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汝城留下了哪些遗址遗物

作者: 庹晓芹 陈卫平 日期: 2016-03-30 22:48:49

  红军借据、红军树碑、红军册、半床棉被,还有红军池、红军楼……在汝城采访,我们不时被红军留下的一处处印记所感染,被一处处红色遗迹所牵动。

  遗址:记录17天战斗历程

  在卢阳镇联江村,当地老百姓竞相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战事,一幅壮丽的战争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1934年10月31日,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一团200余人,经3个多小时的急行军,如神兵天降般地赶到距县城约1.5公里的苏仙岭,并迅速占领了制高点。驻守县城的国民党军闻讯后,急调国民党第六十二师三六七团一营一部和胡凤璋保安团两个中队共300余人,分三路包抄抢夺苏仙岭。一路由国民党第三六七团一营营长朱竹率一个连和两挺机枪沿长塘水、津江河直冲苏仙岭南端;一路由胡凤璋保安团经土桥横迳从龙头屋背扑向苏仙岭;另一路由国民党军一个连包抄道南屋背。三路国民党军从3个方向同时向苏仙岭猛攻,妄图一举夺下苏仙岭。坚守苏仙岭的红军顽强抵抗,奋力拼杀,击退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冲锋,阵前躺满了敌军尸体,红军也有较大伤亡,但阵地岿然不动。红军死守苏仙岭,紧紧牵制县城守敌,以掩护中央红军绕过县城沿东岗岭脚南进。后县城守敌怕红军攻城,进攻苏仙岭之敌才被调回县城固守。

  沿着弯弯的山道前进,我们在三江口镇的106国道旁见到了4棵参天大枫树,笔直的树干显得那样卓尔不群。据县人武部政委胡非介绍,1934年11月上旬,负责断后的红军部队与当地民团进行了一次激战,有4名红军战士牺牲在蓝田水。当地群众连夜将战士遗体掩埋在蓝田江边。为避敌视线,他们将红军坟平整,铺上树枝杂草,并在每个坟上种了一棵枫树。80多年过去了,枫树迎风沐雨、茁壮成长,当地群众都称这4棵树为“红军树碑”。

  在延寿乡官亨村青石寨山下有一个红军墓群,仿佛在诉说当年红军勇敢突围的悲壮。1934年11月9日,李汉魂所率粤军尾追红军至延寿。此时,红军后勤部队因辎重拖累,正拥塞于延寿至岭秀、盈洞的山间小道上。彭绍辉率红一军团十五师四十三团与敌开始接触,红四十四团、红四十五团及红九军团、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相继赶来投入战斗。战场在简水、东寿、官亨、下杨一带摆开。战斗持续到黄昏,红十五师各团紧急撤退。11月10日,红二师及红九军团撤走,负责殿后任务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接收阵地。三十四师抢占下杨村后的维堆山和狮形岭对粤军进行阻击。11月11日,粤军第二师叶肇部由大坪赶来增援。汝城保安团团长胡凤璋率部渡过延寿河,从下杨铜田抄小路向红军偷袭。红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下杨、寿水一线背水作战,凭借制高点青石寨俯控延寿江。粤军凭借强大火力发起猛烈进攻,青石寨二度易手,一批批红军战士倒下,鲜血染红河水。红军丢弃了一些辎重,于11月12日晚冒雨向文明方向撤退,粤军也未追击。事后,陈济棠电告蒋介石“于延寿,靶子场,珊瑚岗地区激战一夜,伤亡千余人”,“毙伤红军五千,俘八千余”。延寿之役阻击了粤军在汝城对红军的“追剿”,成功掩护了中央纵队。

  “石壁山是鸟笼寨,十过军队九回败。”濠头乡扶竹洲村有一座石壁山,古道背依悬崖,下临深渊,奇险无比,道中至高处有一天然隘口,上面建有碉堡,拦腰切断古道。站在山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石壁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势。

  1934年11月2日下午,红三军团先遣队进驻汝城濠头枫树垅村。为掩护主力部队过境和阻止桂东方向敌人增援,先遣队首长命令该部李连长组织一支20余人的突击队,于3日拂晓前夺取石壁山隘口,并令至少坚守两天两夜,掩护大军全部过境后撤离。下午3时许,李连长率队急行军来到石壁山下,石壁山极为险要,正面强攻恐难取胜。是夜,红军战士乘着夜色,在一个叫钟老大的老乡的带领下攀到敌人碉堡下。此时,国民党守军除哨兵外都已呼呼入睡。突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震破夜空,国民党守军惊慌失措,搞不清天兵从何而降,只得向桂东方向拼命逃窜。至今,这里还流传着民谣:“红军战士腾飞起,石壁山上降天兵。”

  1934年11月14日,随着最后一支红军后卫部队撤离文明司,红军全部通过汝城。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过境汝城历时17天,其间发生大小战斗20余次,毙敌千余。

  遗物:承载军民鱼水深情

  在汝城红军长征革命文物纪念馆,有一只红军留下的藤碗。这只藤碗历经80多年,依然完好,散发着细碎的青光,仿佛在深情地讲述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1934年11月14日凌晨,汝城东山桥的贫农青年罗秀林上山割草,发现石棚里有一个人睡在薄薄的稻草上,草鞋里沾满了鲜血。经过一番交谈,罗秀林才知道这个人是昨天战斗中负伤的红军。

  小罗早就听说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就是为工农翻身求解放,过幸福的日子的,于是他热情地说:“红军哥,到我家去把脚伤医好吧!”这位红军战士说:“感谢你的好意,我不能去,红军路过的地方,国民党军队及汝城挨户团就跟在后面清乡搜查。红军战士应该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不能连累你。”小罗再三劝说,红军战士坚持不愿下山,他每天只好找一些草药、粮食送给红军,还冒着生命危险机警应对敌人的严密搜查,每日早晚两次给红军送饭、送药,并细心地给红军换药。

  伤愈后,红军战士要追赶部队。小罗的叔父把家里仅有的4筒米送给红军做干粮,红军战士则把父亲留下的一只精美的藤碗送给罗秀林作纪念。他激动地说:“小兄弟,我父亲亲手编织了这只藤碗,父亲牺牲时,把这只藤碗交给我,我带着它跟着红军闹革命,现在我把这只藤碗送给你,希望你继续支持革命队伍!相信不用多久,我们会再回来的!”

  80多年过去了,这只藤碗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迎来了汝城的解放,不久的将来,还会迎来汝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文明乡沙洲村原中央红军政治部、卫生部旧址,村民朱松宝告诉我们:他家有一本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册子。这是一本厚厚的册子,32开,用钢板刻印,共140页,每页约300字,用铜钉装订。正文字体为扁形,魏碑体,标题为楷书。因年代久远,封面和前10余页已有些残缺。前半部分为“指导员”“政治委员”“政治部”等6节内容,每节后都附有“问题”“参考材料”。后半部分为《政治工作参考材料》,汇集有《总政治部关于连队政治工作的指示》《三中全会的政治决议》等文献资料。

  朱松宝向我们讲起了这本红军册子的来历。1934年11月中旬,红军胜利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政治部、卫生部驻扎在沙洲村休整。当地群众由于受地主豪绅反面宣传影响,不少人东躲西藏,不敢回家。夜深了,村民朱性田、罗旺娣夫妇从3里远的大山那边悄悄回来探查情况,发现红军都住在屋檐下、祠堂里,又冷又饿。有一个女红军左腿还受了伤,医生正在给她包扎。这时罗旺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连忙叫这位女红军和躺在门口的红军都进屋来,自己赶紧烧水、做饭,热情招呼。有位军医见罗旺娣家墙上挂有草药、药罐之类的东西,便问:“大姐,真不好意思,求你帮个忙,我们一位女同志的腿伤得厉害,你能给我们找点药吗?”原来,由于伤员较多,军医随身携带的药品都用完了。

  小时候跟父亲学得治疗外伤秘方的罗旺娣便施展医术,给女红军贴了一剂药,不久,伤口奇迹般地愈合了。临别时,女红军从衣袋里拿出一本册子,动情地说:“大姐,你真是好人,这本册子你留着,保存好,将来红军胜利了,对你有用的。”

  红军离开沙洲后,罗旺娣把这本册子包好后藏在卧房门楣头一块青砖的空隙里,就此保留下来。1992年9月,78岁的罗旺娣把红军册子传给儿子朱松宝,交代了要世代珍藏红军册子的心愿。1997年,朱松宝又把册子传给了儿子朱君志保管。

  就这样,一本红军册子,祖孙三代恪守诺言,珍藏了80多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