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政策的全面终结

作者: 苏学勇 日期: 2015-11-14 13:39:00

一胎政策的全面终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宣告实施了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终结!全民欢呼,举国欢庆!这不亚于2006年元月1日,取消执行了两千多年农业税带给人们的震撼!为什么呢?因为实行了三十多年的这一基本国策,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反动的。

  我们首先从理论上来看,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人口理论,主要来自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马尔萨斯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如1、2、3、4、5、……;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如2、4、8、16、32、……。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控制人口,才能达到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平衡,进而人类社会才能向前发展。马尔萨斯主义还认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来适应有限的物质财产,有效的办法是让大多数民众富裕不起来,通过剥削让人们贫穷来达到控制人口再生产的目的,因为贫困是养不活孩子的。

  八十年代初,我国人口学者全面照搬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并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大多数人都还记得,《邓小平理论》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基本国情时,都有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头禅,就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意思是:我国地大物博,应该很富裕,而为啥很贫穷呢?是因为人口众多。于是“人口众多”就自然而然成了贫穷的原罪,这就为全面控制人口增长找到了现实依据,进而把控制人口增长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决策。

  应该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两大优势,地大物博就是物产资源富足,人口众多就是人力资源丰富。而这样一个人口优势,却被那些资产阶级人口学者理解成了人口负担。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作为生产者,人能创造社会财富;作为消费者,人需要消费社会财富。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种二重作用,是正确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出发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贪穷,不是人太多了,而是生产力太落后了。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不是消极地以减少人口来适应贫乏的物质资料。马克思早在1848年写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写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的这句著名论断,有力地证明了社会贫穷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落后,而并非是“人多为患”。而恰恰是人多生产的力量才大,社会财富才能几何级的增多。毛泽东时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用实践验证了“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

  “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一切发展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岂能沦为物质的附庸而本末倒置!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缺乏实践检验的依据,是十八世纪末西方资产阶级的落后的人口学说,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人口理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错误的人口学说,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屑的人口理论,改革开放后被不加思索地运用起来,视为至宝,并把控制人口的独生子女政策,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盲目地执行了三十多年,直接给国家现阶段带来了一连串的政治、经济以及人口的严重问题。

  如果说把实行计划生肓作为国策,只不过是一个理论上的错误认识问题,那么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政策。

  独生子女政策的两大恶果,一是直接导致劳动人口和退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带来一连串的无法弥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二是这一政策为性别选择性生育提供了可能,在一个盛行重男轻女传统文化的国度,一孩政策是当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罪魁祸首。而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按“二变一”几何级递减的人口政策,再执行个三二十年,中华民族真的要亡国灭种了!难怪有专家透露,我国计划生肓政策是美国对中国人种灭绝行动“333”计划的一部分,这也让我们能够理解,终止一孩政策的呼声,为什么喊了十多年都无结果的原因之所在了。如果不是习总书记乾纲独断,毅然终止了反动的独生子女政策,再沿着老路执行十年二十年,那时不单单是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已经是到了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历史大灾难了!

  基于以上事实,全面终止一孩政策,意义重大而深远!五中全会不论作出了多少决议,唯有这一条决议,在今后的历史上将是独揽乾坤、影响深远!也唯有“全面终止一孩政策”这一决议,可以和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媲美,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遵义会议是“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的话,那么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是“挽救了国家、挽救了中华民族!”

  全面二孩政策已落地,只待生根发芽,当前,生与不生倒成了国民的一大精神焦虑。我们先来看“单独一孩”可生育二胎政策实施两年来,生肓二孩的仅仅只有15.4%,预计全面二孩实施后的生肓率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这里我们先来澄清一个问题,全面放开二胎后,通过社会调查,生肓二胎意愿普遍不高,而不生二胎的比例高达40%以上,生肓遇冷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按一部分计生官员、计生专家的观点称,老百姓普遍生育意愿低,是三十年实行计划生肓政策和宣传的成果,是人们的生肓意识觉悟提高了等等,这些人,将功独揽,俨然是一帮社会功臣、民族英雄!殊不知其所犯下的蹈天之罪,在不久的将来将昭然若揭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建国初全国人口五亿左右,到八十年代初人口发展到十亿左右,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国民平均寿命的提高。建国初平均40岁,到八十年代初的平均70岁,人口增长了一倍,生命也整整延长了差不多一倍。可一部分计生专家和官员们,硬是要说人口正在像马尔萨斯所说的几何级增长,必须要严格控制人口,于是就制订了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反人类的独生子女政策。

  其次,近十多年的低出生率,人口增长缓慢,不是实行计划生肓的结果,而是实行市场经济,全面私有化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由前十五年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后十五年的全面工业化、城镇化。年轻一族从欠发展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在“打工潮”的洪流中,外出务工的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就业,人口流动的直接结果,是在农村和欠发展地区留下大量的结不起婚的男光棍,以及年轻妈妈丢下一个小孩外出务工不再回来,留下大量的单身爸爸。结果是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的适龄婚肓人群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是导致低生肓率的重要原因。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私有化进程中,贫富差距空前绝后,10%的富人占有90%的财富,90%的穷人只有10%的财产份额。加上高房价、高教肓医疗成本,穷人终其一生为生计而奔波,要么结不起婚,要么生不起孩、养不起孩。这是人口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以上两点,是导致人口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劳动人口逐年萎缩,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

  由以上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人口政策,用实践证明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反动性。独生子女政策,刚好践行了马尔萨斯的人口几何级递减(马尔萨斯是递增)原理,差一点让中华民族亡国灭种;贫富两极分化,让人民大众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刚好践行了马尔萨斯的“贫困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私有制才能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的资产阶级反动人口学说。如果说建国后三十年,毛泽东为世界留下的伟大遗产——文化革命思想,我们可以不坚持、不继承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年为我们留下的两笔“遗产”——贫富问题和人口问题,我们就不得不继承了。好的东西我们可以不要,因为争着要的人多,但坏的东西我们不得不承受,因为一切坏的东西都是西方文化革命(也称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結果。十八大后的三十年,贫富问题也许能够解决,但遗留下的人口严峻问题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

  三十年的改革实践下出现的严峻人口问题证明,我们要践行的人口政策,必须是坚决摒弃资产阶级的人口学说,重新树立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人口理论政策,走共同富裕道路,走人民富裕道路。为切实缓解人口结构性严重失衡问题,政府应该鼓励生育,提倡“不生少生,痛苦一生”!针对当前“生得起而养不起”的现实,政府应该加大民生投入,把住房、教肓、医疗象空气一样无偿送给人民,降低人民的养儿肓女成本,使老百姓从“不能生”迅速过渡到“生得起”!

  2015年11月13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