给中华民族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弄不好甚至会导致中华民族亡国灭种。这就是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要解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是此前毛主席一直要把中国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结合起来的根本原因。只是文革后期,毛主席对改造现有知识分子越来越失望了,所以才提出了要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理论队伍的历史任务,提出了要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历史任务。

  本来毛主席提出的这个宏伟历史任务已经被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特别是已经被知识分子所接受,如果不是毛主席逝世得太早,再有几年时间,中国工人阶级自己的宏大理论队伍,中国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就肯定能够建立起来。可惜毛主席去世得太早,后来领导人一系列政治背叛又太彻底,结果就是葬送了毛主席的宏伟设想,葬送了中国工人阶级理论队伍,葬送了中国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群体。

  先是邓小平宣布,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放弃了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否定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升级”道路,但是迫于当时环境,邓小平至少还承认工人阶级是先进的,只是知识分子也同样先进而已,并没有否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可是后来胡耀邦又进了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知识分子放到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之上。再后来三个代表理论中,又把知识分子和资本家统统列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就被再次彻底踩在了脚下。

  本来,毛主席让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相结合,是解决封建社会科举取士以后知识分子地位越来越低下的根本出路,科举制度造成官僚学者集于一身,彻底消灭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比西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可是,一旦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相结合,就会像安泰站在大地上一样获得无穷的力量,完全有能力与官僚集团和资本集团相抗衡,从而真正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可是,由于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像毛主席这样探索过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习惯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反而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看做是政治迫害,不仅不感谢毛主席,反而用最恶毒的语言辱骂毛主席,结果就是再次与人民大众走向了对立,并且这种对立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特别是当今中国官员又是百分之百来自于知识分子,一旦发生对外冲突,这么晚清时期“东南互保”和民国时期“华北自治”的悲剧,必将第三次在中国上演。

  这就是中国的知识和文化精英集团反毛的必然结果。这就是中国必须在中外矛盾爆发之前必须解决的内部最大撕裂问题。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bc87d42085be1e8771b7439848510864.jpg

  关联阅读:

屠呦呦诺奖报告演讲全文:中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

 

ce71ae241e9db90dda5195dd3812afd4.jpg 

d2c09b661d9dc7516172fac4e879d813.jpg

  @刘毅然夜深人静,一口气看完屠呦呦在瑞典诺奖报告的中文演讲,兴奋!感奋!振奋!她引用毛主席的论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屏幕上打出毛主席的手书,向全世界展示了毛泽东时代的奋斗精神,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就诞生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屠先生,你的良知令世人敬重!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抵达瑞典并将于10日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北京时间7日晚),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做题为《青蒿素的发现 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由翻译进行同声传译。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央视记者 王薇薇)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 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但是,得不到ACTs 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 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