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此去忠魂化碧涛

作者:孙鹏 记者陈国全 发布时间:2018-09-01 08:35:18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追记为保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的退役军人宋月才、姜开斌

1.jpg

宋月才在工作中

 

-1.jpg

姜开斌年轻时的军装照

 

-1.jpg

8月20日现场监控录像截图。录像记录了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同志抢救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的场景。

  8月20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停靠在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在危急紧要关头,第七六〇研究所副所长黄群等12名同志组成抢险队,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黄群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平台机电负责人姜开斌,在加固作业过程中不幸被狂风巨浪吞噬,英勇牺牲。试验平台安然无恙。

  牺牲的3位英雄中,已过花甲之年的宋月才和姜开斌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同年入伍,曾在同一支海军部队服役。如今,他们又以冲锋的姿态同时倒在了同一个战位上。

  巨浪袭来 “逆行”冲锋

  监控视频真实地记录下那一个个在狂风暴雨中一往无前的无畏身影:300米长的码头,一个巨浪袭来,几名同志倒下了;浪头过去,他们又站了起来,继续奋力向前冲!

  这段视频在网络平台播放后,无数网友为之惊叹,为之痛心。面对台风和巨浪,参加抢险的人群,如同历次在重大灾难面前冒险“逆行”的英雄一样,不顾个人安危,只顾奋勇前行。

  略显模糊的视频画面中,根本分不清12名参加抢险人员的面孔,只知道在滔天海浪中,他们几乎以相同的姿态,奔忙在狂风巨浪侵袭的码头……

  回放那段视频,第七六〇研究所工作人员阎堃和宋健回忆起那场台风袭来时的情景。

  “码头上风浪特别大,在铲车里根本看不见路,感觉车像在水里漂。”驾驶着铲车的阎堃,感觉右边突然扑过来的大浪“像一堵水墙”,赶紧踩住刹车。浪落下去后他才发现,大浪把自重7吨而且坐着4个人的铲车往左横移了2米多。

  “1、2号系缆桩先后断裂,缆绳脱落。”20日10时30分许,一直在码头值班室里时刻关注着平台状况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和宋健等人得到这一信息后,副所长黄群等数名同志想都没想,穿上救生衣就冲上码头,准备对平台进行加固作业。

  “就是想上去固定好实验平台,保护好国家财产。” 宋健介绍,今年7月以来,大连市进入台风季节,“安比”“云雀”“魔蝎”等台风接连袭来,不过多方防备的试验平台始终安然无恙。然而,台风“温比亚”来袭后,在码头激起几十米高的冲天巨浪,用于科研试验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险情,系缆桩因受力过大严重变形甚至断裂,缆绳脱落。对提升我国船舶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平台,如脱缰的野马剧烈摇晃,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

  “浪打在身上很疼,眼睛也睁不开。那时候考虑不了个人安危,就想赶快把平台控制住,把在平台的保障人员保住。”第七六〇研究所规划处副处长孙逊说。

  危险很快降临。一个大浪打来,正在作业的黄群和姜开斌被卷入大海中。剩下的抢险队员和试验平台上的人一起参加营救, 又一波大浪打来,又有人落水。

  抢险过程中,宋健向试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多次建议撤离,宋月才仍一直在参与营救。6年来,宋月才一直担任这个试验平台的负责人,团队中曾在部队服役的老战友是他从全国各地聚拢到这个平台的,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安全撤离。他坚守到了最后一刻,最后一个撤离,但不幸被卷入大海。

  风大浪高,各方紧急施援,落水的抢险队员中有4人先后被救起。而黄群、姜开斌和后来落水的宋月才,在大连多年未曾遭遇的罕见台风和巨浪中,壮烈牺牲。

  听从召唤 重回战位

  简要的履历,记录着两位平凡英雄的军旅生涯。

  宋月才,61岁,辽宁丹东人,1976年12月入伍,历任海军某部航海长、某基地副主任。退休后,他从2011年11月起,担任第七六〇研究所某试验平台负责人。

  姜开斌,62岁,湖南常德人,1976年12月入伍,历任某部副机电长、机电长。1989年转业,2016年12月退休,2018年3月受聘担任第七六〇研究所某试验平台机电负责人。

  在姜开斌的湖南常德家中,书柜上仍然整齐摆放着舰船、航海和机电方面的书籍。在妻子和女儿眼里,时常翻看这些专业书籍的姜开斌,虽然离开部队近30年,仍时刻惦念着海军的建设和发展。

  1989年,在海军某部担任机电长的姜开斌,转业到常德市物价局工作。2016年底,年过六旬的姜开斌本可以安享晚年,热爱运动的他还加入了当地的自行车骑行俱乐部。

  然而,得知某试验平台需要专业人员的消息,听到国防军工事业的召唤后,姜开斌重新点燃年轻时干事业的激情。今年3月,姜开斌毅然决定放弃在老家安逸的生活,从湖南远赴辽宁大连,发挥余热,和多名战友又回到了当年的战位。

  在第七六〇研究所,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岗位,每天在平台上操练、检修,热爱学习、勤于钻研的姜开斌很快熟悉了平台的工作环境,圆满地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

  该重点试验平台的工作人员有一个微信群,名为“小黑之家”,因为大家把他们用生命去保护的这个国家重点试验平台亲切地叫做“小黑”,负责人宋月才的微信名则叫做“老船长”。6年来,团队从小到大,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团队成员都是宋月才招进来的。

  在大家眼中,“老船长”宋月才平时话不多,工作起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20日到现在,“小黑之家”微信群里,没有更新过任何一条新的消息,大家都保持沉默。

  他们非常理解“老船长”当时在码头上的举动。对于水兵们来讲,战舰、装备就是自己的战友,当危险来临的时刻,谁都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流水“营盘” 铁打的兵

  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宋月才、姜开斌曾经工作过的海军某部,部队还在,多年来部队形成的优良传统还在,可是当年一起并肩战斗、仍在部队服役的老战友所剩无几。很多官兵转业复员,有的也已经退休,认识他们的人并不多。

  也有人说,应该换个说法,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

  对于每一个曾有过从军经历的人来说,在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回荡着一个坚定的声音:只要穿上这身军装,就将一辈子献身国防。

  身在军营,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国家和军队;脱下军装,他们仍然心心念念关注着军队建设和国家安全。

  听闻老战友宋月才牺牲在保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的一线,宋月才的战友、海军某部一级军士长宋良升痛心不已。

  “我是1988年认识宋月才的,当时我是一名班长。”宋良升回忆道,那时候宋月才刚执行完一次重要任务返回部队,组织上原想安排他到机关工作,但宋月才坚持要求到一线战斗部队去。

  “今年4月份我们还在一起相聚,当时觉得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我就劝他别干了,要多休息。他却说,那也得等到这次试验圆满完成以后。”宋良升说。

  与姜开斌一起来到大连的老战友刘子辉说:“当兵十几年,退休了还能重回当年的岗位,当时都不敢相信。姜开斌生活上肯定不缺钱,离开家人到这里来,就是因为对这个工作的热爱。”

  得知父亲牺牲的噩耗,姜开斌的女儿姜薇十分悲痛:“爸爸很怀念他当兵的日子,很热爱他的工作,他还计划让他的两个外孙以后都去当兵,考军校。我理解爸爸心中的那份责任和理想。”

  “接英雄战友回家,战友一路走好。”在湖南常德,闻讯从各地赶来的近百名海军战友,打着横幅迎接姜开斌回家。

  8月25日晚,姜开斌同志追思会上,大家为英雄送别。

  用军人特有的方式,在整齐的队列前,老战友王友达像集合点名一样,连唤了三声姜开斌的名字,战友们齐声响亮作答——

  “到!”

  “开斌啊,刚才战友们集体为你答到了,你好好安息吧!如果有来生,我们再做好战友!”王友达深情地再叫一声“战友”。

  “姜开斌践行了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充分展现出祖国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义无反顾奉献一切的豪情壮举。”前来参加追思会的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总工程师刘文帅这样致辞。

  花甲,不是界限;忠诚,永不“退伍”。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宋月才和姜开斌用生命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诠释出退役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也守护着他们牵挂一生的那片深蓝。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