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路一条

作者: 莫易 日期: 2025-02-16 15:08:21

  这些年来,不少人都觉得市场经济好,认为市场经济自由发挥,自由竞争,公平公正。

  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生产资料私有化,社会资源按资分配;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市场竞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市场经济到底好不好,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实验:

  把10种不同的细菌放在同一个培养皿中同时进行培养,观察其过程就会发现,前几天各种细菌都在培养皿里各自生长,各自壮大,当不同菌种的菌落不断增大,相互接触时,两者就开始争夺营养,几天后,相互接触的不同菌种的菌落就会有一种逐渐没落。没有没落的菌种菌落继续增大,增大到与另一种菌种菌落相互接触时又开始竞争营养,然后又有一种菌种菌落逐渐没落。这样一来,培养皿里最后只剩下了一种菌落,而这剩下来的唯一菌落,由于培养皿中的营养不足也逐渐没落。最终,培养皿白茫茫一片,毫无生机。

  实验表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生命力最弱的菌落最先被吞没,生命力较弱的菌落次第被吞没。生命力最强的菌落虽然能够活到最后,但由于营养不足,最终也走向了消亡。

  市场竞争的残酷,就在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当虾米被小鱼吃干抹净,小鱼又被大鱼吃干抹净,大鱼也会因饥饿自行灭亡。

  我们再看现实社会,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几十年来,有多少支撑国家经济的国营企业被私有化了,有多少我们熟悉的民族企业消失不见了,又有多少热热闹闹的商业街冷冷清清了。

  市场竞争对企业与商家是残酷的,对普通打工人更是残酷的。因为在市场竞争中,人不是人,而是被物化了的市场中的资源。以前的人事部现在叫作人力资源部,就是因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把人当作会说话的生产工具了。

  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在鼓吹市场经济的时候,提的最多的是市场经济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社会科技进步。这确实是市场经济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致命的缺点。

  因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产能提高和技术改进的进程是指数式的速度,很快就会走到它的尽头——垄断。一旦垄断形成,它就不再是市场经济了,而是专制经济了,也就是垄断经济了。

  我们为什么把垄断资本主义称为帝国主义?因为帝国主义的生存法则是:要么你服从我,要么我消灭你。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它要资本输出,它要吸收外部营养来苟延残喘。

  所有人都相信,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因为高科技不仅可以解放生产力,还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是,当科技进步到了流水线工人被智能机器人取而代之的那一天,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场景不容置疑: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大量人口失业,亿万家庭沦为赤贫。

  当然,科技的确需要不断地改进,因为科技越进步,生产力发展就越快。毛主席说:"如果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同理,如果社会制度错误,科技越进步越反动。

  在计划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生产成果全民共享,所以科技越进步,人们工作越轻松,生活质量越高。但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生产成果私人占有,科技越进步,普通人越找不到工作,生活质量只会越糟糕。

  且不说市场经济产生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阶级对立和社会动荡,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说,科技改进是市场竞争下的必要手段和必然结果,同时,市场经济也必然遭到科技改进的反噬。

  我们当前遇到经济发展的种种困难,根本原因不是什么国际影响,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两极分化,恶性竞争,岗位萎缩,消费降级,产能过剩。

  他们可以把几十年来的市场经济说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手段,也可以说成是快速提高生产力的过渡期。必要手段也好,过渡期也罢,当社会发展开始遭到科技反噬的时候,就必须及时改变经济制度。

  而能够避免科技改进带来反噬的经济制度,只有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生产成果全民共享的计划经济。在完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因为无须担心科技进步带来的反噬,我们的科技发展必然赶超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