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湾底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党旗引领致富路

作者: 群众利益微信 日期: 2016-12-09 08:25:41

b02e8e6baabad12dfe7700157ecdecc9.jpg

湾底村新农村景象(图片来源:宁波文明网)

  周末的湾底村

  总是熙熙攘攘

  一个家庭、三五好友、远方游人

  在这里边采摘边休闲

  一年的时光里

  红了樱桃,紫了桑葚,绿了青瓜,艳了草莓……

  带走的,是游客满满的收获

  留下的,是湾底村民幸福的笑容

  从传统农耕村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农庄、国家生态村,这个户籍人口1080人的寻常村落,湾底村走的是一条坚定党的领导的集体富裕路。  

b29625300682cf26c8228d4a7747258b.jpg

  “干部干部,干出来就是不一样。”湾底村民说

  他们眼里的党员是这样的——禁烟禁赌;没有节假日;无论身兼几职,都只拿一份工资;每天早上一个例会;8小时工作时间外还要治安巡查、志愿服务。

  对党员自身来说,从申请入党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必须遵守村党委的约法三章: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  近年来,党委在素质、廉洁、业绩“三能考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根据岗位、年龄进行分类量化考评。湾底村党委下辖5个支部98名党员。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说“湾底的经济发展史,就是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的奋斗史。人民第一,创业万岁

  这一理念让湾底村闯出了一条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农、商、旅特色产业异军突起的新路,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  

74cd1d20ec44ebba50cf79d381538596.jpg

  湾底村的发展史 

  湾底村的第一桶金来自20世纪80年代,两个小作坊式的五金厂在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实现了利润当年翻番。到了90年代,湾底村实行了村集体控股的股份合作制。

  吴祖楣说“当时还有个精彩战役就是借鉴发达国家农场模式,将村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实行了种植业集约化经营。”

  正是这个决策形成了花卉、蔬菜、果品及深加工产业格局,并把湾底村发展成拥有15个参观点、3条特色旅游线,集农业观光采摘、乡村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庄园。  

9c792118ff980e3acaa73310ce064b84.jpg

  2004年,湾底村由7家集体企业组建了天工实业有限公司,工业产品已经发展到20大类、100多个品种,95%以上销往国外。现在的湾底村

  村富民亦富,湾底村人住的都是别墅小区。村里设立了党群帮扶基金和教育基金,给村民统一办理了养老、医疗和财产保险,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70平方米以上。  

9a051a9e874b1264477e0712b0ea301e.jpg

  67岁的村民张开永算了一笔账,村里分红加上每月退休金、逢年过节村里给的慰问金,一年收入也有5万多元。

  “我们还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5分钟生活服务圈。”张开永自豪地说

  发展却不忘家的底蕴 

  与现代化别墅并存的,是江南特色的古建筑。老戏台、老店铺、水街错落有致,甚至还有别处拆掉迁来的古石桥。  吴祖楣介绍说“这是根据村民的建议保留下来的。”  

2f7e63741db61c86ecd6709ccff2f512.jpg 

  当年拆掉老房盖别墅,有人说以后的孩子都不知道老祖宗住的房子什么样了。为了留住乡愁,村委会决定将7个自然村内有特色的建筑整体迁移到西江古村。在此基础上,还建起了鄞州非遗馆、宁波服装博物馆。  西江古村得以保留是因为湾底村有一项从1986年起就实行的制度——群众提议、干部承诺。每年年初,村委会就组织广大群众提议年度计划、需办实事项目,由村干部公开承诺、领办实办。  

69a65abc4fde37159c5c0decca486a21.jpg

  湾底村就这样一年年地美丽起来,“今年,我们村的实事是建小学和包括体育馆、文化礼堂、社区服务中心在内的综合楼。”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家园下应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宁波“傻书记”坚守了三十年,终于实现了强村富民的跨越式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吃的是酱油汤、住的是老房子。

  一部湾底经济发展史,就是党组织引领村集体经济披荆斩棘实现“蝶变”的创业史。

  几十年过去了,湾底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秉持“人民第一,创业万岁”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农业、工业、旅游业同步推进,实现了强村富民的跨越式发展。2014年底,湾底村经营性净资产达到6.5亿元、村集体年可用资金260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4万元。 

  “傻书记”三十余载的坚守

afc37cb3181e3b831743e24eab8ca4da.jpg 

  71岁的吴祖楣是湾底村党委书记,虽然只读过四年书,但是因为脑子聪明、肯学肯干获得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从生产队副队长、党支部书记到党委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

  改革开放后,当时的村党支部认真研究了“农民怎样富起来”这个课题,喊出了“创业万岁”的口号。湾底的村集体企业从2家作坊式五金小厂起步,村干部和骨干党员风里雨里跑业务,第二年就实现利润翻番、第四年产品首次出口。

  当时,吴祖楣既是村支部书记,又是厂长,还是供销员。

  1986年起,村里先后创办了天工公司、巨星公司等多家集体企业,产品扩大到20大类、100多种产品,远销海内外。1993年,湾底的集体企业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

  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大量转制,但湾底村党组织顶住压力,从村里实际出发,坚持村集体控股的股份合作制,不但没有将村里的集体企业转制,甚至还买进了4家乡镇企业,继续走共同富裕之路。

  湾底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坦言,“当时企业转制符合潮流,如果不转制却有风险,一旦集体企业没办好,压力就会非常大。”

  为此,吴祖楣也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子”:作为厂长的他是企业转制的第一人选,如果当时将企业转制到名下,如今的他早就成为一个亿万富翁,颐养天年;但是,现在的他却这么辛苦,一把年纪还要为村里的发展殚精竭虑。

  “转制后,我可能富了,但湾底村集体经济就上不去了。”吴祖楣丝毫没有为当初的选择而后悔,“30年来,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把湾底村搞好,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在工业中挖到第一桶金的湾底没有守“小摊子”,在做精做强工业的同时,村党组织经过派员外出考察、村内党群会议反复论证,最终借鉴发达国家农场的模式,将村民承包地集中起来,成立农业开发公司,搞种植业集约化经营,更多的劳动力洗脚上田,进入村里的企业务工。

  从1998年培育桑果种植产业带开始,湾底村已建成近700亩涵盖10大类50多个品种的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并形成花卉、蔬菜、果品三大农业及深加工产业,农户纷纷走上致富路。  

eba1334d9e1080d514bdb6005da59c03.jpg

民族复兴网编者按图

  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都市花园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节假日出游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湾底村地处宁波近郊,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吸引人们走进来,心甘情愿的掏钱买门票?成为当时湾底村党组织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

  将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与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湾底村的第三次创业明确了开拓第三产业的新思路。

  “当时,很多人劝我们开发房地产,但是我认为村集体的发展要稳字当头,根据现有的基础,逐步推进。”吴祖楣说。

  2004年,湾底村成立了天宫庄园休闲旅游有限公司,做自己擅长的农业旅游。村里先后投资1.2亿元建起了花卉基地,逐步打造出植物园、天宫城堡、非遗博物馆等一系列“近郊型”休闲项目,成为远近闻名集农林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里的花园”。

  现在的天宫庄园是“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可摘”,大量的游客蜂涌而来。节假日,入村的道路两侧都停满了私家车。数据显示,湾底村每年光是门票收入就有2000多万元,上交村集体1000万元。

  从发展工业到“以工哺农”,再到大手笔发展第三产业,湾底村打造的天宫庄园将一产和三产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农旅一体化产业,被称为“中国乡村旅游的传奇”。

  此后几年,湾底村先后收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宁波首个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等称号。在吴祖楣看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湾底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湾底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并提出了“保持近郊农村传统风貌和生活习俗、改善居住空间景观和环境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的建设目标,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随着旅游人数与日俱增,湾底村党组织也开始了新的规划:建一个2万平方的旅游集散中心,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一批民宿,将村里的酒厂改造成工业旅游新景点……

  党旗引领强村富民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湾底村党组织为全村百姓统一办理了养老、医疗和财产保险,设立村级党群帮扶基金和教育基金,先后投入1.8亿元建设村民小区,村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70平方米以上,并建成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使村民享受“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村民们说:“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回顾湾底村30多年的发展历程,吴祖楣认为,基层工作要做好不仅要突出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要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干部干部,干出来就是不一样。”湾底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党员干部,村党组织班子有两个坚持了三十年的传统:党员干部没有双休日、节假日,一人身兼数职,但只拿一份工资;坚持早上开早会、不定时开“晚会”。

  很多党员身兼数职,51岁的吴竞康就是其中的代表。2001年,吴竞康到天宫庄园负责工程建设管理,道路、下水道、花坛甚至厕所等,只要涉及建设的,都有他的身影。

  除了做好园区的工程建设,吴竞康还要负责玫瑰园、蓝莓基地、火龙果基地等植物园区的管理工作。

  村里给老吴安排有办公室,但他基本都在园区转,一般早上6点多就出门,晚上5点半才回家。这些年,老吴基本没有双休日。

  在湾底村,党员干部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有的只是“紧箍咒”。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党组织就对党员约法三章,要求“先公后私、勤学苦干、遵纪守法”。新世纪以来,按照“千锤百炼出先锋、跨越发展强引领”的理念来严纪律、管队伍,让党员个个都过硬。

  村民们说,做湾底的党员真不容易,有一大堆规矩,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禁烟禁赌、重大事项上报等制度,这几年“杂活”又丰富了,工作8小时之余还要设岗定责,参加治安巡查、志愿服务等活动,保持“路面出勤率”。

  尽管党员压力大,但是村里的优秀青年还是一个接一个提交入党申请书,老党员陈吉章说,“这是榜样的力量,氛围的感召,大家都觉得光荣。”

  如今,湾底村拥有了98名有着创业精神的党员,湾底村党总支也在2016年升格为党委,一大批年青人开始独挡一面,吴祖楣说,“我们要把湾底村的发展延续下去。”

  原文标题:坚守信念走共同富裕路 宁波“傻书记”三十余载创业路   徐小勇 续大治 倪骋 来源:中新网

  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城市中的花园

  湾底村 

f90af8698cceab73e53ec6e510944f94.jpg 

  湾底村地处宁波市鄞州区中心位置,东临风景秀丽的东钱湖,北靠欣欣向荣的鄞州中心城区,西接宁波市高教园区,同三线和鄞县大道挨村而过。湾底村是个典型的平原村庄,全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区域占地面积106.7多万平方米,在册户数396户,人口1065人,外来流动人口1348人。说她是个“村”,除了整片的绿色还有村庄的气息外,现代化的厂房楼宇、气派的公寓别墅、纵横的马路小径和幽静的公园亭榭,已经与繁华的都市别无二致了。湾底村拥有一家集体型企业——鄞州天工实业总公司,下辖休闲旅游、天工巨星公司、果汁果酒、农业开发中心、园艺花卉等5家子公司。湾底村党总支以“人民第一、创业万岁”为宗旨,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方向,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扎实工作,2005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销售4.2亿元,创利2100万元,村集体可用资金达到8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0381元。曾庆红、张德江、习近平等国家、省、市领导多次莅临视察指导,曾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绿化示范村”、“省科普示范村”、 “省卫生村”、“省交通安全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20几年前,湾底已非常出名了,不同的是以“穷”出了名,人们戏称湾底为“五一烂眼”,因为湾底村曾叫五一大队,在那贫困的年代,村里找不到几间像样的房子,相传几代的旧宅子到处可见,村民衣衫不整、面容憔悴,这令人伤感的称谓由此得来。提到五一大队,人们就会说出一个词:“16斤砖”。原来,湾底村为解决交通问题,于1965年建造了五一大桥时,用了许多砖,这些砖每块重达8公斤,比普通的砖重多了,这在那时是很少见的。因此,使用“16斤砖”不仅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是如今那些当年看到过建桥的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今天,湾底村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工农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路在树中,田在花中,抬头见绿,稳步换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在工业上。湾底村经济的真正发展在于工业的起步,工具厂于1983年建厂,1992年正式成立宁波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总投资5千多万元,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2005年产值达3.9亿,以生产钻头、锉刀、冲凿为主,辅以木凿、夹具、木刨等各类工具。目前,生产的产品已发展到20大类、100多个品种,95%以上远销欧美等市场,并且在土耳其、德国等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在2001年成立了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总投资8千多万元,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以生产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桑果茶为主,果汁品种以“健桑”牌桑果汁、桑味维生素水为主,辅以橙汁、苹果汁及纯净水等大众消费产品;果酒品种以“宁波红”、“健桑干红”为主,并生产大众型桑果白兰地及果露酒等。目前,公司生产的“健桑”牌产品已销往欧洲、韩国、香港等地,2004年荣获浙江省及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且公司自2002年开始连续4年被评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

  在农业上。湾底人向来以种田为生,对农业依然保持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总在寻找着农业发展的新模式,1998年开始的果桑种植给湾底人带来了新希望,第二年投产的果桑居然每亩净收入达到6000元,湾底人笑了。于是,村里一年接着一年发展果桑种植,后来村里种不下了,就种到村外、高速公路旁,到现在村里桑园占地面积720亩,包括在鄞州区各乡镇种植的果桑,共有13000亩,形成了万亩果桑基地。于是在2001年1月正式成立了农业开发服务中心,主要经营花卉苗木、果桑、梨、葡萄、香菇等产品的种植、批发与零售。农业开发服务中心定期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工作、传授经验、培训等,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下,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大大的提升了。湾底村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至理名言,组建了组织培养楼,真正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上去,像这样的组培楼全宁波也只有两座。湾底村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建造了桔杆气化室,对对每年大批的夏伐桑枝进行回收利用,以免造成环境保护污染。农业开发服务中心万亩果桑生产加工基地已于2006年1月被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农业项目。

  在第三产业上。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能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得更多独特的参与和体验,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特别是在获得愉悦经历的同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于是,农业休闲旅游孕育而生,而且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同,效益非常可观。敏锐的湾底人看到了自己现有的资源优势和潜在的市场空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点来抓,在市、区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于2004年1月份,成立了宁波天宫庄园休闲旅游有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湾底村进行有序的旅游开发。自2004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天宫庄园桑果节,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天宫庄园的知名度,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偿到甜头的湾底人,乘势而上,投入3千多万元,以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目标,重点建设旅游区。旅游区规划面积80多万平方米,分五个功能区,目前建成13个参观点,三条旅游线,是以蚕桑文化、红酒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特色的集农林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里的村庄”。旅游区是国家计委重点开发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宁波市区唯一的大型农业庄园和鄞州区“百家园”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并于2005年11月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旅游区内生态农业基础良好,园林景观突出,河道相连,传统乡村景象与现代化新农村风貌交相辉映,形成鲜明独特的景观。主要体现在“三个一”上,分别是一绿、一新和一古。“一绿”是指旅游区95%以上都是绿色,其中以桑椹为主,其他栽培物种为辅,设置的项目主要有酒吧、绿色餐厅、爱情桑园、树林氧吧、桑园嘉年华等。“一新”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里宽敞的别墅和气派的新房,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缩影。“一古”是西江古村农家乐,里面是江南特色古色古香的怀古建筑,主要有古村落群、老戏台、老店铺、水街等,集休闲、娱乐、观光功能为一体。旅游区内气候宜人,树木葱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春则花香满盈,夏则浓荫蔽日,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一条条宁静的小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景点,让人身处其间,仿佛漫步在田间自然的小路,野趣盈然,仿佛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过去,湾底人实践了“人民第一,创业万岁”这八个字,奠定了村级经济坚实的基础;今后,这八个字还将激励湾底人共建美好家园,使湾底村成为真正的“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

  发布时间:2009-06-05 10:27 来源:长三角城市网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