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不能忘记的一位伟大母亲

作者: 邵建忠 日期: 2024-05-13 01:52:59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亲最伟大的人,在我们为她送去节日祝福的时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一位不能忘记的伟大母亲,她就是我们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说到黄继光,我们都不陌生,他的英雄事迹曾经被选入我们中、小学校的课本里,鼓舞了我们的几代人。黄继光烈士(1931年2月24日━1952年10月20日),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参加了1952年10月20日在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的作战,黄继光在两次负伤倒下,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的情况下,顽强地爬向敌人的火力点,冲着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正在吼叫的机枪即刻哑然失声,黄继光用他那21岁的年轻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为了学习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了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及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和骄傲,不仅因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的爱,对侵略者无限的恨,更是在他的背后有一位热爱我们祖国和人民军队,为他做坚强后盾,坚定支持他的伟大母亲。

  黄继光牺牲之后,他的母亲邓芳芝没有陷入到对失去儿子的悲痛之中,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学习宣传志愿军英雄的事迹,她没有因为黄继光是她的儿子,借此宣传自己。在她为自己能有这位英雄儿子感到无比自豪和莫大欣慰的同时,反而对党和人民将黄继光的荣誉归于自己而心中惴惴不安,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农村妇女,黄继光的成长及一切荣誉应归功于党和毛主席,是毛主席教育的结果,于是她便给毛主席写信,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妨通过这位英雄母亲向毛主席的表白,感受一下她的谦虚和伟大。信是这样写的。

  敬爱的毛主席:

  我叫邓芳芝,今年六十一岁,家住四川省中江县通山区石马乡第三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我的三儿。光儿光荣牺牲以后,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尹超凡副团长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四川省各界人民慰问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南区工作委员会都派代表从很远的地方到中江来参加光儿的追悼大会。他们还带了许多慰问品来慰问我。大家亲切地喊我"黄妈妈"。大家都说愿作我的儿女,请我到他们工厂、机关、学校、乡村去耍。尹超凡也告诉我说,前方志愿军战士都愿认我做他们的妈妈。我真感到说不出的光荣。这时我就想起了您,我心里明白,今天的光荣,是您给我的。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受苦受难的农民。解放前,地主剥削我们,乡、保、甲长骑在我们的头上,祖传的几亩田地也被迫典当了,一家人少吃无穿,实在苦啊!一九四二年旱灾,我的几个儿子,都饿困在床上动也动不得。一九四九年二月,家里没有吃的东西,继光到河沟里捞虾子,碰着伪甲长的一条毛狗被人打死在河沟里。伪甲长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口咬定是继光打死的,叫他背死狗游街,还要我家给狗买棺材、做道场。那时,简直是没有我们穷人的活路啊!

  伟大的毛主席:感谢您领导我们得到了解放、我们才翻了身,分了土地安了家,过起好日子来。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懂得怎样来保卫我们的好日子。继光在离家那天,就曾经告诉我说,他要到朝鲜去打万恶的美国鬼子,不消灭美国鬼子决不回家。他叫我在后方把生产搞好,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听光儿说话这样有志气,我心里真是高兴。但我更明白这是您和共产党把他教育好的。现在,继光虽然光荣牺牲了,但千千万万的青年都愿作我的儿女。他们都表示要学习继光的精神,为保卫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战斗、工作和学习搞好,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我一定要鼓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继续英勇杀敌和努力生产,早日打垮美国鬼子,为继光报仇。同时,我还要把我的小儿继恕教育好,教他学哥哥的样子,争取当国家的英雄和模范。

  祝您健康!邓芳芝敬上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1953年4月,邓芳芝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她在会上说:全国人民纪念他,我感到很荣幸,我一定继续努力,搞好生产,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其间,毛主席邀请她到中南海做客。见到了毛主席之后,邓芳芝激动不已,她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望着他那慈祥的面容,半天说不出话来。毛主席说:“黄妈妈你好哦,你把黄继光教育的好,教育他为人民服务。”,邓芳芝连忙说:是你毛主席教育的好,培养的好。接着,毛主席又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的光荣,我们都是烈属……。此时,谁能知道毛主席在讲到自己也是志愿军烈属这句话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清理毛主席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小箱子,打开后才发现,里面装的竟是毛岸英用过的袜子、衣物等,他用保留儿子遗物的方式寄托和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并将它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里,没有告诉任何人,连跟随了他几十年的卫士都不知道这个秘密,这就是伟人的胸怀。毛主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他忍着极大地悲痛,没有使自己的感情流露表现出来,此次会见是一次真正的志愿军烈属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邓芳芝一下子没有了距离感,使得她能够畅所欲言地与毛主席及其他人进行交谈。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而潸然落泪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正如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位哲学博士的话算是说对了,中华儿女十九万多的志愿军英魂埋骨朝鲜,他们就是中国人中最勇敢的人,这也包含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永远地记住他们。

  为了鼓励支持小儿子继续黄继光的精神和事业。1954年11月,征兵工作开始后,邓芳芝便对小儿子黄继恕说:"你三哥牺牲在战场上,你愿不愿意替你三哥完成任务?"黄继恕二话没说,随之报名参军去了朝鲜。后来,邓芳芝又相继将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送去参了军。这种以国为家的博大的爱国情怀,足见这位英雄母亲精神境界的伟大和高尚。
 

  1955年、1960年,邓芳芝又先后两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56年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烈军属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7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5年,邓芳芝被选为中国人民赴朝访问团代表,来到了儿子黄继光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她触景生情,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为儿子及与黄继光一起长眠在异域的志愿军烈士扫墓,并做了最后的告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了她一级国旗勋章。1958年,在志愿军陆续撤离朝鲜即将回国的前夕,黄继恕来到了哥哥黄继光牺牲的洞口,手握钢枪,单膝跪地,将松枝扎成花束,放在哥哥牺牲的暗堡前面,与哥哥作最后的告别。他还遵循母亲的嘱咐,从洞口采集了一把黄土带回家乡,并将其撒在了家中的梨树下,以告慰哥哥。

  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到1975年邓芳芝去世,她先后当选了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激励我们的后人,让我们记住这位英雄的母亲吧!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