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寒、蒋方舟到张吴瑞琪——“天才”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作者: 未知 日期: 2015-06-10 21:48:54

 

f8537d6ef56bfda1617d254db7fe9d94.jpg

 

  “天才”第一步是雀氏纸尿布吗?不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民的智商水平也随之提升,以前一百年、一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现在成批成批地生产出来。当代中国社会最著名的两位“天才”,当然非“韩寒”和“蒋方舟”莫属。自从两位成名后,一些不甘寂寞的“天才”也前仆后继地涌现出来。

  高考前夕,一名叫做“张吴瑞琪”的“天才”又横空出世。有网友发现,该同学虽然还不满十八岁,但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鄱阳湖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高深莫测的论文《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而更令人吃惊的是,第二作者竟然还是一名署名“吴宁”的博导。这种人生赢家真让笔者惭愧至极。

  张吴瑞琪生于1997年,而那位博导吴宁性别为女,生于1966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难猜出来(当然我们欢迎辟谣)。这个吴宁博导主要研究领域,恰恰就是安德烈·高兹,她手里正在做一个关于高兹的教育部课题。这背后的事实真相,大家心里也都明白。

  要先成为“天才”,就需要认真学习“天才”的诞生之路。规律是从大量的经验性事实中总结出来的,从韩寒、蒋方舟到张吴瑞琪这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天才”儿童的特点:

  第一,“天才”儿童一定有一个会写文章的爹或妈,而爹妈的文风或研究领域跟“天才”高度重合。比如韩寒、蒋方舟是“天才”“作家”,他们的爹妈就一定会写小说,而张吴瑞琪研究的是安德烈·高兹,她一定会有一个研究安德烈·高兹的妈。

  第二,“天才”儿童的爹妈在相关领域,一般是处于三流或四流水平,很难盼到出头或出名之日。但是如果把这些三流甚至四流的文字嫁接到只有十几岁或者“九岁”的儿童身上,那就变成了“天才”的作品。

  第三,“天才”儿童一般会有超出其年龄的心理或生理特点,“早熟”是其一般的特征。如年仅十二岁的蒋方舟在其书中写道:“我奸笑一声,他们他们......鱼水缠绵啦!我不禁要发扬楼下男婆娘的罗唆精神了:你看他们年纪轻轻的,整天沉迷在这种勾当中。鱼水缠绵有什么意思嘛,不就是两个人赤裸裸地压成一团。这个压完了就让那个人压。据说还要什么功夫,不就是讲究个身轻如燕,不能把另一个人压扁嘛,一点意思都没有。何况一个是老得泡不动妞的(爸爸),一个是老得没人泡的妞(妈妈)。”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对其父母的私生活了如此如指掌,令人叹为观止。这还不是最神奇的,蒋姑娘在九岁(注意年龄)撰写的一篇散文中写道“10年来一直把‘善’字多写了一横,8岁才发现”,看来是在娘胎里就开始写文章了。

  第四,“天才”儿童一般都很害羞,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写文章,一般引经据典、文思泉涌,但是一到了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到的“公开”场合,就一下子变成了茶壶里的饺子,怎么倒都倒不出来。蒋方舟七岁就能写作,九岁就有小说出版,可是在写作2008年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时,这个声名远扬的才女竟然觉得无处下手。她自称自己研究了半个小时依然没写一个字,因时间紧张,只能给作文匆匆结尾,怪哉怪哉。这一定是“体制”问题造成的。

  韩寒不屑于参加高考,唯一可以在公众场合证明自己能力的比赛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可是这个“天才”参加比赛的过程却充满诡异。先是诡异地错过了正式的复赛,然后被单独拉到一个小黑屋里补考,由一个跟韩父扯不清关系的李其纲单独出题。李其纲自称他当时把一张纸扔进了杯子里,然后这张纸逐渐沉降到杯底,就以此为考题让韩寒来写,但是网友做了好多实验,发现一张白纸放进杯子怎么都沉不下去。难道李主编用的是气功?

  第五,“天才”儿童的智商和写作能力一般会处于持续倒退的状态。韩寒十七岁时,已经能在《三重门》里引经据典,彻夜通读连一些专业领域的博士都读不懂的《管锥编》,俨然一个学识渊博的文化人。可是成年之后接受媒体访谈时,却闭口不谈自己的作品(当被读者问及关于《三重门》等作品的问题时,多次以“忘了”搪塞),反而热衷于谈及“活好”、“得体”(得到女人的身体)这样的话题。是骡子是马需要拉出来溜溜,在方舟子质疑韩寒时,如果韩寒能出来走两步——要求不用太高,就用自己十七岁的水平和方舟子在公开的场合聊点有文化的东西,给他好好科普下自己在十几岁时读过的《管锥编》——我想方舟子和围观的人民群众立马就闭嘴了。

  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太多这样的人造“天才”。张吴瑞琪和她娘合发论文,只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这背后不会触及到更多的利益链,因而很顺利地被揭发出来,相信很快能够得到相应的处理。但是韩寒和蒋方舟就不一样了。

  在文化已经被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韩寒”或“蒋方舟”的文章是不是他们自己写的已经不重要了——虽然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只是文化资本和商业媒体营销出的一种“品牌”或“消费符号”。一个人八岁了会写几个字不是“新闻”,像蒋方舟一样还没生下来就会写字才是“新闻”,低龄化的写作最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因而最容易形成一种消费文化热捧的“品牌”。在这两位的“成名”之路上,一直伴随着商业化的营销和炒作。在”品牌”形成后,围绕着这些“品牌”形成了集团式的作品生产线,形成了复杂的利益链条。这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触动这一条利益链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

  其实不只是韩寒、蒋方舟,市场上哪个畅销书“作家”不是这么做的呢?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作家”好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家的“品牌”还是靠自己打拼下来的,没拼爹没拼娘——比如小四。草包到韩寒、蒋方舟这种程度,连自己的作品都不敢公开谈论,连高考作文都不会写的“作家”,也真是醉了。

  出来混,总是要讲点职业道德的——哪怕是做骗子。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