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宣传的历史,前人的艰辛与荣耀

作者:地缘政经公共号  更新时间:2022-06-30 08:24:44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视频链接:http://flv0.bn.netease.com/a908fb0a5f05d37aae5084444844b73302415c71a60ce1bae54e472bf357416d3b8d6147dbc72f0793abde595bed1245406722ff293e81f9e26a2675b34b1ee7cdacd18f7dc59c6b82b7a1cd197e194bf10195414e5df150f541906fdd8f78ce4d0ae2521dfd7e9e4f2b828231effdba998480448d48a58e.mp4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就在美、苏两大阵营进行太空争霸战时,中国人也悄悄地开始描绘自己的航天蓝图。

  1956年: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第7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技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956年:制定《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强调要在12年内使我国火箭和喷气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党中央、毛主席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提出了发展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在毛主席的关心下,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的航天事业摇蓝。由美国回来的钱学森博士任院长。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伟大而光辉的历程。钱学森就迅速聚集了郭永怀、林鸿荪、赵九章、任新民、屠守锷、梁守、庄逢甘、闵桂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

  钱学森身着军装,带领着从全国各地抽调的三十多位技术专家和刚出校门的一百多名大学毕业生,开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苦创业。下设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发动机、弹体结构、推进剂、控制系统、控制组件、无线电、计算机、技术物理10个研究室。

  中国及时地。有战略眼光的抓住了这个最前沿的机会。

  1957年:9月7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苏联,就寻求导弹援助等问题同苏方协商。

  1957年:12月,苏联的两枚P—2近程导弹和一套地面设备秘密运达北京。

  1957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决定以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弹体结构、发动机和推进剂5个研究室为基础,组成一分院,负责导弹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研制。也就是后来的航天第一研究院(也叫运载火箭研究院)。

  1957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决定以以电子科学研究院为基础,合并控制系统、控制组件、无线电、计算机、技术物理5个研究室组成二分院,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也就是后来的航天第二研究院。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8年:确定酒泉东北弱水河畔的额济纳旗地区建设综合导弹试验靶场。东风航天城。

  1958年:建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59年:成立运载火箭的总装厂。

  1959年:组建空气动力研究所。

  1959年:我国防空导弹部队用红旗一号地空导弹击落入侵的一架RB--57D高空侦察机。

  1960年: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在酒泉基地首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0年:以KM2为代表的空间环境模拟器设备研制工程开始。

  1961年:成立了三分院,从事飞航式导弹系统的研究设计。也就是后来的航天第二研究院。

  1962年:上海火箭研制基地划归国防部五院领导。

  1963年:中央就国防工业建设作出指示,把“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努力发展电子技术”作为研制导弹、原子弹及其配套产品的长远方针。

  1963年:第一发“543”地空导弹模型弹发射成功

  1964年:成立了四分院,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

  1964年:中近程地地导弹东风2号,在酒泉基地进行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5年:在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等研究院的基础上,陆续在三线地区(贵州、四川、陕西、湖北等偏远地区),建设了061(二院)、062(一院)、063、064、066、067等航天科研生产基地。

  1965年: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也就是后来的航天工业部),从此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规模化。

  1965年:我国导弹部队使用七机部改进的“543”地空导弹,在华北地区击落一架美制U-2高侦察飞机。

  1965年: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中程、中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的研制工作,洲际火箭也开始了方案设计。

  1965年:红旗二号战斗弹首次打靶成功。

  1965年:组建卫星设计院,开始进行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的制定工作。

  1966年: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成功。

  1966年:东风2号甲地地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为“两弹结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1966年:七机部确定反导系统称号为“640工程”。类似于美国今天的“爱国者" 导弹防御系统。

  1966年:“海鹰一号”反舰导弹导弹率先设计完成。

  1967年:红旗2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7年:用国产红旗二号地空导弹击落窜扰华东地区的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

  1967年:东风3号中程导弹进行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967年:海鹰一号舰舰导弹首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7年:建立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1967年:建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建设初期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和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的跟踪、测量任务以及初期中国试验通信卫星的变轨、定点的跟踪、遥测、遥控任务。

  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

  1968年:新成立的第五研究院建制。

  1968年:我国一枚T-7A高空气象火箭发射成功。

  1968年: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968年: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68年:完成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

  1969年:海鹰2号岸舰导弹转入定型试验。

  1969年:开始研制“鹰击八号”C801高亚音速反舰导弹。 也就是后来被外国人惊讶地称为“中国飞鱼”的反舰导弹。

  1970年:建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1970年:海鹰二号高亚音速岸舰反舰导弹完成定型飞行试验。射程达100公里的“海鹰二号”七发六中,通过了定型试验,并装备部队。它就是后来被西方人称为“蚕式导弹”的我国第一代岸舰导弹。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当时还没有反舰导弹。令西方震憾!

  1970年:4月24日 中国成功地,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从此,中国的火箭和卫星一次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令人瞩目,也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航天大国。这次飞行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1970年:开始研制“东方红二号”通讯卫星。(1984年首次发射成功)。是中国二十世纪末用于远距电视传输的主要卫星。该卫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分别定位于东经87.5度、东经110.5度和东径98度等处,能覆盖中国全境及周围一些地区。

  1970年:东风-4号(DF-4)远程地地战略导弹试射成功。

  中国研制的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1970年1月30日试射成功,1980年服役。导弹全长27.5米,弹径2.4米,起飞重量82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机动发射,最大射程4000公里、7000公里(东风-4A)。可携带1枚2200公斤的威力为100-3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或3枚分导热核弹头(东风-4A),命中精度1370米。

  1971年: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实践一号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卫星在太空正常运行8年多,远远超过要求的寿命,这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研制的卫星中是少有的。

  1971年:我国远程导弹首次进行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

  1971年:开始研制“海鹰”-3型超音速岸舰导弹。

  1972年:巨浪一号核潜艇潜射型弹道战略导弹全尺寸模型弹首次水面发射试验成功。

  1972年:启动研制远洋测量船的718工程。这就是后来的中国远洋航天测控船。建造以“远望”号为主的三型6艘航天综合测量船、海洋调查船、远洋打捞救生船等特种工程船队,并成功地配合执行通讯卫星、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和南极考察等任务。

  1973年:开始研制“上游”-2 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1974年:七机部组建450工程总体组,集中研制航天遥控、遥测、跟踪等微波统一测量系统。

  1974年:红旗3号地空导弹进行拦截试验获得成功。

  1974年: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试验。

  1974年:开始研制东风-5号(DF-5)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

  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 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1975年:东风3号中程地地导弹武器定型。

  1975年: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首次获得成功。

  1975年:确定选用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方案。确定了运载火箭、通信卫星、测控系统的研制分工与安排 。

  1975年: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

  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6年:制定出战术导弹五年规划。

  1976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设计。

  1976年:海鹰一号舰舰导弹设计定型。

  1976年: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把一颗返回式卫星送上太空,运行3天后返回地面,发射与回收均获成功

  1977年:红旗二号甲地空导弹首次靶场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