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毛泽东借《九评》提出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五条标准

作者:爱生活爱拉风 发布时间:2023-08-12 01:51:56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来源:今日头条

  在60年代中苏两党论战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

  第一条,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也就是说,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

  第二条,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不是为少数人,不是为剥削阶级。没有这一条,不能当支部书记,更不能当中央委员。

  第三条,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所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要团结广大群众,团结广大干部。

  第四条,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充分酝酿,要听各种意见,反对的意见也可以让他们讲出来。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要搞民主作风,不能搞家长作风。

  第五条,自己有了错误,要做自我批评。不要总认为自己对,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不要总认为自己才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好像世界上没有自己,地球就不转了。

  提出这五条标准的背景是: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和策略等问题上出现分歧并逐步激化。其主要原因是对斯大林的评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苏美缓和战略。其中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造成了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动荡;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则由于苏共把党际关系等同或混淆于国家关系,以“老子党”的心态对中共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号施令制造不平等;而对美国的关系,苏共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将有可能通过和平竞赛战胜资本主义,并由此确定了苏联对美政策的基本目标。

  苏共的所作所为,对于爱憎分明的毛泽东是不能容忍的,他认为苏共已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修正主义,若不及时反修防修,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很可能就会在中国实现。于是,毛泽东从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亲自主持撰写了9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指名批判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

  《九评》中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了“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一论断,并指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问题”,“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毛泽东这条五条标准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条是理论,也是方向。第二条是目的,到底为谁服务。三、四、五条是方法,主要强调团结多数人,搞民主集中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要有自我批评精神,要谦虚谨慎。

  毛泽东的培养接班人的标准,既是中国革命血的教训的汲取,也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的经验总结。其中在大革命期间,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没有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没有与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站在一起,在反革命势力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进攻的时候,缺少最广大的同盟军,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在红军时期,由于王明等人盲目迷信书本上的马列主义,脱离社会现实条件,在革命斗争中采取盲目的冒险的行动,在党的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从而对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饱受“左”、右倾打击和排挤的毛泽东心中造成了一生的阴影。

  当看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斯大林,又对美国实行和平竟争战略时,引发70岁的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强烈忧患,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该把恢复经济,恢复建设放在第一位时,毛泽东却对党内是否能够出现“修正主义问题“产生了警惕,陷入了对革命接班人问题的沉思,他不希望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下来的江山变色,断送在“党内的赫鲁晓夫”手里。在同毛远新的谈话中有这么一段话代表了他的心迹:“马列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要搞革命。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无产阶级,打倒资本家,农民推翻地主,然后建立工农联合的政府,并把它巩固下去,现在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到底谁打倒谁还不一定。苏联还不是赫鲁晓夫当政、资产阶级当权?”说完这些,他话锋一转,说:“阶级斗争是青年学生的一门主课。”从而将他的关注和关心落在了中国的下一代乃至大下一代的身上。

  随后他发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明确规定“运动的重点是整顿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而不惜向全党发出了“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要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国家就要改变颜色”的过火警告,从而对国内政治形势的估计越来越“左”,运动中人为地制造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冤假错案并给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然而,毛泽东对这场运动的主观愿望是积极的必要的,大部分政策措施方针也是正确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了经营管理,巩固壮大了国营集体经济,对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而且后来苏联解体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预见是准确的,是具有洞穿历史的战略远见的。

  毛泽东关于接班人问题的观点有他舍生取义的悲壮之处,也有他为中国革命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着想的的使命感。在此之前,还没有其他人甚至革命导师提出过这样的论断,还没有把接班人的问题提高到“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它像警钟一样敲醒了党内一些迷失的人们,从而使我们党明确了接班人的重要性,真正担负起了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和重任。

  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论断,反映出毛泽东一心为公的彻底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忧党的本色。他不仅在世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谋幸福,而且在身后也要通过培养造就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继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