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丨吕玉兰故事:第四章 自幼好学

作者: 红色联播 日期: 2019-03-23 08:27:40

257f6fec4720ade23d7380f2d12f2ada.jpg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东留善固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时候的玉兰,常穿白底青方格粗布衣服,红扑扑的脸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头上扎两根小辫子,见了生人就脸红,显得十分腼腆,同农村中那些普通农家的小闺女差不多。要说特点,就是比一般的女孩子要好玩、好问、好听、好动脑筋。

  玉兰的家庭原是个大家庭,后来两次分家,仍然来往密切,和睦相处。亲戚中有的人性格非常开朗,玉兰耳濡目染,特别是父母亲充分尊重她的个性,逐渐使她养成了好动的性格。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说人的个性三岁就见端倪,六七岁时已初步形成,甚至会影响终身,可见早期个性的培养十分重要。玉兰母亲曾跟我这样回忆玉兰性格的形成:“从小,玉兰爱干啥就干啥,俺们也管不住,大了更是这样。”

  对此,玉兰自己也说:“听俺娘唠叨,爹在家属小儿子,几个大爷的孩子都大了,堂姐们都争着抱俺,使俺生下不到一个月就抱起来了,尤其是七姐,常抱着俺串门。谁家有红白喜事,半趟街远也抱着去。虽然俺不记事,也开了个小小的眼界。后来,俺大点了,又常跟着她到处玩,不愿在家呆着。她干活爽快,凡事爱评个理,俺的性格也模仿了她不少。三四岁时,俺常和小金姑在一块玩。快入冬了,秋风扫落叶的时候,俺们一起搂杨叶、扫柳叶,扫了一小垛。后来,小凤姑又跟俺经常在一起,拾柴割草。俺还常邀那些年纪相仿的孩子们,在一块做游戏。所以,俺自幼就好动。”

  别看农村没有什么体育设施和儿童玩具,可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有游戏项目。春季,踢毽子、捉迷藏,或者到林子里扒一种叫“拉把虫”的小昆虫喂鸡。夏季,在树阴下玩石子儿,雨天去茅草地里摘蘑菇。秋季,到地里捉蚂蚱,拿回家来煎着吃。冬季,最有趣的是在大坑里滑冰了。

  在北方农村,由于农民常年取土、盖房、垫圈,久而久之,就在村边逐渐形成了一些大土坑。它雨季可以蓄积地上水,冬天则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滑冰场。他们没有带刀子的冰鞋,只穿着大棉鞋在冰上滑。玩得熟了,还会不断地创造出新花样。在往前滑动的时候,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猫着腰,有的两个人手拉着手,同时前进。还有胆大的孩子,一只脚踩在砖上,另一只脚快速地往前蹬,左转右拐,在人群中自由地穿梭。他们还常常开展比赛,看谁滑得快、滑得远。每到这时,大坑里就回荡着一片跑步声、嬉笑声、喊叫声、木框与砖石的撞击声。确实,农村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每当玉兰向我回忆起这段往事,脸上便重新泛起孩子的童真:“俺那会儿,捉虫子、玩石子儿、滑冰,啥都行,谁也比不过俺。这些游戏不但锻炼了俺的身体,而且提高了俺活动能力,养成了爱动的性格。”

  大概由于受母亲爱描花做鞋样的熏陶,玉兰小时候也爱画画、唱歌,曾画过四幅花卉,挂在自家的堂屋里。她在谈到自己学会的第一支歌是《东方红》时,这样告诉我:“俺小时候,爱听歌,看戏。虽说不会唱,也会哼几句。那时,俺常去西王庄姑姑家,那个村离俺们村只有三里地。姑姑家有个大奶奶,会唱歌,还在喜事场合唱,常教俺们小孩唱。她唱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她一边唱,一边教,一边讲,俺也跟着一句句唱,不久就学会了。这是俺有生以来学会的第一支歌。俺从少年到中年,一直到现在,都喜欢这首歌。”

  爱跟大人们活动,这是玉兰爱玩的另一个特点。她曾给我讲过一个名叫“大人盼丰收,小孩盼过年”的故事。那时候,孩子们盼过年,吃顿好吃的,穿件新衣裳,个子长高点。大人们则年年盼丰收。哪一年丰收了,日子就好过,除了吃的、用的,还可以准备来年的种子、肥料,做新农具、新家具。玉兰父亲也是这样,年年真心诚意地盼着来年能获得大丰收。在每年的大年三十,父亲总是带着她,用秫秸杆子,扎成各式各样的庄稼,像棉花、谷子、玉米等,插在粪堆上,盼望来年五谷丰登。而小玉兰总是愉快地参加这些活动,帮助父亲拿东西、扎杆子,忙个不停,成了父亲的好帮手。

  过去东留善固一带,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送喜”的习俗。就是家长们用刀子在红萝卜中间掏个坑,里面装上油,像灯一样点着了,让孩子们送到亲友和邻居家中,祝愿这些家庭步步登高。玉兰也很愿意参加这项活动,而且总是要求父母挑最大的萝卜,做出在小伙伴们中最亮的灯送人,真诚地祝愿各家各户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

  玉兰不仅爱玩、爱唱,而且爱说、爱管。东留善固的老人们说:“玉兰从小就爱打抱不平,看不下别人受欺负。”当年,每逢她碰上不平的事,不是视而不见,也不会绕道而行,而是主动地上前“评个理”。评理时,她不是看哪边有势,而是看哪边占理。对于没理的一方,尽管势大力强,也敢于站出来评理。对于有理的一方,尽管势单力薄,也勇于站出来帮助。

  八岁那年,玉兰看到一个平时仗势欺人、被人称为“小恶霸”的男孩子,正在打贫农女儿吕小风,便急忙跑上去阻拦,瞪着一对有神的眼睛,大声斥问:“你为什么欺负人?”

  “小恶霸”哪把小小的玉兰放在眼里,蛮不讲理地说:“俺愿意打她,碍你啥事?”

  玉兰说:“你不讲理,咱们一块儿找你娘去!”说着伸手去拉他。

  狡猾的“小恶霸”,顺手朝玉兰胸膛戳了一拳,激得小玉兰火性大起,说了声:“小凤,跟他算账!”

  两个小姑娘蹿上去,和“小恶霸”扭在了一起。别的孩子也来助威,将“小恶霸”围在中心。“小恶霸”一看事情不妙,便逃跑了。

  赶跑了“小恶霸”,玉兰觉得还没有出了这口气,就说:“小凤,他打了咱,咱们找他娘去!”小凤有点胆小,不敢去。玉兰说:“你不去,俺自己去!”

  来到“小恶霸”家里,玉兰把事情由来向他娘说了一遍。谁知他娘同样不讲道理,反而骂道:“谁家的野妮子没人管,来俺家乱嚷嚷,快滚出去!”

  这一下,可把她气炸了,只见她往地上一坐,大哭大闹起来。大嫂大姐拉不走她,大婶大娘拉不走她,亲娘也拉不动她,一直哭闹了多半晌。“小恶霸”他娘怕把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终于厚着脸皮出来认了错。这时,小玉兰才罢休。从此,她在姐妹行里的威信更高了。

  玉兰的几位小学教师告诉我,她在学校里虽然不是班干部,但在同学中的威信挺高,是个小核心。主要原因,就是她爱打抱不平。每当她看到同学们为一些事争执起来,总像大姐姐一样,上去问个究竟,然后给个公道,不怕得罪人,也不怕别人欺负。这里也反映出她心直口快、敢说敢当的性格特点。

  玉兰小时候还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她常爱听大人们说话,常爱在内心里对事情评判个是非曲直。村里有什么事,大人们总是要说长道短,评论是非。夏天,他们在大杨树下乘凉;冬天,他们在北墙根下晒太阳。不论是老爷爷老奶奶,还是大娘大嫂,谁的话她都爱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都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有时,她也能在旁边插几句。所以,大人们都说:“玉兰从小不亏理,会看事,敢说话,是个懂事的孩子。”

  “俺的胆量,是在实践中一步步锻炼出来的。”玉兰向我回忆自己小时候参加的这些“社会活动”时,深感对她的成长是个非常有益的锻炼,“在上学前特别是四五岁时,俺在家里和在熟人面前,敢说敢笑,但在外边就不敢见人,很腼腆。不太熟的人,跟俺说话,俺也不敢搭话,只是低着头,面红耳赤的,心里虽然私下鼓着劲说:‘怕他们干啥!’可鼓鼓勇气,还是不敢。后来,玩多了,听多了,唱多了,胆子才慢慢地大起来。见了生人,也敢看看人家。学会一支歌,也敢在不太熟的人面前,来上一段。后来上了小学,胆子又大了一些,不仅敢和同学们说说笑笑,而且,能招呼大家一块儿劳动。参加了工作,俺的胆子又更大了。俺的胆量,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地锻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