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中文电子化的朝阳,电报时代的余晖

作者:马前卒  更新时间:2017-03-16 13:29:29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60-70年代的中文汉字电传机

38e81769f03eb1b297d5905700e8557a.jpg

  大家都知道电报在过去20多年地位剧变,从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沦为礼仪性古董,然而中国人打电报不是从来就这么方便的,因为电报码是数字,而日常交流用中文。自从电报进入中国开始,你写一封电报,除了发报收报这两道程序外,还得有两道译电程序——文字变数字,数字再变回文字,记汉字编码是电报员的基本功。考虑到中文数量远多于任何西方语言的字母,整个翻译过程带来的时间损失和译码差错不可忽视。

  为了解决电报效率问题,中国建国后就开始研制自动化译码设备,基于第一代计算机的自动化水平,邮电研究院终于在1969年造出第一台实用设备

2aab82622392537094898d1b96856941.jpg

第一台中文自动电报机

  ​​  世界第一台电子式中文快速译码机的诞生

  1965年初,邮电部邮电研究院第三研究室303组的陈作人、肖金卯、王济东、育生、丁文华、李云、杨兰英、卢孝同、吴红梅等9位技术人员承担了这项任务,要将手工操作的,由传统机电设备承担的电报业务,变换为自动运行。

  那时候,没有集成电路,电路都要自己设计、腐蚀、焊接,元件采购、挑选、检测,道道难关,可不是一般单位都能够做到的。

  ……303组的科研人员通过压缩技术,最终只用了8万颗记忆磁芯,研制成一万字的字库。由于资料没有保存,使用的方法已经失传。第三研究室近200人,其他6个科研组的人员,全体出动参加汉字点阵拆分,用灯光板照着字模将点阵画在绘图方格纸上,以便确定穿制磁芯板的数据。一时之间,各个办公室中到处都是笔画方方正正的大字,与绣花样张雷同的方格点阵,乍一看这里仿佛成了文化艺术车间。

  磁芯的内径只有1.2毫米,一个芝麻都过不去,要穿过三根漆包线,都靠一批年轻女孩子,仗着她们眼睛明亮,很快准确地完成任务。 如何将译出的汉字快速打印在电报纸上,又是一个难题,当年还没有汉字自动打印的概念。技术员王济东使用20根0.1毫米的金属丝,均匀排列在5毫米的距离上,可抗击500伏电压,连续长时间打印。经过多次试验,自制静电印字“印字头”,完成20点阵见方的中文印字机,也是中国最早的“针打”。有了上述两项重大技术突破,快速译码机获得成功,先做了逻辑布线结构的简报设备,然后升级为“程控译报机”。

  45年前,数字电路和数字存储刚刚兴起,不论是元件质量,还是电路性能,以及运算模式,要想制成实际使用的电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和全国邮电工厂协作,和北京市与外地的20多家无线电元件厂、晶体管厂都要往来,终于解决了全部国产元材料和器件。

  1968年研制出科研样机在上海电报局试用。整个报房使用一台译电机就完成了全市电报译电工作,将各个方向电路接收的电报凿孔纸条,通过光电输入机传给译电机,自动按照汉字电报格式,准确无误地打印在电报纸上,每分钟译电1500个汉字,相当于人工译电的75倍,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1969年9月25日,新华社报道了项目成功的消息……

  1969年邮电研究院试制出了3台生产样机,安装在北京电报大楼、上海电报局和解放军部队。后来还生产一批,为中科院计算所、新华社、石油部、军队等作计算机外设使用。“九大”召开时,北京电报局收到全国各地大批贺电,译报机自动打印了一个多星期,要是靠人工译电,工作量不可想象。 曾有20多位将军到电报大楼观看译报表演,无不为电子技术的神奇而惊讶。要不是将军们现场撰写“命令”,然后集体围观“发报”、“收报”、“译报”,确认真的是机器重复了自己的命令,他们还会以为是电报局在变“魔术”。这也是计算技术和现代化通信,在军队中的一次普及。

8d44615ed267b27296cf0f4fc76ae680.jpg

人民日报贺电

  然而,自动译码机只是解决了接收方的问题,还做不到发送方直接输入汉字。而且从上面的研制和制造过程来看,自动译码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都很高,亟需用新技术进一步改造。到了70年代末,中国开发了一种发送-接收都全自动的汉字电报机,又名中文电传打字机。电报员终于可以像今天一样,用键盘发送汉字信息了。

  长征无线电厂造出我省第一台电传打字机

  最开始1975年的时候我厂开始生产纸带输入机,这是一种计算机配套的输入设备,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我们编写好程序在纸带上打上相应的小孔,电脑与纸带输入机连接后就能读取小孔上的程序代码,从而就能运用程序了。紧接着纸带输入机之后我们又研发生产了一种型号为DCY-101型号的电传打字机,这是一种介于现在打字机与传真机之间的机器,可以直接利用无线电传播文字信息和英文字母信息,可以说是发报机的升级版,发报机还需要译码,而这个不需要。

2f1c25f293487e0390f031d468208862.jpg

看看是谁来视察了

  ​到了80年代初,军用技术民用化,普通人发电报,电报员也开始直接输入汉字。

  迎接新千年

  1984年6月,西藏自治区试办藏文电报业务,同年8月1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256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在上海电报局运行。翌年,邮电部524厂成功地推出汉字电传机,该机具有自动汉字译电功能。

fc7104c0b7ee547915f829bef9e1ffa2.jpg

键盘聊天的开始

  ​ 借助这些自动化设备,中国电报发送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电报渐行渐远的滴滴嗒达

  1990年北京邮局发出电报513.4万份,收到电报481.16万份,分别比1956年增长了十倍多。

  然而,在这个高峰前三年——1987年,中国互联网发送了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同样是在1987年,广州移动电话局开业,售出第一部手机。

ee90b484d24a42e873865b6ec5337a27.jpg

曾经的权贵象征

  ​ 与其同时,固定电话也在迅速普及,让电报靠边站。1998年手机短信登陆中国,给了电报致命一击。那年秋天是母校校庆,我去上海电报局发祝贺电报,整个柜台只有我一个人。80年代还被视为高科技的中文自动电报机一时间无用武之地。从中文自动电报机普及到省会之外的一般城市,到冷落为无用之物(电报员无事,手工译码也不耽误什么),前后只有那么七八年甚至四五年的热潮。可以说,中文自动电报机是电报史上最后一项重大发明,也是1978年国家技术奖中过时最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