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好处于三伏天,最近几天,每天早上都到天台晒十来分钟的背,大汗淋漓,却不觉得热,晒完整个人感觉很轻盈,神清气爽。
近两年,因为自身身体的原因,不时会学一下中医的知识,也看过一些倪海厦医师的教学视频,本身又有一点哲学基础,综合起来看,中医是一半医学,一半哲学。
而且纵观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会发现很多是一脉相承的,从《易经》,到老庄,再到《黄帝内经》,都是在同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知识体系内的,从天文地理到人体精微处,从形到神,从文学到哲学和艺术等等。
所以,一通百通。
古时候的读书人,基本也会懂得一些岐黄之术,比如《红楼梦》中宝钗宝玉他们,还有《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等等。
虽是小说,也足见那时候的人是把《黄帝内经》之类的书作为日常读物的。
也可见,我们把老祖宗的东西都丢得差不多了。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意思是说,疾病的开始,都是由风雨寒暑,寒湿喜怒等各种内外因素所致。喜怒没有节制,会伤及内脏;外感风雨,会伤及人体上部;受感寒湿,会伤及人体的下部。
后又说:“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必有虚邪贼风,与人身体素虚,两虚相遇,邪气才能侵入人体。
如果身体正气禀足,则邪风不得入。
而如果身体虚弱,那么就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身体孱弱,就要及时回避风邪和其他虚邪。
空调风便是典型的贼风,能不吹还是尽量不吹,吹也要控制好温度,不要过低,也不要直吹。
黄帝说:“自古以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如果经常违反阴阳变化的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太阳不能在其轨道上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于人体,就会缩短寿命而不能使生命成长壮大。”
“人体的阳气,养神则人精明聪慧,养筋则筋脉柔软。”
现在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我们补阳最好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防暑邪。
夏天一定要出汗,“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虐”。
但是,汗出以后外感湿邪,会生汗疹和疮疖;劳动之后,汗出当风,寒气阻遏于皮肤,会成为粉刺,郁积不解,亦可成为疮疖(chuangjie)。
养生,除了养形之外,更要养神,讲究形神统一。这也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重要特征。
养神方面就要回到老庄的道家思想了,其实就八个字,“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黄帝内经》中说:“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huichen)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意思是说,圣人能够安居平和的天地之间,顺从八风的变化规律,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的习惯,从来不生气。行为不脱离于世俗,但举动又不效仿世俗而保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年寿也可以达到百岁。
所以,精神内守,少刷手机。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