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作者:李凯 高宏伟 发布时间:2018-03-13 08:29:45 来源:光明网 字体:   |    |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并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重要内容。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期加快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任务。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区域蓝皮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仍延续“西快东慢”的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从2006年的16.9%下降到2015年的8.0%,2016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到7.6%;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2013年之前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分别降为8.2%、8.6%,2016年上半年降为7.8%、8.0%;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更为明显,从2006年的15.2%下降到2015年的4.5%,2016年上半年进一步降为2.2%,下降幅度最大。造成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未能跟上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重化工依赖发展路径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容易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尤其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方面,东北地区所占比重与广东、江苏等地形成鲜明对比。为此,必须加快建设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激发东北地区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着力化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建设东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抓手。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建成了一批重要工业城市,同时聚集了较多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人才。人力资本长期投资所产生的累积效应,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好的智力基础。按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资本和劳动。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其配置则直接决定着创新的效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下,东北振兴应该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东北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政策措施向新兴产业倾斜、工作力量向新兴产业加强,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不仅有利于东北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而且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的现实需求。

  科学使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是推动东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东北振兴的内容支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当前,东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民营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国有企业改革有待深入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科技成果转化“墙里开花墙外香”尚未得到显著改善,政府越位、缺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近些年来,受经济周期和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双重影响,东北制造业的技术、资本和人才呈现加速流出状态,一定程度上完全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短时期内并不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容易出现区域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因此需要有为政府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同时需要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结合起来,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东北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在确保市场机制有效方面,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从总体上,要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调动、激发各类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列车”稳步前行。

  作者: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教授 李凯 ,助理研究员 高宏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