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崽子

作者: 莫易 日期: 2025-02-22 14:46:33

  在某平台看到一个网名叫“朴实的土豆”的视频,说前三十年的生活水平比解放前好多了的人是极左,是对历史一无所知,还说前三十年的GDP还不如非洲,人民生活之苦是历史上罕见的。真的是又气又好笑。

  气的是此人抹黑前三十年已经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好笑的是此人自己对历史一无所知还说别人对历史一无所知。

  首先,GDP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经济注重的是物质财富的增加,统计的是钢铁、石油、煤炭、粮食、棉花等物质财富的数量,根本就没有什么GDP的统计,现在网上流传的所谓的前三十年的GDP,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瞎编的。

  真要讲什么GDP,不说别的,‌单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约27年时间里,我国完成的水利工程建没土石方总量高达1083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座三峡大坝的工程量,等于平均每年靠人拉肩扛建设出44座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总投资2797亿元,44座三峡大坝是多少万亿?1200座三峡大坝又是多少万亿?

  所以,说什么前三十年GDP还不如非洲,纯粹是胡说八道。

  其次,前三十年人民生活真比解放前还苦吗?

  解放前,也就是民国时期。

  大多数人对于民国时期的直观印象,不是从严肃的历史书里得来的,而是从影视剧里知道的。像《上海滩》《金粉世家》《人间四月天》里的民国,处处是身着华丽旗袍的富家小姐和头戴黑纱帽的优雅绅士,十里洋场,到处是莺歌燕舞、风花雪月。

  其实,真实的民国与影视剧中的民国完全是两回事。

  真实的民国鸦片肆虐,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省份主要(或重要)财政收入靠卖鸦片,吸食鸦片人数高达8000万人。

  真实的民国老百姓卖儿卖女是社会常态,贩卖人口也是合法行为,每个城市都有贩卖人口的市场,就连民国首都南京也有公开的大型人市;

  真实的民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因为灾害和饥荒导致大批百姓悲惨地死去拉低了人均寿命。

  《中国近代史灾荒纪年及续编》显示:

  1920年—1921年华北因旱灾大饥荒饿死1000多万人,灾民超过3000万,无数妇女儿童被卖,数百万人闯关东,一路上尸横遍野。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饿死数百万人。

  1928年—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饿死1300万人;持续3年的大饥荒让西北成为人间地狱,渭河以北一带各县损失人口40%;陕西原有1300万人口,饿死300万,逃亡600万,两者占全省人口70%,甘肃人口600万,饿死近300万。

  1942年大饥荒,仅河南就饿死300万人。

  民国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苦?

  1935年,一个叫薜绍铭的年轻人,沿着当年徐霞客的路线游览,写下一本《黔滇川旅行记》记录了这些地区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古人以‘鹑衣百结’来形容人之衣服褛褴者,而威宁人民之衣服褴褛,此‘鹑衣百结’四个字连一半也形容不出,因其衣服非百结,乃系千结万结。

  普通人一件衣服是穿终身,或穿数辈,最先是一件单衣,破一洞,加一补,以至补到几十层,有布片,有麻片,形形色色,冬夏全是此一件,昼夜仍是此一件。

  而此衣服尚不能普及于每一人,尚有多人穿草衣。儿童十五六岁以下,终年是赤着身,有太阳时,晒太阳取暖,无太阳时则藏于草中,女孩十五六岁时,仍多无破裤可穿,仅用麻片以遮身。

  此非少数者,普通大约都是如此。”

  另外,民国鸳鸯蝴蝶派著名作家张恨水在西北旅游之后,写了一篇风格大变的小说《燕归来》,开篇有一首诗记录了他目睹的现象:

  树皮剥尽洞西东,

  吃也无时饿越凶;

  百里长安行十日,

  赤身倒在路当中。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才是真实的民国。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生活水平跟民国时期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所以,能说出"前三十年人民生活之苦历史上罕见”这样的话,除了地主狗崽子,也只有地主狗崽子。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