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铁穆臻:“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概述

作者:毛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3 03:52:2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一、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产生的社会现实根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后来,毛主席也强调:“要承认阶级长期存在,承认阶级与阶级斗争,反动阶级可能复辟。要提高警惕,要好好教育青年人,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中层和基层干部,老干部也要研究,教育。”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如此重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反复辟的问题?毛主席开辟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预防社会主义主义社会变质道路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

  ①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干部阶层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干部阶层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国家,干部阶层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管理阶层,掌握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等事务的管理权。如果过度的强化干部阶层内部下级服从上级,机构就会日益官僚化,干部阶层就极其可能在内部形成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使下级逐渐成为上级的奴仆;如果干部阶层受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旧上层建筑影响,逐渐在封建主义因素腐蚀下腐化堕落或在资本主义因素腐蚀下走了复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错误路线,就会逐渐由人民公仆转变为官僚特权阶层甚至逐渐变成新的资产阶级。

  官僚特权阶层的发展,官僚机构固化,干部就会蜕变为日益脱离群众、凌驾于社会劳动群众之上的新剥削阶级。即使部分的干部阶层没有腐化堕落,如果选择了错误的修正主义路线而不受制约,逐渐复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会逐渐蜕变为凌驾于劳动群众之上的特权阶层并逐渐发展为新的剥削阶级。

  综上可见,如果干部阶层掌握了绝对的集中的领导权,而且不受制约,如果过度的扩大干部的领导权力,形成单纯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再加上干部受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旧的上层建筑影响,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腐化堕落或选择了复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错误路线——那不仅会使干部阶层变质,而且会带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质。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所以,毛主席强调:“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路线决定一切”。

  今天,我们重读毛主席的名言,依然可以感受到毛主席认识的深远。

  “我们国家也有危险,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甚至比较严重,官僚主义思想也比较严重。打击迫害、假公济私的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你们知道得比我多。但报喜不报忧,这也是官僚和封建东西。做官有特权、有政治需要、有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忽‘左’忽右、形左实右,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当然,像“二十三条”讲的,这里绝大多数干部包括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个认识问题、教育提高的问题。怎样教育提高?”——毛泽东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的资产阶级法权,必须破除。例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靠权力,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猫鼠关系和父子关系,这些东西都必须破除,彻底破除。破了又会生,生了又要破。经过去年和今年的整风,我们已经给这种资产阶级法权很大的打击。”——毛泽东

  “一些党员干部陷入了争名誉、争地位、比薪水、比吃穿、比享受的错误思想,这一点和国民党差不多,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办公桌、椅子也分等级,工人、农民不喜欢我们。长此以往,一定是脱离群众,兵不爱官,民不爱干。一部分拥有权力的人群获取大大多于普通群众的利益,自觉高人一等,这样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干部将不可避免地从拥有特权发展到剥削工人、农民,最终将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毛泽东

  和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和实践相比,赫鲁晓夫执政以来的苏联历代领导集体,就显得极其缺乏战略眼光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更缺乏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责任意识。

  苏联即使先建立了名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后来荒唐的淡化了自身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差别,忽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内部矛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内部矛盾、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内部矛盾,任由差别扩大、矛盾激化,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社会内部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严重扩大,形成新的贫富分化,使无产阶级干部阶层蜕变为官僚特权阶层,并逐渐蜕变为新的官僚资产阶级;由于苏联干部阶层的权力巨大而不受群众制约,苏联领导集体在旧的资本主义腐朽上层建筑影响下,更是逐渐走向了根本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道路。

  毛主席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中苏论战时,毛主席指出苏联的根本问题:

  “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动,苏联特权阶层控制苏联党政和其他重要部门。”

  “这个特权阶层,把为人民服务的职权变为统治人民群众的特权,利用他们支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权力来谋取自己小集团的私利。”

  “这个特权阶层,侵吞苏联人民的劳动成果,占有远比苏联一般工人和农民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他们不仅通过高工资、高奖金、高稿酬以及花样繁多的个人附加津贴,得到高额收入,而且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他们在生活上完全脱离了苏联劳动人民,过着寄生的腐烂的资产阶级生活。”

  “这个特权阶层,思想上已经完全蜕化,完全背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传统,抛弃了苏联工人阶级的远大理想。他们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他们自己背叛革命,还不准别人革命。他们唯一的考虑,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

  ②简单劳动者和复杂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在人类社会还没有达到消除分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由专门的脑力劳动者、复杂劳动者负责。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并在一个多世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腐朽上层建筑残余也比较多。而脑力劳动者在中国近代以来大多数使资产阶级出身。如果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脑力劳动者、复杂劳动者在脱离群众、蔑视简单体力劳动者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影响下,过度的夸大自身专业的作用,过度扩大和简单体力劳动者之间收入的差距,会使社会内部的不平等加剧,逐渐产生新的贫富分化,使社会主义社会逐渐变质。

  列宁同志说:“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那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因而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也就消失,而这个根源、光靠把生产资料转为公有财产,光靠剥夺资本家,是决不能立刻消除的。”

  在旧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影响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劳动实践中,过度重视利润、效率、“物质刺激”,忽视公平、忽视阶级立场、忽视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根本方向,高技术工人、脑力劳动者与普通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因为对物质刺激的过度重视越来越大。

  所以,毛主席极其重视处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矛盾的问题,极其重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一方面,毛主席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以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问题;另一方面,毛主席坚决反对抽象的“唯生产力论”,坚持积极的改造资产阶级脑力劳动者阶层的世界观,鼓励、组织资产阶级脑力劳动者转变为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毛主席对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警惕、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的重视,可以见之于他在革命和建设生涯的好多名言。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毛泽东

  “广大的知识分子虽然已经有了进步,但是不应当因此自满。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顿,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毛泽东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泽东

  “我们自己就是建设了这样一个国家,跟旧社会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要拿钱买米、买煤、买油、买菜。八级工资,不管你人少人多。”——毛泽东

  “三个差别(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引者注。),资产阶级法权……这个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这不是说我们要慢腾腾的,多快好省是客观的东西,能速则速,不能勉强。”——毛泽东

  ③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城市和乡村,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商品交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本身就存在城乡商品交换的“剪刀差”。

  如果过度通过“剪刀差”,用乡村农业资金供给城市工业,城乡差距也会进一步扩大。扩大城乡差距,就会激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特别是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时候,毛主席多次提到处理城乡不同所有制之间矛盾、处理工人和农民之间矛盾的相关问题。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实际上是工农的矛盾。苏联两种所有制长期同时并存,但是他们一直不承认这个矛盾。”——毛泽东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长期并存下去,总有一天不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对农业生产越来越增长的需要,不能充分满足工业对农业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而要满足这种需要,就不能不解决两种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不能不在全国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来统一计划全国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和分配。”——毛泽东

  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腐朽上层建筑残余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反作用

  武装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及和平改造的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旧社会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上层建筑的残余仍然存在,例如封建社会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特权思想,以及资本主义性质的“人性自私论”、私有制优越性论、“物质刺激”论……都说可以腐蚀社会主义社会的腐朽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早在《矛盾论》,毛主席就提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建国以后,毛主席极其重视预防腐朽的封建上层建筑、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腐蚀,多次强调把握根本方向、注意阶级斗争、坚持经济建设的“政治挂帅”。

  毛主席曾经说:“官气多,政治少,所以出官僚主义。整风以来,就是整官气,政治挂帅。争等级、争待遇就不多了。我看要打掉这个东西”,“没有政治挂帅。没有群众运动,没有全党全民办工、农、文,没有几个并举,没有整风和逐步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斗争,斯大林的这三个条件(增加社会产品、全面建立全民所有制、提高德智体教育——引者注。),是不容易达到”。

  1965年,认识逐渐深化的毛主席强调的更加严厉:“政治与业务这一矛盾中,主要的矛盾方面是政治,把政治抽去了,就等于把灵魂抽去了。没有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到处碰壁。所以政治第一,政治统帅业务,不能平起平坐。如果把它们并列起来,就是折衷主义。”

  ⑤国际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威胁。

  1956年,约翰·杜勒斯宣称——美国的政策是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和平蜕变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国家。毛主席高度警惕美帝国主义的这一阴谋。1959年11月12日,毛主席第一次明确提出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毛主席指出:“和平转变谁呢?就是转变我们这些国家,搞颠覆活动,内部转到合乎他的那个思想”,“就是说,他那个秩序要维持,不要动,要动我们,用和平转变,腐蚀我们。”此后,毛主席多次讲要警惕和防止“和平演变”,他反复强调,杜勒斯搞“和平演变”,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是有其一定社会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被“和平演变”的危险。

  1964年,毛主席在“九评”的补充部分极其严肃的强调:“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根据苏联发生的变化,也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们一定要使帝国主义的这种预言彻底破产。我们一定要从上到下地、普遍地、经常不断地注意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针对青年学生问题的一次谈话,也体现了他的对“和平演变”问题的担忧。他说:“这些年轻人、学生,正是杜勒斯们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最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亲身体验斗争的严重性,让他们把自己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再告诉他们将来的子孙后代,一代一代传下去,也可能使杜勒斯的预言在中国难以实现。”

  可见毛主席能提出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思想,是有深刻的国内外社会现实原因的。

  二、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保证无产阶级领导下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理论和实践。

  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建立的革命战争年代,就有过相关领域的相当多、相当深刻的成果,其中主要表现在预防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革命领导集体变质的理论和实践、处理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的过程中革命阵营内部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矛盾的理论和实践。

  ①毛主席解决干部和群众、干部内部上下级之间矛盾的理论和实践。

  我党是列宁式的政党——是统一思想指导、组织目标明确、组织纪律严明、组织任务规划清晰的职业革命家组织。这确实适应了革命战争的需要。但是,纪律的严格、下级对上级的服从的政治经济军事管理体制本身,就有官僚主义诞生的土壤。于是,毛主席极其重视干部参加劳动实践、密切联系群众,以及群众对干部的监督。

  三湾改编,毛主席就建立了士兵监督指挥员的“士兵委员会“制度;古田会议,毛主席创造性的提出“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中央苏区时期,毛主席领导了群众揭发干部的检举运动;延安整风,毛主席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深刻提出了调动下级检查上级、调动群众检查干部的重要性;即将进京,毛主席高呼“我们不做李自成”,并在七届二中全会深刻提出了预防干部骄傲和腐化的“两个务必”;“三反”、“五反”斗争,毛主席积极发动群众,和党一起同心协力打击贪官、打击奸商……毛主席预防领导集体变质、反对腐化的坚决态度,是他从革命战争年代就一以贯之的。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主席更加重视预防社会主义领导集体的变质。重上井冈山时,毛主席说:“党的力量加强了。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的方式。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苏联修正主义正是有了一个特权阶层,把列宁的党变成了修正主义的党,国家也变了颜色。我们不能像他们。即将取消军衔制就是一个努力。在怎样防止特权阶层方面要有一整套好制度,要继承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

  应该怎样尽最大可能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差距,保证逐渐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抵制贫富分化呢?毛主席认为,应该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民主化方面入手。生产关系重要定义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干部高度群众化、群众高度组织化政治化,就是预防贫富分化的重要条件。所以,毛主席说:“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要领导者采取平等态度待人;一年、两年整一次风;进行大协作;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就要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利益,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残余进行专政——而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的重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广大劳动群众对干部的民主监督。如毛主席所说:“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人民,对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实行专政。在人民内部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我们的这种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

  毛主席真的发动起了群众,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监督干部、参与管理。即便是苏联组织模式,也逐渐蜕变为了单纯上级命令下级的官僚主义模式;西方的“民主”,也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的金钱游戏。可以说,毛主席缔造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民主,使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民主。

  ②毛主席打击旧的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上层建筑和极力解决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矛盾的实践。

  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极其重视处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问题,以及打击封建主义化资产阶级腐朽上层建筑的斗争,反对脑力劳动者的核自以为是、致力于改造腐朽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在和封建社会腐朽上层建筑的斗争方面,毛主席是极其积极的。毛主席坚信——“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严厉反对封建官僚主义。

  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就强调——“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主席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主席提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在和资产阶级腐朽上层建筑斗争的过程中,毛主席也是坚决的。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教育资产阶级为主要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阶层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这体现了他的严厉反对资产阶级错误价值观;在以改造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思想为重要目标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中,毛主席提出:“我们应该尊重专门家,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但是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说,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在《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问题》,毛主席也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和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的影响还要在我国长期存在,作为阶级的意识形态,还要在我国长期存在。如果对于这种形势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认识,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就会忽视必要的思想斗争。”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来,毛主席多次号召干部和知识分子、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参加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1968年7月28日,毛主席会见“五大学生领袖”,严厉批评了他们作为青年知识分子,脱离群众、脱离生产的问题和他们过激行为带来的危害。青年知识分子的脱离群众,使他更深刻认识到处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矛盾的重要性。

  毛主席说:“现在学生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呢?学生最严重、最严重的缺点,就是脱离农民,脱离工人,脱离军队,脱离工农兵,就是脱离生产者”。1968年12月,毛主席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1968—1976,有16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规模运动展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和中国数千年知识分子阶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风的一次决战,是毛主席处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矛盾的一次伟大探索。

  在改造脑力劳动者世界观同时,毛主席从来都是坚持发展生产力、发展足够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这一根本途径解决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问题,而且极其重视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更迅速发展。毛主席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反对荒唐的抽象的“唯生产力论”。正如毛主席所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③毛主席处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矛盾的实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之后,如何解决城乡差距呢?毛主席创造性的提出了乡村自主工业化的思想——通过乡村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集中乡村的人力物力财力,扩大乡村的工业化再生产,发展乡村自主工业,发展乡村生产力,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从而逐渐解决城乡差距。

  毛主席说:“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有了公社,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

  ④预防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伟大实践,贯穿于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实践之中。

  预防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就要预防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集体腐化变质。毛主席强调:“我们一定要使帝国主义的这种预言彻底破产。我们一定要从上到下地、普遍地、经常不断地注意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预防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就要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新的贫富分化的产生——因为这样会给帝国主义激化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矛盾提供机会。所以,毛主席说:“绝不要实行对少数人的高薪制度。应当合理地逐步缩小而不应当扩大党、国家、企业、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个人收入的差距。防 止一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

  预防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也是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毛主席说:“这些年轻人、学生,正是杜勒斯们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最年轻的一代”。

  可见,毛主席将解决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矛盾、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战略和预防社会主义社会被“和平演变”的战略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三、毛泽东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意义

  (一)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实践,有利于预防行政体系固化,打击特权利益集团和旧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残余,预防特权阶层固化导致内部的剥削阶级复辟和贫富分化。

  (二)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最广大劳动者社会地位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数千年未有的提高,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空前的获得了民主——这是五千年来对剥削阶级和特权思想的最彻底的决战。

  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和实践,极大教育了人民群众,开辟了打破历史周期律的道路。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实践中,劳动者地位崇高,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地位更加凸显,劳动群众受到空前普遍的尊重。

  (三)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实践,有利于社会治安净化,城乡人民安居乐业。毛主席时代,社会犯罪率极低,公平、正义、干净。没有妇女儿童被拐卖,人民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安全防卫都没有压力。

  (四)毛主席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开创了具体、全面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特别是极其深刻的提出了旧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腐朽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社会负面的反作用,以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也存在着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人口之间的内在矛盾。毛主席认为,必须尽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协作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利润分配上民主,尤其是政治和经济管理上的群众民主、强化无产阶级专政、打击上层建筑领域和生产关系领域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因素,来预防剥削阶级复辟——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逐渐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五)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毛主席预防革命领导集体变质理论的重要精髓。他的这一伟大创新突破了苏联官僚化模式,尝试用民主监督的办法梗深刻的解决现存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六)毛主席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道路,首次提出了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这一国际共产主义新课题,为国际共运理论在预防革命领导集体变质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育、锻炼、唤醒了大量国际无产阶级和各民族被压迫人民。

  (七)通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使大量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密切结合,高度革命化、群众化。

  毛主席是光辉的、伟大的、清白的,但遗憾的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大量的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阴谋家,以及太多愚蠢无知容易被蒙骗的人,为了发泄个人情绪、实现个人利益,疯狂的污蔑、抹黑、攻击毛主席,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用和阴险引导下,妖魔化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掀起了污蔑革命领袖的狂潮。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历史会证明也一直在证明——毛主席是目光长远、清白、正确、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反压迫人们的伟大导师!

  今天,毛主席依然在天安门前,注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凝视着他深爱的同志和同胞;今天,毛主席还安详的睡在毛主席纪念堂的水晶棺里,等待我们向他汇报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今天,毛主席——天空中最明亮的红太阳,依然照耀着世界人民,指引着人类的解放!

  附录:1966——1976科技和经济建设成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