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铁姑娘一个时代的偶像

作者: 大寨小米 日期: 2015-12-03 20:10:46

a2d9df73e8819e495647a8416f4b3461.jpg

  “1974年我做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县里组织去大寨参观,我因事没去成。有机会我去(大寨)看一看,看看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2013年4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接见全国劳模时,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往事,而和他聊天的正是当年“大寨铁姑娘”的代表人物郭凤莲。

  1964年,随着“农业学大寨”口号的提出,“大寨铁姑娘”也走入人们的视野。“梳两条辫子,脖子上挂一条白毛巾,卷起裤腿,手握锄头,肩扛铁锹,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干。”山西绛县的陈玉霞回忆,自己的母亲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是一位“追星族”,追的就是“大寨铁姑娘”。

  “铁姑娘”的故事折射了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段史实,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群姑娘身上的精神感染着很多人。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气质,既成为新时期妇女解放的一个标志,又成了那个时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少女与铁性

  “铁姑娘”,一个刻入一代人脑海里的典型符号,用性质坚硬,坚强的“铁”来修饰姑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中国女性去性别化行为方式的称誉性评价。而“铁姑娘”中最有名的就是当年山西省的“大寨铁姑娘战斗队”。

  20世纪60年代,大寨这个太行山下一个只有80多户、160人的小村庄,因为“农业学大寨”的口号而成为全国农村的模范。据《大寨村志》记载:从1964年到1979年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十六年中,大寨共接待了29个省、市、自治区近千万人次参观学习者和来自五大洲134个国家的2.5万名外宾。

  人们到大寨参观访问学习,除了梯田,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看一看“铁姑娘战斗队”。

  “大寨铁姑娘队”成立于1964年,前身是1963年大寨“战天斗地”抗击洪灾的“铁姑娘战斗队”,她们一共23人,由大寨当时所有可以劳动的少女组成,最小的13岁,最大的17岁。

  原队员贾小妮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常年的战争,村里的男人很少,男性劳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又提倡妇女解放,我们第一批女的都是12、13岁就开始劳动了。”

  “大寨铁姑娘战斗队”成立后,这群姑娘们的劳动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一年就歇个几天,剩下的时间都在劳动,就拿过年来说,腊月二十六才歇下,过了正月初五就又上山了。”原队员李元眼回忆说。

艰苦与快乐

ccb2ddea1c6886c74ffb5be73c20cd20.jpg

大寨小米:当年的大寨,一排排号称火车皮一样的房子,是1963年发大水以后村里集体修建的,现在依然在使用,是游客到大寨参观必看的景点。

  冬天的大寨村特别美。一层层的梯田覆盖着雪,像层层叠叠的中国山水画。但对大寨村的一些老人来说,这个场景会让他们想起很多往事。

  下了一夜的雪没过脚面,男人们在前面用箩筐担着从雪地里撬出的大石头,身后的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女穿着单布鞋,戴着用袜子改的手套,两个人吃力地抬着一块石头,汗水在空气中蒸腾出一丝白气。远远望去,半个山头都是这样的景象。

  到了中午的时候,每个人拿出自己从家带来的“便当”,豁了口的粗瓷碗里盛的是早上熬好的粥面,已经结满了冰碴子,有人用力用筷子捅破冰碴,大口吞咽早已冰冷的饭。那边还有人抽起冻出来的清鼻涕喊,“姑娘们,给大家唱一个歌吧……”

  很多当年的“铁姑娘”对这一幕印象深刻,50年后,如今60多岁的她们回忆起那个场景,每个人都会说,现在的人无法想象那时的苦和累;但如果问“你们现在觉得当时苦吗?”她们则会说:“姐妹们那会儿天天在一起,也不觉得苦,挺快乐的。”

  如今的大寨村,为了配合“红色旅游”,在村头马路边建起了一个巨型的实景模型,如真人般大小的塑胶人在搭建而成的梯田里,还原当年劳作的场景,每个模型的脸上,都是快乐的笑。

武装与红妆

a17367c2f8ad504345eacdf76d2aa4fb.jpg

  当年的“铁姑娘们”在今天看来似乎没“女人味”——辫子或齐耳短发,宽肩粗腰,和男人一样干重体力活,扛石头拿锄头,不爱红妆爱武装。

  事实并不是这样,郭凤莲年轻的时候被大家称为大寨的“刘三姐”,她能唱会跳,长相也是远近闻名的俏,“当时是真没有那条件,一条裤子是从冬天穿到夏天,劳动的时候都不敢用劲蹲,怕扯了没裤子穿。”

  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人羡慕她。贾存兰早年丧母,加入铁姑娘队后她对郭凤莲的衣服印象深刻,“凤莲她老娘(姥姥)给她做了一身土布衣服,是格格的,我那个羡慕啊,说看看人家凤莲穿的,真好看”。

  就穿着补丁叠补丁的衣服,铁姑娘队除了是参加劳动的突击队,还成了村里的文艺队,后来又成了村里的民兵队。在当年反映铁姑娘的画报、宣传画上,最常看到的场景是这样,她们手握钢枪,军姿站立,在阳光的照耀下,随手抿一抿湿漉漉的刘海儿,再用雪白的毛巾擦一下红扑扑的脸儿。

  如今,看着当年的照片,铁姑娘贾小妮说:“现在老了,竟是比年轻时候还俏。”听到大家要拍照,她一直问旁边的人自己的衣服是否合适。以前的苦日子并没有在队长郭凤莲的外表留下痕迹,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而当年26岁当选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的她,却是以少年老成而被众多开国元勋称赞过。那段岁月在她们身上最明显的痕迹就是坚强而干练。

历史与精神

2f8cc9e12b0d3651600963c773df704f.jpg

  “那时候我们铁姑娘女民兵夜里还执勤,我们拿着枪打狐狸”,队长郭凤莲回忆当时年少的故事很兴奋,两个女孩夜里追着狐狸跑到大山上,终于将狐狸打死,然后高兴地用枪杆抬着狐狸回到村庄,“就像武松打虎一样得意”。

  很多年后,郭凤莲和另一个队员都梦到了这只狐狸,她被惊醒了。梦里那只曾经是她战利品的狐狸成了她们的梦魇,“现在狐狸不能打,是保护动物,我就心里跟它对话,不要埋怨我打错你了,那时候你来大队咬鸡,我不打你不行啊”,郭凤莲由此谈到了铁姑娘,“时代不一样了,不能脱开历史看一个人,看一件事。”“大寨铁姑娘战斗队”成立之后,没有再加入过新队员,随着老队员结婚生子,队员们渐渐离散,上世纪80年代初,郭凤莲被调离大寨,之后大寨铁姑娘淡出人们视野。“但铁姑娘的风采和那种精神,到今天很多人都记得。”郭凤莲说,前几年,她组织老队员出去旅游,路上遇到了很多中年粉丝要求合影签名。“要传承铁姑娘什么,我觉得姑娘就是这么一种精神。有的时候,舍不得花,一直节俭,没有的时候,就自己奋斗去挣。是一种自立的精神。”

  这种精神如今又成了大寨村的“招牌”,村里正在建红色剧院,游客将来可以在这里欣赏戏剧,其中一个重头戏就是讲述铁姑娘的故事。

  1964年,毛泽东正式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铁姑娘成了众多国人心中时代女性的特征,成了那个时期的青年偶像;同一年,中央芭蕾舞团排了一部名叫《红色娘子军》的舞剧,军帽、军鞋、军服装扮的“娘子军们”,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同一年,大洋彼岸,一支来自英国名叫披头士的乐队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很快风靡美国,直至成为全世界音乐爱好者心中的丰碑;这一年,青春之花在东西方以不同的形式展露它的内容。

  本报记者 刘斌

  ○口述史

陈永贵说这伙姑娘不容易就叫铁妮妮吧

讲述人:郭凤莲

5f1ee35690ac33dd25b5f834f81a77b8.jpg

摄于1967年

  那会儿(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从8月2日到8月8日,整整下了七天七夜大雨,大寨房倒窑塌,人畜都没有地方住。当时陈永贵书记给我们开了党员会,提出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恢复生产和生活。于是就动员全村的男女老少,只要能扶动一根苗的人,全部出来参加劳动。

  参加这批劳动的人里有23个姑娘,都是13岁到17岁,这些姑娘每天一起劳动,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姑娘队。1963年11月,有一次在狼窝掌,那天天也不太早了,陈永贵说:“让姑娘们走吧,早点回去,今天这天太冷了。”姑娘们都不走,就说大人们什么时候走,她们也什么时候走。他就说,这伙姑娘不容易,就叫铁妮妮吧。后来外面的人也不知道铁妮妮是啥,咱就叫铁姑娘吧。就这样给叫成了铁姑娘。

  当时我们白天修土地,晚上盖房子,庄稼倒了,一根一根扶起来。到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们一个男青年对一个女青年,大概有四十多个人,加班从砖厂往回扛砖修房子。那时候没有平车,都是肩膀扛,用篮子抬。

  我记得那个时候的冬天简直冻得不得了。这手上都是裂缝,流着血。早上和中午就在地里吃饭。当时除了冬天能穿上袜子,其他时候都穿不上,脚上都是一块一块的疙瘩,等回家暖和过来了,又痒又疼。晚上回来,把夏天捡回来的山杏仁含在嘴里嚼烂,涂在手上,然后在火上一边烤一边搓,烤着烤着油都出来了,手就变成油油的了,就像现在那个擦手油一样。但第二天去了地里照样还会裂缝。

  后来天一冷,有的姑娘手脚都肿了。这两年稍微好点了,但是手都变形了。还有的姑娘腿也变形了,长路也走不了了。

  本报记者 姚扬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