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马钟成:美国用楔子战略分化中苏中朝中越关系

作者:马钟成 发布时间:2017-03-10 15:32:22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a26ad6e39096cfdcfd48fc749d1f82fc.jpg

  1、克林顿政府与第一次朝核危机

  为应对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美国布什总统及新上任的克林顿政府制定了两套方案:首先是对朝鲜军事威胁,美国甚至曾制定侵略朝鲜的战争方案。1993年2月,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而朝鲜则开始全面的战争动员,正是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朝鲜于3月份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公开明确了其核武意图。然而在当时条件下再次侵略朝鲜,并不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除了担心再次将中国推入敌对阵营外,最重要的是当时朝鲜与美国之间军力的差距相对于朝鲜战争期间已经大大缩小,美国侵朝得不偿失。克林顿政府最终选择了“缓兵之计”:1994年6月,当中朝关系进入冰点的时刻,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的斡旋活动获得成功,用卡特后来的话讲,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答应了他提出的协议中的全部条款。美国与朝鲜最终在1994年10月21日签署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即“朝美核框架协议”或“日内瓦协议”)。根据协议,朝鲜承诺将拆除其全部核设施(主要是3座在建或建成的石墨反应堆),朝鲜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执行《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而美国一方负责弥补朝鲜相关的能源和经济损失,美国答应向朝鲜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建设周期在10年内),和平利用原子能提供电力,在轻水反应堆建成之前,美国将向朝鲜提供重油充作替代能源,每年约需50万吨,美国也保证不对朝鲜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限制,并同意尽快在双方首都互设外交联络处。[59]

  朝鲜一方原来的原则,本来是美国军力应全面撤出朝鲜半岛,美国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放弃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朝鲜则可放弃核武器。但是在“朝美核框架协议”中,金日成及随后的金正日领导的朝鲜政府仅要求美国提供重油弥补其能源经济损失、放弃对朝鲜的核威胁、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朝鲜便答应冻结并最终拆除其核设施,并永不开发核武器。客观地说,朝鲜的要求完全正当和合理。朝鲜的真实形象,远非西方主流媒体渲染的“好斗的恶魔”。

  本来按照“朝美核框架协议”,朝核问题乃至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完全可以顺利解决。自1994年以后,朝鲜全面履行了“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停止了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及相关设施,停止了另外两座反应堆的建设,封闭了有关实验室、核燃料仓库、核燃料制作装置等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证实了朝鲜采取的措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美国技术人员于1996年5月2日开始拆除朝鲜宁边核设施的大约8000根废核燃料棒。[60]

  但是,美国并未认真履行此协议。重油的提供被美国克林顿政府多次拖延甚至中断,而原定到2003年完工的朝鲜轻水反应堆工程,由于美国的借故拖延,至03年时只完成了30%左右(还有一种说法是25%左右)。[61]而且,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并未减轻,美国仍把朝鲜列在“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这使朝鲜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另外,框架协议签订后,美国与韩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却得到了加强,朝鲜已经废除了其核设施,美国却又认定朝鲜的导弹是美国的严重威胁,并联合日本、韩国乃至台湾研发和布置战区导弹防御系统。1999年为表达和平诚意,朝鲜不得不还宣布暂停导弹实验。美国与韩国94年后虽然曾暂时中止针对朝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演,但“秃鹫-2000”之类针对朝鲜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仍然每年进行。[62]

  美国克林顿政府处理朝核问题的方案其实是“缓兵之计”,它与朝鲜签订了框架协议,让朝鲜全面冻结并废除了其原有的核设施,但是美国并未履行相应地承诺,美国仍然将朝鲜视为敌对国家进行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一些表面的“接触”、“缓和”、“放松”政策,只是迷惑朝鲜的障眼法。卡特等人,只不过是美国真正的统治者——垄断资本财团操控的工具而已,工具本身的意见并不一定代表主人的真实意图。美国对朝政策的真正战略意图,是颠覆朝鲜社会主义政权,并将朝鲜改造成美国的头号反华阵地。1994年“朝美框架协议”签订时,中朝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低谷,美国希望此协议能够诱导朝鲜走向反华亲美的道路。假如朝鲜的表现足够积极,此协议就能贯彻下去,美朝就会最终成为盟友。然而,金正日的朝鲜并不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假如美国因为朝鲜放弃了核武器,就放弃对朝鲜的军事压制和经济制裁,使朝鲜社会主义政权得以稳固、朝鲜经济得以恢复,这是美国垄断资本全球利益的重大威胁。

  2、小布什政府与第二次朝核危机

  而2001年1月小布什一上台,就马上宣布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对朝鲜的军事、政治、经济压力空前加大,甚至威胁对朝鲜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克林顿年代那表面的障眼法和缓兵之计也被美国撇到一边去了。众所周知,小布什团伙制造假情报,欺骗全美人民,污蔑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事后在伊拉克掘地三尺却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子也没找到,“伊拉克情报门”已经载入史册。然而,更加有意思的是“朝鲜情报门”。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宣称朝方“已承认”铀浓缩计划,指控朝方正开发核武器,随后这一说法遭到朝方否认。美国总统小布什2002年11月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发现,朝鲜正在进行铀浓缩活动,企图发展核武器。这同他们和美国的协议背道而驰。”因此,小布什政府全面废止了94年的“朝美核框架协议”,美朝关系彻底撕破,朝鲜于2003年1月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危机又一次凸显。到了2007年2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朝鲜情报负责人德特拉尼终于对国会承认,美国情报机构当时并不高度确信朝鲜秘密开展了铀浓缩活动。而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则干脆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说,美国根本不确定朝鲜是否掌握了铀浓缩技术。[63]2008年8月美国资深记者、太平洋国际政策协会研究员奇诺伊在《熔毁:朝鲜核危机内幕》一书中则指出,朝鲜核危机是布什政府歪曲情报造成的,美国情报界2002至2003年并无可靠情报显示朝鲜拥有利用铀来制造核武器的设施。然而,美国下定决心终止了与朝鲜达成的核协定“框架协议”,他们利用这个议题迫使美国同朝鲜陷入冲突,至于2002年访朝后声称朝鲜已承认“铀浓缩计划”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更是在赤裸裸地撒谎。[64]

  显而易见的是,在小布什制造“朝鲜情报门”并以此撕毁“朝美核框架协议”之前,朝鲜并未像美国宣布的那样下定决心研制核武器。虽然克林顿政府拖延“朝美核框架协议”的实施,朝鲜政府在2003年之前还是大体上遵守了该协议,美国所谓朝鲜核武器计划的情报是伪造的。

  当然,“朝鲜情报门”和“伊拉克情报门”还是有重大区别的,“朝鲜情报门”是一个完全可以“自我实现的预言”。在小布什政府在制造“朝鲜情报门”、全面废除“朝美核框架协议”、并对朝鲜发出赤裸裸核威胁后,朝鲜自然于2003年1月正式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开始公开展示其研制核武器的意图。后来朝鲜分别在2006、2009及2013年三次试验核武器,并最终基本实现了其核武战略。

  3、朝核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美国

  任何不带严重偏见的人,在了解1992至2013年这20年里朝核问题的来龙去脉后,恐怕都不得不承认,朝美关系恶化的根源在美国而不是朝鲜,朝核危机真正的罪魁和责任方正是美国而不是朝鲜,威胁朝鲜半岛和平和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是美国而不是朝鲜及其核武器计划。假如朝鲜半岛真的实现和平,美国还有什么理由在日本及韩国保持大规模地军力存在?用假情报制造朝鲜核危机,并以此为借口进行围堵中国的部署,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基本战略。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为何一直成效不大?核心问题就是美国一边参加“六方会谈”,一边加大对朝鲜的经济、金融制裁以及军事威胁,将原则性强的朝鲜逼出了“六方会谈”。

  从克林顿政府签订“朝美核框架协议”后又拖延其实施,到小布什全面撕毁“朝美核框架协议”,再到奥巴马政府对朝鲜的持续打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朝战略乃至全球战略是一以贯之的。颠覆朝鲜社会主义制度、更迭朝鲜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扶植亲美的依附性政权,将所谓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覆盖朝鲜,,将朝鲜改造成头号反华阵地,这是美国持之以恒的对朝战略目标。美国之所以允许韩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发射火箭,甚至拥有核武器,但是唯独禁止朝鲜,其根源便是美国敌视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如朝鲜《劳动新闻》2013年1月31日的社论所言:“美国的主张多么不讲理,连西方媒体都评论说,成问题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谁来作,这就是美国式伦理,他们按照制度上的差异,规定合法性和非法性。”[65]

  美国为何要将所谓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推广到朝鲜?因为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言,经济的分散(私有化、外资化)必然导致政治的分散(自由化和依附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原子化——这最有利于美国的彻底控制。克林顿政府与朝鲜有限或者说伪善地“接触”、“缓和”、“放松”的根本目的,除了延缓其核武器计划外,便是要趁机渗透朝鲜并最终和平演变朝鲜政权,将朝鲜改造成亲美国家。当美国发现这种和平演变奏效不大,朝鲜并未按照其预期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及“开放”,反而有可能利用这种“缓和”、“放松”的机会发展壮大时,克林顿政府就开始拖延协议的实施。后来的小布什政府则彻底废除了此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给朝鲜施加军事、政治、经济压力,它期望中朝关系在这种高压中出现裂缝,它要让朝鲜明白反美亲华的道路是死路一条,它期望朝鲜政权在这种全方位压力和制裁下变得更加虚弱甚至自行崩溃,最起码,这有利于美国实施其武力颠覆朝鲜政权的最后的计划。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实际上全面延续了克林顿政府及小布什政府的对朝计划,自09年开始,“关键决心”、“秃鹫”等美韩联合军事演习每年进行。

  4、美国针对中国及朝鲜的根本战略

  应该指出,美国对华战略与对朝战略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与当年对苏战略也极为相似:“接触”和“遏制”这软硬两手都要抓、都要硬。“接触”的目的是为了借机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及最终的全方位控制——历史上,在瓦解苏联进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便是在赫鲁晓夫的苏联与美国之间缓和的时期,进入由布热津斯基所领导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学院进修,在那里雅科夫列夫被洗脑和策反,同一批人中还有后来打入克格勃高层的奥列格·卡卢金等人。[66]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美关系大“缓和”的蜜月期。89年至91年,美国对华“遏制”的高压政策失效,美国担心其敌对策略促使中国鹰派和左派势力增长,随后便开始“接触”和“缓和”。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计划执行的越顺利,采用“接触缓和”策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则会采取高压政策。从92至99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发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计划效果未达预期,于是基本战略发生微调。从99年开始,高压政策浮出水面,中美摩擦屡屡出现(如199年的驻南使馆被炸事件、2001年的撞机事件),美国加大了在中国内部的渗透力度(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开始膨胀),中国与周边亲美国家的摩擦也逐渐升温(如与日本间的钓鱼岛问题、与菲律宾间的黄岩岛问题)。至2007年时,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的计划仍然未达预期效果,而中国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又使美国看到,2007年至2012年及2012年至2022年这两个时间段里中国政治的基本盘已经确定,中国在这些时间里不会出现戈尔巴乔夫那样的国家首脑,中国很可能至少能够在未来十五年里保持稳定和发展,于是在2007年后美国对中国的高压政策又开始升级:2008年西藏发生藏独暴乱,2009年又发生疆独暴乱,2010-2011年美国明确宣布其全球战略重心是围堵中国,2011年北京街头出现测探性质的“茉莉花革命”,与此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纠纷进入白热化程度……

  由于中国是拥有两弹一星的全球性大国,朝鲜对自身安全环境恶化的感知程度比中国要更加敏感。而美国对朝鲜的高压政策,从2000年便开始了。虽然美国针对中国和朝鲜都采用软硬两种手段,但总体上美国对朝鲜更加强硬。因此,中朝双方对自身安全局势的判定及对整个国际环境的战略定位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中朝关系出现了一定的波折。例如,中国对和平与发展的信心和热烈期盼使中韩建交得以成功,当然,这必然很难得到仍然处于生命危机状态中的朝鲜的理解。因此中朝关系的复杂和波折,实在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所塑造的极度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必然产物:美国让中国感觉和平与发展可期,却施加强大经济、外交、军事压力使朝鲜政府一直处于灭亡的边缘。在这种背景下,中朝关系很容易逐步走向破裂。

  然而自2007年后,经过08、09、10年的发酵,尤其是自2011年开始,美国已经明确宣布将中国重新定位为头号战略对手,中国也面临直接来自美国或者由美国操控的软硬各种战争的威胁,除了内部软性的颜色革命的风险外,与周边亲美国家如日本的战争冲突已经完全凸显。中国的整体安全环境事实上处于1971年以来的最险恶的阶段。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和朝鲜对东亚局势乃至世界局势认知的共识应该会增多,而分歧则会减少。中朝关系也应该迎来新的“蜜月期”,向49-79年的“兄弟加同志”的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归。(本文完)

  以下为朝核问题的资料背景

  朝核问题的早期背景

  朝鲜先天有发展核武的最大优势,也就是它自产铀矿,光是平壤附近的顺川和博川矿山就是中型铀矿;该两处矿藏就近位于首都重兵力的防御范围内,除非全面开战否则不可能以任何有限规模战争拿下。

  在1956年与前苏联缔结“核能研究合作计划”并每年派遣数十名科学家到莫斯科的“杜布纳核子研究中心”学习,更与东欧各国进行技术交流。1962年在距平壤北方90公里的宁边地区设立核能研究所兴建反应堆,积极进行核能的研发工作。朝鲜于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约在1980年代初开始在宁边建造第二座反应堆,这个5000万瓦的研究反应堆于1987年开始运转每年可生产约700公斤的钚,有潜力足以每年制造一到两枚核子武器。但是朝鲜1992年签订《保障监督协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并多次接受其核查。

  金日成认为发展核武可镇住韩国,在统一朝鲜半岛时可阻止美国干预。

  朝核问题的发展

  美国从70年代起就关注朝鲜的核项目,1988年下半年美国正式对国际宣称朝鲜有可能正在开发核武器项目的信息,此举立刻引起朝鲜当局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0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白宫会见了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次帅。

  1994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鲜进行核项目调查并对其进行制裁。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平壤斡旋,与朝鲜政府达成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此一协议是朝鲜核危机的直接渊源。按照《朝核问题框架协定》的要求朝鲜必须冻结其各种核项目,并在所有核设施上加装监控系统,禁止一切关闭项目的重启。然而美、日、韩三国协助朝鲜拆卸石墨反应堆并帮助朝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和每年提供重油的承诺一拖再拖。朝鲜认为美国对条约没有诚意,只是想箝制朝鲜发展。

  这两座反应堆的发电能力约为2千兆瓦。对外资讯有称无法顺利进行的原因中约为4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是一个不小的因素。2002年8月轻水反应堆仅在朝鲜平壤奠基。在此之前朝鲜与美国就反应堆的建设资金分摊问题讨价还价。

  美国强硬派共和党一向反对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总统小布什上台后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并将朝鲜列为核打击对象之一。

  2002年10月,美国透过侦察机构掌握了朝鲜仍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证据,从而对朝鲜核项目再次提出异议。朝鲜当局当即承认了美国的指控,朝鲜坦承在巴基斯坦协助下秘密发展核武。随即引起国际社会对此的关注,朝美关系再次陷入僵局。由于朝鲜当局坚持能源短缺理由,拒绝美国提出的先停核项目,再谈能源问题的提议,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

  中国在朝鲜核危机方面采取比较主动积极的态度,发起在北京举行的朝鲜问题六方会谈。

  2005年2月,朝鲜在官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正式宣布国家拥有核武器。9月13日开始的第四轮朝鲜问题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显著成果,与会各方一致通过《s: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其中在该声明第一条中,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在第二天,朝鲜外务省又发表声明:在朝鲜重新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前,美国应该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而美方表示:在朝鲜放弃核武器、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履行安全保障措施协定前,任何国家都不能与其开展轻水反应堆等核合作。

  2006年7月5日,朝鲜在无预警情况下试射大浦洞二号、芦洞及飞毛腿导弹七枚导弹,并全部落入日本海。10月9日上午9点35分33秒,朝鲜在咸镜北道吉州郡舞水端里一座360米高的山的地下水平坑道进行了一次地下核爆。造成一次规模3.6的人工地震,相当于800吨三硝基甲苯炸药(TNT)爆炸产生的震度,核试后消息对东南亚股市造成即时短暂的负面影响(韩国股市受影响较严重,中国股市则逆市向上[4])。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5]

  2007年7月14日,朝鲜关闭了宁边核设施[6]。7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确认,朝鲜关闭了宁边核设施的核心反应堆[7]。

  2008年6月26日,朝鲜政府向六方会谈代表团提交其国内核子专案及核子设施清单,美方允诺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并解除“敌国贸易法”中相关贸易制裁[8]。10月11日,美方认为美国和朝鲜之间,关于“恢复国际检查的谈判”目的已达到,同意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除名[9]。

  2009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北韩发射了一枚飞越日本的远程火箭。北韩则声称重新启动其钸浓缩反应堆,并命令在其主要核设施内的国际监督人员离境[10]。

  2009年5月25日上午,朝鲜再次进行了一次核试验[11][12]。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874号决议,对朝鲜再次进行核子试爆提出最严厉谴责,要求朝鲜立刻停止核武计划及试射弹道导弹,加强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并授权各国可拦检朝鲜的可疑船只及货物。[13]

  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14]3月11日宣布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进入准战争状态。

  2014年11月18日,联合国第三委员会第一次通过有关朝鲜人权问题的决议案后,朝鲜当局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并声称无法克制核试验。在此情况下,有分析指出,朝鲜开始准备重新启动宁边的废核燃料再处理设施。但是韩国国防长官韩民求对此表达消极态度。[15]

  2015年3月22日,朝鲜驻英国大使玄鹤峰接受英媒专访;表示朝鲜随时可以发射核导弹,并认为若是半岛发生战争就一定是核战争,美国无权自己有核武同时又阻止他国有核武。[16]该言论暗示朝鲜核武小型化已经完成,可以装于导弹,但没有举出实证之前国际持怀疑态度。

  2015年9月15日,朝方宣布[17]宁边核设施已经重启完成产能大增,若美国和其同盟继续威摄朝鲜将在“核雷声”中惊醒。

  2016年1月6日,朝方宣布半岛有史以来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但爆炸当量根据外界侦测似乎只达到原爆等级,远不及核爆,然而也有分析表示可能是一种小型可携带氢弹,以低威力换取超小型的体积,容易运输和隐藏,甚至贩买给恐怖组织。随后韩国媒体披露朝鲜曾于1970年代在平安北道香山郡妙香山地区兴建地下核武库。[18]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第2270号决议,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19]。9月9日,朝方再次宣布核试验成功,被认为是历次核试验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朝美核框架协议

  朝美核框架协议(DPRK-U.S. Nuclear Agreed Framework)是美国和北朝鲜就第一次朝核危机问题讨论的协议,1994年10月21日,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签署本框架性协议。

  内容概述

  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为朝鲜建设两座1000 MW轻水反应堆,以取代朝鲜的石墨核反应堆,为朝鲜提供电力能源。

  在轻水反应堆建设期间,为了缓解朝方的能源危机,美国同意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

  朝鲜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石墨反应堆以及其他相关的核设施。

  美国和朝鲜同意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设立联络办公室,并最终把双边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美国向朝鲜做出正式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朝鲜承诺将采取措施,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朝鲜表示它将不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破灭

  美国总统小布希上台后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并将朝鲜列为核打击对象之一。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平壤,美国突然宣布朝鲜已承认其推进浓缩铀计划,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然而当时朝鲜从未正式承认浓缩铀开发计划的存在,2002年11月14日,美国决定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并从12月份开始实施。朝鲜指责美国违反了《朝美核框架协议》。12月12日朝鲜宣布解除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并拆除联合国在其一个核反应堆上装设的监察仪器。

  2002年12月26日朝鲜政府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驱逐该组织2名核查人员。国际原子能维也纳总部举行的特别理事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称如果朝鲜继续拒绝改变做法,原子能机构将把此事交由联合国安理会处理,对朝鲜实施惩罚性制裁。

  2006年10月9日,朝鲜政府发表公告称成功进行核试验。美国地质调查局与日本地震监测机构都监测到朝鲜境内估计震级里氏4.3级的地震,从而确认了朝方的公告[3]。2007年1月6日,朝鲜政府进一步证实拥有核武器[4]。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了另一次核试验产生了里氏4.7级的地震

  2013年2月11日,美国地质调查局监测到里氏5.1级地震波[6],据信为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估计朝鲜目前共拥有六枚核武器,但是其军用目的的铀浓缩计划可以将核武器数量在2015年以前增加至15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