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紧扣民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作者:徐云兰 王正东 发布时间:2019-02-27 09:16:57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再过几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民生、民心、民意成为舆论聚焦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赢得民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切实抓好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的工作。

  ——编 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宗旨的内在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是一种社会心理倾向,是人民群众对执政者认同与否的表达,即通常所说的“人心向背”问题。“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赢得民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切实抓好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的工作。

  紧扣民心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根本的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首先要解决好根本立场问题。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新时代我们党要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就必须坚守这一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总书记强调:“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我们党就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拥护和支持作为力量源泉,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同人民打成一片,是我们永远保持本色和作风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思想,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为人民服务。

  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行程万里,人民至上;民心所望,执政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必须坚持在一切工作中都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审视党的各项工作,看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时刻检查共产党员的言行在群众中的影响是好是坏,确保人民立场不发生偏移,用扎扎实实的成效取信于民、积聚民意,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紧扣民心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关键的是坚持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习总书记指出:“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和依靠,就会迷失前进的政治方向,失去前进的政治动力。新时代我们党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很重要的就是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倾听民意中顺应民心。

  在工作指导上“严”起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实践经验,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网上群众路线与网下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加注重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在工作作风上“实”起来。群众是讲实际、看实效的,不是听你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你做得怎么样。各级党组织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应多从政治上考量,把着力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上,坚决取消危害群众利益的政策,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坚决调整与群众利益相违背的措施。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实打实地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为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懈奋斗。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号准民生问题的“脉”,开出有效破解的“方”,真正把各类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尤其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特别是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

  在工作方法上“活”起来。加强对群众工作的经常性分析研判,找准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科学管用的办法和措施。健全社会矛盾预警和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防止事态扩大、矛盾激化。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等制度,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少说空话、套话、大话,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启发群众觉悟、引领群众前进,突破“老的办法不管用,新的办法不善用”的困境,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紧扣民心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的是回应人民关切、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能否有效回应人民关切,体现出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和政治能力,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新时代我们党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重要的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习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日益广泛。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关键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啃硬骨头”“涉险滩”,扫除“拦路虎”“绊脚石”,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二是聚力解决民生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民生的“短板”也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从温饱问题向生活质量问题转变,从收入增长速度向收入分配机制转变,从就业总量问题向就业结构问题转变。党员干部要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真心倾听群众的心声、呼声和批评声,真正把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三是弘扬担当实干精神。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要提醒全党,必须将实干进行到底。广大党员干部要不负党和人民重托,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要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树立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好样子。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