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歼敌的天目山战役

作者: 张瑞安 日期: 2022-08-21 07:28:09

天目山战役经过要图。资料图片

  1945年2月至6月,粟裕指挥苏浙军区部队在天目山地区运动歼敌,以少胜多,通过3次反顽自卫作战,歼敌1.3万余人,巩固了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提高了新四军大兵团运动作战能力。

  一

  抗战后期,遵照党中央“向东南发展”指示,粟裕率新四军第1师主力一部南渡长江,向苏浙敌后发展。1945年1月6日,新四军第1师主力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第16旅在浙江长兴会合。13日,根据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统一指挥江南、浙东部队,以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未到任),刘先胜为参谋长。苏浙军区部队统一整编为3个纵队,并确定了向东南敌后进军的部署。正当部队积极向敌后挺进之际,国民党顽固派连续调集重兵企图聚歼我军。苏浙军区部队被迫于天目山地区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自卫反击作战。

  天目山位于杭州西北,连绵百里,山势险峻。其北麓的孝丰城为天目山的北大门。国民党顽军企图凭借天目山阻止我军向浙江发展。为粉碎敌军图谋,苏浙军区决定,第1纵队进至递铺以东、余杭以北,并控制莫干山区,作为向浙东发展的前进基地;第2纵队向浙西发展,以策应主力南进作战;第3纵队3个支队进至广德、泗安南北地区,配合第1纵队行动。

  按照计划部署,2月10日,各纵队开始行动。12日,第1纵队控制递铺、武康一线,顺利进入莫干山区;第3纵队第7支队进至广德以南地区。

  得知我军行动后,国民党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急令苏浙皖挺进军总司令陶广率顽军第62师、“忠义救国军”1个团和浙江保安第2团共5个团兵力,由孝丰向第7支队发起进攻。

  第7支队立即组织反击,在广德南击溃“忠义救国军”一部,随即进占孝丰以北地区。15日,顽军第62师迂回至侧翼,企图包抄第7支队。粟裕识破顽军诡计,当即令第3纵队第8、第9支队投入战斗,在孝丰以北与敌展开激战。同时,令第1纵队西返增援。战至16日晚,顽军第62师溃败。第1纵队追至孝丰北,将其第184团歼灭,并乘胜攻占孝丰。18日,第1纵队配合第3纵队在西圩市、渔溪口一线歼灭“忠义救国军”400余人,残敌逃往天目山和宁国。

  至此,苏浙军区部队第一次反顽自卫反击作战胜利结束,歼敌1700余人,占领孝丰城,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区。

  二

  3月1日,国民党顽军重新调集12个团兵力,任命顽军第28军军长陶柳为前线总指挥,兵分4路向孝丰分进合击。其进攻主力是左中路的第52师和第192师各1个团。苏浙军区以第1、第3纵队加独立第2团,共计7个支队(团)兵力迎战。

  粟裕分析敌情后认为,顽军人数虽比我军多1倍,但其建制混乱,指挥不统一,内部矛盾重重;只要集中兵力歼其主力,其他各路即可迎刃而解。于是,决定首先歼灭顽军第52师第156团和“忠义救国军”,然后各个击破其他路敌军。

  4日,各路顽军攻占我军多处阵地,对孝丰形成合围之势。6日,顽军第62师对孝丰外围阵地发起猛攻。我第1纵队第3支队和独立第2团顽强阻敌,战斗非常激烈,阵地几次失而复得。当晚,我守备部队发起反击,顽军第62师溃逃。我守备部队从西面楔入渔溪口,歼灭“忠义救国军”一部,顽军陷入混乱之中。

  7日晚,我军全线出击。第1纵队西出孝丰城,对敌实施分割包围;第3纵队从顽军左翼迂回包抄。“忠义救国军”惯打“滑头仗”,见势不妙,立即溜之大吉。顽军第52师第156团的侧翼被暴露出来。为避免被歼,第156团慌忙撤退,在黄泥岗与我第3纵队遭遇。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指战员依托有利地形,率先对逃敌发起进攻,全歼第156团。顽军主力被打垮后,其他各路顽军顿作鸟兽散,纷纷西逃南窜。

  粟裕决心扩大战果,遂挥师追击至羊角岭。羊角岭是外界进入天目山的必经之地。我第2支队乘胜夺取羊角岭,而后一鼓作气攻占天目山南部地区。26日,我第1纵队击溃顽军第192师2个营,控制了天目山和临安,取得了第二次反顽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此战,我军毙俘顽军1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控制了11个县,解放人口100余万。

  三

  为加强苏浙军区力量,经中央军委批准,叶飞率第1师教导旅3个团渡江南下至长兴地区,与苏浙军区会合。第1师教导旅改称苏浙军区第4纵队,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国民党加紧了对苏浙地区的争夺。国民党第3战区任命第25集团军总司令李觉为前线总指挥,调集14个师42个团的兵力,企图攻击苏浙军区部队于天目山区。

  5月22日,顽军第79师越过富春江西岸和新登一线,企图切断天目山与金(华)萧(山)之联系。为打破敌人进攻,苏浙军区集中第1、第3、第4纵队主力,决心乘顽军立足未稳,打乱其部署。29日夜,粟裕指挥第1、第7、第10支队向龟缩在碉堡中的顽军第79师发起反击,经3天激战,歼敌大部。6月2日,我军再占新登。但顽军不断增援新登,企图以优势兵力,迫使我军与之决战。为避免与强敌拼消耗,粟裕决定主动撤离新登、临安、天目山区,仅留2个支队守备孝丰城,7个支队隐蔽集结于孝丰西北,待机歼敌。

  我军主动撤退,顽军误认为我军“向北溃逃”。李觉急令左中右3个“进剿”兵团急速追击,妄图一举攻占孝丰。掌握敌情后,粟裕令部队佯装败退,诱使顽军进入预伏阵地。19日,顽军第52师孤军深入,进至孝丰以西的西圩市,其他各路顽军行动迟缓,顽军兵团之间出现20公里宽的间隙。粟裕抓住战机,决定首先歼敌左兵团,然后挥师东向,歼敌右兵团。当晚,在“为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报仇”的喊杀声中,我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一举歼灭顽军第52师主力。歼敌左兵团后,我军立即调转兵力,围歼敌右兵团。21日晚,敌右兵团被挤压在孝丰东南的港口、白水湾狭小山谷内。我第1、第4纵队4个团兵力穿插分割,切断了敌右兵团与突击2纵之联系。经一昼夜激战,顽军第79师和突击1纵大部被歼,残敌向临安方向逃窜。23日下午,我第4纵队对大茅山发起进攻,全歼敌突击第1、第2纵队和第79师大部。天目山第三次反顽作战大获全胜,毙俘敌9800余人。

  天目山战役,我军在运动中调动、歼灭敌人,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辉煌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浙皖抗日根据地,为完成向东南发展战略任务迈出了关键一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