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宏良: 现实就是这样被歪曲的,历史就是这样被颠覆的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14-12-22 18:47:1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简评新加坡联合早报《左右之争中的官方底线》 

23cf1caf4a32aa024de50ce189b85e2d.jpg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篇文章(文后附有原文)对中国大陆意识形态斗争状况的报道,与事实完全相反。对当今中国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国官方不仅没有袖手旁观,而且是斗争的直接领导者和参与者,甚至恰恰是官方的参与才导致了斗争的白热化状态。

  第一,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打破了30年来意识形态领域中右派的一统天下,以左翼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开始绝地反击,对经济领域中的新自由主义,政治领域中的宪政主义,文化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全面反攻,对西化改革乃至西方文化本身展开了全面反思。这种反思正在演变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推动中国左翼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主要标志力量,就是习近平系列讲话。所以,联合早报认为中国官方作壁上观的结论,完全不符合当今中国的事实。

  第二,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同样没有对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保持不介入的观望和中立态度,他们不仅介入了,而且介入的很深,只是政治立场与习总系列讲话完全相反。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特别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完全站在新自由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右派立场上,对左右双方争论的所有重大政治问题,无一没有鲜明的政治态度,无一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其中,对左翼爱国力量的敌视态度,对红色历史以及与此相伴生的红色文化的仇恨程度,对美国等西方杀戮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赞美肯定,绝不亚于最极端的右派观点。绝对没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观望和中立态度。

  第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中国所有政治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视的斗争,不可能也从来没有过袖手旁观的时候。目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里左右之间的斗争,是党内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这种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从共和国建立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之前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之后同样没有停止过。此前一二十年人们之所以没有注意到这种斗争,不是不存在这种斗争,而是右派采用极端手段镇压住了左派的反抗斗争,左派的声音根本发不出来。比如中国有十几万家媒体,却没有一家左翼媒体,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如果不是有了网络,有了博客、微博、微信等大众传媒手段,恐怕中国左派至今仍然被压在五指山下,根本就没有发生的条件。

  所以,当今中国左右之间的斗争,本身就是党内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根本不存在中国官方作壁上观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左右双方斗争的胶着状态,不是官方在作壁上观,而是党内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没有分出胜负的结果。估计这种左右双方斗争的胶着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会持续时间太久,僵局很快就会被打破,或者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是西风压倒东风,中国肯定要作出最终选择。

  而这个最终选择,将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光明或黑暗,崛起或毁灭。所以此时此刻,被一个中国人都到了应该出手的时候。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2

        2014-12-22

 

  附:

 

  《左右之争中的官方底线》转自:联合早报 作者:于泽远

 

  ◆中国左右舆论打嘴仗,主流官方媒体高冷不介入。这种“不掺和”、“和稀泥”中,暗示了官方对左右之争的底线。可能,比我们预计的要松!

 

  围绕着将军与学者激辩“颜色革命”、《红旗文稿》指控三名微博大V(网络意见领袖)“反党”等话题,互为对手的中国左右舆论近日又打上了口水仗。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官媒仍对此类争论保持“不介入”的中立姿态,让外界对官方的态度多有揣测。

  《求是》杂志社旗下的《红旗文稿》上周日发文,不点名抨击拥有众多微博粉丝的经济学家茅于轼、房地产商任志强和演员孙海英等大V“公开污辱”中共和社会主义制度,频频设置挑衅性议题向政府发难,而面对这些错误言论,官方“批驳的声音仍然势单力薄”。

  文章将微博上的政治思想舆论总体上分为拥护社会主义的“红色地带”、态度暧昧不明的“灰色地带”和诋毁攻击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黑色地带”,抱怨“红色地带”发出的声音经常会受到网络水军有组织的围攻,孤立无援,有关部门和一些官媒却抱着“没原则、无纪律、和稀泥”的“老好人”思想,明哲保身,助长了错误言论的嚣张气焰。

  文章呼吁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和“红色地带”的意见领袖、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给予支持,不要让他们变成微博上孤军奋战的“义勇军”;“要严厉打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色地带”,不能让他们的微博言论不受约束。”

  尽管《红旗文稿》也算是“根红苗正”的官方媒体,但这篇痛斥微博上“反党”声音泛滥、提醒官方防止敌对势力操纵民意的“正义之声”却没有得到其他官媒战友的支持和呼应。无独有偶,本月6日几名解放军“将军级名嘴”与自由派学者激辩“颜色革命”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官媒采取不报道、不讨论、不介入的“无视”立场,仿佛这场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的辩论并不存在。

  倒是一向大胆敢言的《环球时报》不吝纸墨,及时评论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新动向”。不过,被有些人视为“有民粹倾向”的《环球时报》也没有简单地判定谁是谁非,而是站在相对超脱的角度指出辩论双方的不足。例如,该报在题为“‘反党’和指人‘反党’者都需敢当”的社评中,直接质疑《红旗文稿》是否真的“代表官方”。社评认为,中国绝大部分传统媒体机构都有官办的性质,但它们本身早已多元化了。

  主流官媒对左右之争的“无视”态度可能正是《红旗文稿》等左派舆论阵营指责官方对右派“反党”言论“没原则”、“和稀泥”的原因之一。这就让人有些不解:为什么身为“党的喉舌”的主流官媒不站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线,却由读者不多、影响不大的“另类官媒”承担向微博上“反党”言论开炮的重任?

  这当然不是因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官媒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敏感。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官媒曾经在中共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充当意识形态和舆论斗争的急先锋和主力军,给自己的声誉带来难以修复的破坏。这些教训历历在目。在思想、舆论趋向多元化的今天,如果没有高层的明确指示,主流官媒宁肯被左派骂作明哲保身的“老好人”,也不愿盲目加入是非难料的意识形态战团。

  更重要的是,虽然左派舆论对右派的“猖狂言论”义愤填膺,大声疾呼官方查办,但主管中国意识形态的决策层并不认为主流官媒需要介入左右之争。无论从历史教训还是从当下互联网舆论“左弱右强”的现实分析,官方都认识到,轻言意识形态斗争或者让主流官媒轻易卷入这类争论,不仅达不到“消除杂音”、“捍卫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目的,弄不好官媒乃至官方自身将陷入口水战泥潭,“惹上一身骚”。

  主流官媒“无视”所谓“反党”言论,显示官方对左右之争的底线比外界预料的更为宽松,也表明包括官方在内的中国社会对网络言论的尺度更为宽容。与过去相比,官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底线更侧重反对派的行动而不是几句空泛的表述。或许,这种宽容有不少无奈的成分,但与“反党”、“违法”等左派大帽子相比,宽容显然是一种进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