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西方国家和中国汉奸为什么特别痛恨希特勒?

作者: 张宏良 日期: 2016-01-10 21:12:21

  

1c25bb3de42d6a0e62e2634c5a6f244a.jpg

  在希特勒问题上,留下了一连串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汉奸势力,几十年如一日无休无止地批判希特勒,却很少见到他们批判东条英机?如果是俄罗斯只批判希特勒,原因好解释,因为希特勒造成了2000多万苏联人的死亡。而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右派也只批判希特勒,就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了。

  站在英美的角度来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并不亚于纳粹德国,美英两军与日军厮杀的惨烈程度同样不亚于德国。而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讲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中国3000万同胞是死于日军之手而非德军,无论如何都应该更加痛恨日军才对,可是不仅中国的汉奸和右翼学者张口闭口诅咒纳粹,甚至连一般学者也是张口闭口骂希特勒,而很少有人骂东条英机。问题出在哪里?就在于希特勒颠覆了英美等西方国家最根本的价值观。

  首先,如同马克思在理论上揭示了资本增值的秘密一样,希特勒在实践上揭露了经济发展的秘密,这就是:只要实行共同富裕,经济发展就十分容易。并且希特勒以每年经济增长百分之百认证了这个真理。百分之百的年增长率意味着一年就能创造一个德国,第二年就能创造4个德国,第三年就能创造8个德国……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能在一个四分五裂、破败凋零的疲弱德国基础上,上台仅仅两年就能够把30%以上的失业率降低为零,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那是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之外,很少见到的全民共同富裕,而且就共同富裕的程度来讲,甚至超过了后来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所有工人都享有带薪休假……在希特勒上台第二年,德国老板就发现已经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只有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买不起的消费品了。希特勒上台第三年,就下令德国汽车厂家必须生产出家家能够买得起的价格不超过千元的“大众轿车”,大众公司就是由此而来的,为了解决家家有车的交通问题,希特勒又亲自设计了高速公路。要知道,在三十年代,家家都有轿车比现在家家都有飞机,还要更加令人震撼。

  不仅仅是共同富裕,希特勒在其它一系列方面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都让英美主导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无法接受。比如在外贸方面,希特勒规定,进出口贸易必须平衡,他强调,德国工人血汗生产的商品必须换回能够用于德国人民生活的商品,而不要积累不能用于德国人民生活的货币。几十年后薄熙来在重庆也曾经作过类似的决定,要求重庆每年必须花掉80%的外汇,把外汇变成能够用于重庆人民生活的消费品。这就是美国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重庆模式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希特勒让英美盎格鲁-萨克逊族群更加不可接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种族主义观点。希特勒认为,世界上只有日耳曼人和中国人是优等民族,世界应该有这两大民族来统治。而日本人在希特勒眼里完全是劣等种族,希特勒的名言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差别,完全是天使和魔鬼之间的差别”。这就是抗战初期希特勒出人出武器,帮助中国打日本的主要原因。虽然后来因为二战需要与日本结盟,但是私下里希特勒仍然认为日本是劣等民族。显然,希特勒对中国人的看法,完全激怒了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族群,同样也激怒了以英美马首是瞻的中国汉奸。在盎格鲁萨克逊族群看来,中国人根本就不在人种范畴之内,完全是介于人兽之间一群“垃圾人口”。所以在他们看来,灭绝中国人与灭绝印第安人一样,丝毫不违背人权。正是如此,他们才会对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感到极端愤怒和尤为痛恨,几十年如一日地大骂希特勒。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英美价值观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人也就逐渐把英美价值观作为了判断是非的标准,所以忘掉了东条英机,而只仇恨希特勒。虽然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批判。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站在天理和道义的角度,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来批判希特勒,绝不能以英美的标准为标准,更不能因为希特勒有罪,就认为他对英美两极分化社会制度的否定也是错的。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24023ee8aa6e79fe9c39f21a64584b48.jpg

  关联阅读:

德国将出版希特勒《我的奋斗》学术版

英国《金融时报》 斯蒂芬•瓦格斯蒂尔 柏林报道  

24023ee8aa6e79fe9c39f21a64584b48.jpg

  德国下月将在二战结束后首次出版《我的奋斗》(Mein Kampf),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支撑其纳粹政权的反犹太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出版该书将重燃围绕这本史上最具争议的书籍之一的辩论。

  出版《我的奋斗》学术版——即在原始文字旁边附上大量学术注释,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普遍欢迎,尽管犹太人的意见存在分歧。  德国的司法部长们承诺,将确保公众只有有限途径接触到这本书,担心它会煽动新纳粹情绪。  由于意识到其中的敏感性,该书新版的出版方、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当代史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History)坚称,他们将推出一本“学术作品”,完全不同于那种在二手书店里随处可见的“不负责任的”不加批判的出版物。

  “我认为,我们的版本将挑战那些版本,”该所所长安德里亚斯•维尔申(Andreas Wirsching)周二表示。新版《我的奋斗》有2000页,将印刷至多4000册,书中的学术注释超过3500处。

  译者/何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