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大力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作者:张永强 发布时间:2022-06-29 08:29:18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不改本真,在捍卫国家荣光、挺起民族脊梁的艰难求索中,熔铸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加快科技强军步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广大军事科技工作者惟有大力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才能在奋进新征程中永葆初心、静心笃志、潜心钻研,不断书写科技强军的精彩华章。

  坚定理想信念是军事科技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是科学家精神的鲜亮底色。1949年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发表了题为《我们的信念和行动》宣言,号召留学生“提早回国参加建设新中国的行列”;钱学森、梁思礼、彭恒武、蔡启瑞等一大批优秀海外学子,放弃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于敏、徐光宪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根据国家需要调整研究方向;程开甲、黄旭华隐姓埋名数十载,以身许国铸重器……国家、人民的需要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学术的高度是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孕育生长的。新时代军事科技工作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胸怀科技报国的高远志向,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和科学追求融入强国强军伟业之中。

  涵养道德品行是军事科技工作者成就事业的内在要求。学术上的大成就,来自人生的大胸怀。钱学森晚年坚持不题词,不写序,不参加评审鉴定,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兼荣誉性职务,不上名人录,虚怀若谷,尽显风骨。林俊德在人生最后的20多天里,把一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资料整理出来,留给后人。回看科学巨匠的人生之路,虽然他们研究领域各有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家国情怀、崇高的精神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行。他们以自己的信仰、人格、学术操守,影响和带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图自强,心无旁骛做学问,推动国防科技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军事科技工作者必须把做学问和塑人格统一起来,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之基,争做矢志强国强军的学术大家,争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者楷模。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核心竞争力,谁拥有先进科技,并能够很好利用这些科技,谁就能掌握制胜先机。钱七虎始终秉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的科研理念,带领团队瞄准前沿、迎难而上,奋战60年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马伟明在舰船动力领域,摒弃跟踪模仿的方式,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研制成功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从落后到引领的跨越;陈薇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的使命意识,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研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戒浮躁才能求得真知、敢质疑才能探求真理。每一个重大成就,都是一代代科学家探求未知、不断创新的结果。新时代军事科技工作者要坚定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信念,胸怀凌云志、敢为天下先,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善于把握大势、敢于抢占先机,在军事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不断取得新成就。

  科研生态是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沃土。学风端正、研风严正、作风纯正,军事科技工作者就能高擎科学家精神火炬阔步新长征之路。面对我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军事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科技强军步伐,纯正科研生态尤为重要。要牢固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鲜明导向,精准识才、无私育才、公道用才,推动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要坚持“破四唯”“立新标”,构建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分类评价体系,细化松绑减负刚性措施,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把军事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力戒功利思想和学术不端行为,不为名利所扰,不为浮华所惑,以实际行动和学术成果弘扬和传承好科学家精神。

  (作者单位:武警部队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