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文艺争生机

作者: 王希文 日期: 2022-08-13 08:37:37

  摘要:我与于永昌(笔名天眸)因师生关系有着直接的长期的交往与合作,知他所经历的奇人奇事奇文,可谓当代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在母校河北师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对天眸文艺进行剖析、归纳、述评,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最底层的文艺生态的了解与研究。这些年在市场经济、阶层分化、物欲横流的趋势下,文艺为谁服务?人民文艺今何在?来自民间的天眸文艺创作,与殿堂之上的莫言形成天壤之别,由此可窥见当代文艺创作的分水岭。此文为有关读者和文艺工作者提供某些带有时代记忆的参考。与大家一道对文艺形势进行分析探讨和深刻的思考。

为人民文艺争生机

──为河北师大120周年校庆献文

王希文

  河北师大120周年校庆在即,我是73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在中文系当过教师、在校团委当过书记,后调到省团委工作,家仍在师大宿舍住了多年。这段时间,我几次与师大的一些老领导,同事、老同学的相聚,主要话题是校庆。回顾校园昔日往事,感慨万千!在过去的120年里,我校走出了邓颖超、张申府、梁漱溟、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栗战书等名垂青史的国之栋梁!还有数不完的省、厅、处级干部和教育、艺术、体育、外语、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名人和学者。聊着聊着就会提及于永昌这个名字。这个人从未担任过一官半职,创作颇丰却也没获过任何一级的奖励。说白了就是社会最底层一个教书匠。老校长岳望山说:我们河北师大不会忘记于永昌。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维世教授说:我先后教过的学生不下八千,他们中后来有全国数所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导、教授。有些进入各级政府、人大、政协为官。可我最佩服的是一直在社会最低层摸爬滚打的于永昌。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1]

  说到于永昌,我算得上了解他的人之一,77届首批大学生入学时,我做为校团委书记,在艺术系20名“新生入学作品展览”上,注意到有个叫于永昌的同学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小学毕业当了三年农民,六年军人、两年石油工人的青年,今一步跨进了大学校园。他展出的作品最多,发表的数量已超过不少老师,有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连环画报、新疆日报、甘肃日报、工人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画报等,还有出版社出版的画册和新华书店发行的年画、宣传画。这些作品有着当时鲜明的“阶级斗争”反修防修的时代印记。

  我们校团委组建河北师大幻灯队时,我第一个就挑选了于永昌做主力,他和刘进安(后任首都师大美术学院院长)都当过放映员会搞幻灯片,音乐班的尹雪丽(后任央视记者)解说配音、刘树芳(后任中央办公厅保密局副局长)配歌曲。每周创作出一套幻灯片,在全校放电影前放映。他们自己画,自己写解说词,自己配乐,自己演唱。生动活泼,形式新鲜。记得《我爸爸是省委书记》放映时反映强烈,发出反腐先声。从那时起,我和于永昌就开始了师生之间的交情,他毕业后与我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和创作上的合作,到今天已44年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友谊己如陈年老酒,悠长醇厚,愈久便愈香。

  前几天李维世教授来电,向我要《南皮人写张之洞 燕赵风骨化国魂》做参考,那是我2013年在《教育观察》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李老师说他这次要为校庆120周年写一篇纪念文章《三写于永昌》,一写于永昌是他20年前报告文学《奉献者》(当代人杂志发表),二写于永昌是他10年前述评《中国的脊梁———于永昌与张之洞》(大众文艺发表),这次又隔10年,他《三写于永昌》,一个老师,20多年间,三写自己教过的一个学生,这是不寻常的。也激发了我二写于永昌,写他位卑未敢忘天下,人微未必不真知,他以小人物大作品的创作实践,为母校“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增添了一道红色的光芒。

  报刊和网络上己有不少写于永昌的,我想写点人们很少知道和还不知道的一些内容,为有关读者和文艺工作者提供某些带有时代记忆的参考。

  一、“零点五事件”

  于永昌给河北师大留下印像最深的是“零点五事件”。[1]我亲历了这个事件的始末。有一天下午课后,于永昌非要面见李校长,代表艺术系18名按了红手印的学生反映领导们在招生中营私舞弊。我和校纪委书记李增光陪同接见。李校长是位9级高干,是保定市首任市长,大家熟知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东的原型。

  接见中李校长说反不正之风我一贯支持。你们学生在校就是读好书,一个学生的手不要伸到学校党委来。”

  于永昌问:“李泽民同志,您是共产党员吗?”

  李校长说是。

  于永昌说:“我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咱们共产党员的家常便饭,您过去的丰功伟绩我常怀尊敬之情,但今天河北师大招生中出了问题,我要反映一下您有错误了,我来批评您可以吗?”

  纪委书记:“一个学生对校长如此无理,当年的红卫兵又要造反吗!”

  于永昌:“我没当过红卫兵,只当过革命军人和石油工人,如果党员反不正之风被上级视为造反,请问不正之风谁还敢反?”

  后来被新华社内参赞为这“精彩的一幕”让我亲眼目睹了。

  七七、七八级美术班的十八名学生,在揭发《河北师大招生营私舞弊》的信上签了名按了红手印,发往中纪委、一场被人们称为“零点五事件”在河北师大爆发了。

  上级派调查组来了,对改考卷加分的河北招生组有关人员作出处分决定。撒消了加分学生的入学资格。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台对十八名学生反不正之风做了新闻报道。至此,这个事件应结朿了,但校纪委和艺术系搞出了一个《于永昌一贯的反动言论》材料,主要说这个学生造反派脾气不改,踢开党委闹革命。在青岛写生时,站在崂山上唱反动歌“邓大人重新进中央”,“他是个复辟狂”,看审判四人帮电视直播时,赞叹江青、张春桥英雄也!

  省纪委批复了河北师大开除于永昌党籍、学籍的文件还没来的及公布,传来了教育部党组书记张承先的批示:“于永昌同学的问题如果属实,应批评教育,因他还是个学生。如果是打击报复,当严肃处理。”省政法委书记王诤说教育部领导打横炮,亲自来到河北师大整齐于永昌全部反动言论材料,直去北京向老首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宋任穷递交,宋任穷做了批示“河北省委要严处反动学生于永昌一案。”

  于永昌被校保卫处两名人员押到校办,李校长宣布:根据你们班同学们揭发检举,你有大量反动言行,我代表上级党委宣布:对于永昌进行隔离审查。于永昌问上级党委是省委?是中央?李校长说:“省委和中央首长有批示,你要如实向专案组交待反动言论。等候处理。”于永昌被关押在一间房子里,左右两张床都是保卫处的干部,他失去了人身自由。

  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杨洪刚为组长的河北师大于永昌专案组。

  省委成立了以副省长徐瑞林为组长的河北省于永昌专案组。

  省委副书记江一真等领领导均作了批示,省长李尔重在全省厅局级干部大会上两次点名怒斥,说河北师大这个反动学生唱反动歌呼反革命口号非常猖狂,提醒人们阶级斗爭在一些单位还很突出,对阶级斗争不可掉以轻心。

  同学们都已毕业分配工作半年了,于永昌还被关押在校,新华社连续发出了《河北艺术招生“零点五事件”》、《于永昌党员申诉书》、班主任阎明魁写的《于永昌一贯的政治表现》、《河北师大十九名教授联名揭发迫害学生于永昌》、《新华社记者联合调查报告》五份内参,中国青年报也发了内参。终于惊动了省委第一书记金明同志,他亲自面听了新华社三个记者的汇报,当场批示:一、不许对这个学生继续迫害。二、坚决把河北师大不正之风压下去。三、对坚持党性原则打击报复要严加惩处,这是省纪委第三次会议上定了的原则。四、立即给于永昌分配工作,把在校期间工资补足。

  金明同志的秘书把这个批示送到河北师大,李泽民校长立即召开党委会。余药夫副校长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否定于永昌反动言论分配工作》的决议,专案组组长杨洪刚和艺术系书记陈金才等人强烈反对,李校长说:“我第一次接见于永昌时,对他反不正之风就表示支持。你们把他扣起来,整了些鸡毛蒜皮。弄到今天这个局面!我投身革命一辈子,不能栽到这里……”他和大多委员举了手。表决通过。

  李泽民、余药夫二位校长在办公室向于永昌传达了校党委的决定,于永昌滿含深情地向二位有着革命传奇经历的老校长敬了两个郑重的军礼!

  在欢送于永昌的宴会上,班主任阎明奎老师非常冷静的地说:“零点五事件”在提醒我们,腐败的病毒正在悄悄地冲破共产党人筑起的思想道德防线。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我保护,就容易受到病菌侵袭,使肌体发生病变,渐渐地从小病演变成大病,以致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国民党就是因为染上了腐败,逐渐背离了革命党模式,纪律松懈,组织涣散,忠诚度严重下降,官员腐败不堪,导致了失败。今天的共产党执政,面临如何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课题。

  李维世老师说:“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不是共产党员,我们今天佩服你这个学生党员,希望你到社会上继续发挥党员作用,将来仍然是我们佩服的共产党员。”

  于永昌特意来我家中告别,我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然后带他到余药夫副校长家中,向这位一直支持“零点五亊件”的敬爱的师长致谢告别,这位当年救下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宋学义的易县青救会干部,对于永昌临别赠言:竹可焚不易其节,玉可碎不毁其白,今后不管到何时何地,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时隔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对《新华社记者“零点五事件”联合调查报告》做了批示:“河北师大党委犯有严重左的的错误,应当改组。”[2]

  我参加了那次校领导班子大换血的改组大会,心中想起己走上华北油田教师工作岗位的于永昌,给母校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

  六月十九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前河北师大党委犯有严重左的的错误进行改组”的新闻。河北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都做了报道。

  至此,“零点五亊件”最终结束,这个1981年发生的事件,己40年过去,40年前腐败的苗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气候萌发,如今的腐败案件不再是小小的“零点五亊件”,己形成贪污规模化了,集团化了。年年都有大案,案案都有大官。贪腐的官员己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成为古今中外腐败史上的奇观!如果各单位的共产党员在改革之初都能像于永昌一样敢于站出来反不正之风,不至于今天的官场和社会腐败到如此地步!因此,今天回顾40年前的“零点五亊件”,仍然会给我们多方面的思考,而且愈思之愈加深刻!

  二、把民族民间艺术艺术推入国家学科的十年奋斗

  于永昌做为华北油田教师进修学校油画的拓荒者开始了教师生涯。当课程进行到风景写生课时,校长说要节约闹革命,就画这学校院内几间房吧。于永昌说这是开高级玩笑,坚持带学生们奔向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由此和校长便产生矛盾。写生回来后,十分恼怒的校长召开了全校大会,宣布了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教育处关于进修学校美术班改为数学班的决定。于永昌站起来发声:办教育可不能像拔了麦子种地瓜一样,这是对教育对学生不负责任,我是共产党员,我现在写信向省委要求恢复美术班。

  省委派我任调查组组长带队到油田查处这件事,我当时的职务是省团委委常委,学少部长。一到华北油田,教育处和学校领导们就反映:“我们学校本来办的不错,只从分来一个大学生就鸡犬不宁,这个于永昌头上长角身上带刺,他在河北师大当学生就毁了一大批包括省里的处以上的干部。他分到我们学校后,不听领导的话,踢开党委,想咋干就咋干,我们不办美术班,是为了图个安生。”我很严肃地回答:“你们说的这个人在师大的亊河北日报和人民日报已有结论,你们没看到吗?我可比你们了解,不要妄议。省领导让我们这次来调查处理进修学校美术班,你们不能半途毁青苗,应立即恢复为妥。”他们只好照办。因执行公务,我没见于永昌,办完此事便回省委汇报。

  新华社那三位写“零点五亊件”的记者,名叫谈风、薛文茹、周志清。他们过去多次采访于永昌,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写了一篇于永昌反不正之风的长篇报道,欲分两期在人民日报连载,目的在于推进党风建设。他们打出铅样,三人特意去油田找于永昌校对一下有何出入。他们上午向油田的毛华鹤副总指挥和宣传部长于孔照介绍了于永昌的党性人品。下午于永昌与三位记者别后重逢,分外激动。谈风像一位老师侃侃而谈“古之士类于今之知识分子,承数千年士之传统,为民发声。无论哪个时代,知识分子都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对社会罪恶的愤怒,对人民苦难的敏感和同情,承认良心的至高无上,站在弱势群体一边,仗义执言。零点五亊件我们看到共产党里已滋生腐败现像,今后会遇到比零五大的多的腐败现像,你如今是知识分子中的共产党员,战斗正未有穷期……”

  遗憾的是,这篇稿子因省委书记金明批示以安定团结为好未能见报。当时人民日报如果发表了该稿,于永昌就成了反不正之风的英雄名扬天下!我为之惋惜!时运不济的于永昌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他所在的教师进修学校被改为华北油田教育学院后,他做为美术科主力教师,到浙江美院索求美术教学大纲,购买教学设施。把同学付磊、徐晓燕、桑劲冬等调入。我为他们迅速地在油田开辟了一片教育新天地而高兴。

  后来听说于永昌给石油部长写了一封建议信,认为全国四十多个油田都一轰而起上马教育学院,是个很大的浪费且不合乎教育规律,建议把华北石油教学院改为“中国石油艺术学院”,仿解放军艺术学院设美术音乐两个专业,每隔四年招生一次,培养少量的美术音乐人才,为野外的百万石油工人文化生活服务。赵宗鼐副部长很快做了批示并给于永昌复信:永昌同志,你酷爱艺术并关心全国石油教育事业发展,精神甚好。你的《筹建中国石油艺术学院24条草案》我已批转华北石油党委……于永昌和学院主要领导由此便产生了分岐和矛盾磨擦。书记说于永昌是个典型的无政府主义者,目无我们学院党委,也目无新成立的华北石油管理局党委,是一个野心家,一贯踢开党委闹革命。新任管理局扈局长组织几个笔杆子写了“否定《中国石油艺术学院方案》”报到石油部。河北任丘错失了一次建国字头学院的机会!这些领导把于永昌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于永昌感到在他们手下无法谋亊兴业,便转身到社会上发起创办“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学院”。

  后来听河北师院钱天长教授说,1985年,他和于永昌赴合肥参加了中国民间美术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于永昌在大会发表《创办为八亿农民服务的民族民间艺术大学》的精彩演说,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从目前的美术教育来看,引领潮流的中央美院主要是徐悲鸿引用的法式和后来罗工柳等引入的苏式教学。淅江美院(现为中国美院)以传统的文人画为主,文人画是供有钱的富人和有权的官员赏玩的艺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它经过历代劳动者的创造,成为民间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根。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是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新中国今已成立36年了,还未创建一个为农牧民服务的民族民间艺术大学,做为人民当家做主人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应把民族民间艺术艺术分门别类的列入国家学科,发展成为新中国第三美术教育体系,与央美和浙美三足鼎立。主持会议的秘书长廉晓春为之动容,当场激动的宣布“一个来自石油战线的普通美术教师于永昌,今天能提出这个创见,就应该立碑。”景德镇陶瓷学院梁任生教授冲上台讲道:刚才这个开创性的发言,让礼堂里静的掉根针都能听的见,在我们这个讲坛上,这是过去没有过的……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大学筹备座谈会”在华北油田宾馆召开,新任华北油田党委书记兼局长王之政和副书记李玉生主持了这次会议。河北省副省长王幼辉、中国美协党组书记雷振民、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中央民族学院、青海师大等四十多名领导、教授到会。我因有事未与河北师大教授阎明奎、齐梦慧、李维世同去参加。座谈会后,华北石油教育学院领导认为于永昌在校外办学是另起炉灶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求管理局予以制止,于永昌感到委曲,不误原单位一节课,不花国家一分钱。业余为国家建个新学科何罪之有?王幼辉副省长知道后给于永昌写信:永昌同志,只要我的能力(权力)所及,就一定支持你。一切亊业在于创和闯,让那些官僚兵僚见鬼去吧,人民的亊业万岁!

  开国将军、老省长、时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秉彦特意到油田接见于永昌并共进午餐表示支持,他说:“革命的事业从来就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当年聂帅任命我为十分区司令,没给我一杆枪一个兵,只给我一张编制表。我们就在这白洋淀发展了一支打日寇的队伍。过去我们党在延安发了方针政策,人民行动起来,新民主革命就完成了。今天社会主义改革也该这么搞,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今天来就是支持你办为农牧民服务的艺术大学。”[4]

  六届人大、政协召开时,于永昌在京西宾馆发动了刘海粟、李可染、古元、吴冠中、李风兰等6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国家递交《建立民间美术学科,开设高等院校》提案。批准增设一个新学科,要有足够数量的专家签字,于永昌便到北京和11个省走访李桦、刘文西、魏传统、寥静文、涂克、钱绍武、杨先让、周思聪、杜矢甲等200余名著名专家签名发起。这些消息我是从报纸(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和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很佩服于永昌能把中国美术圈的名人们都发动起来了!李泽厚这么大名气的学者能给于永昌写信,秦征这样身份的教授能陪于永昌一道创业,这种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实在令人佩服!他能直接向国家民委主任、北京市委书记当面汇报,能在中央民族学院有一个办公室,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能做到的。

  天有不测风云!1989年春夏之交,他回到原单位党员登记,在一次党支部会议上因反对有人送礼买党票。与党委书记产生激烈冲突,校纪委罗织了于永昌发动民间艺术办学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煽动师生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游行等莫须有的材料,校党委做出“取消于永昌党籍的决定”。并停止任课停发工资开除工会。

  此时,设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民族民间艺术学院筹备会”把敏感人物于永昌拒之门外。走投无路的于永昌沉寂下来,闭门创作油画《红太阳光辉照万代》系列,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年《大江东去》出版。并在鄚州大庙创作大型壁画《神医扁鹊》。

  五年过去了,又是一个艳阳秋天,中共华北石油组织部做出对于永昌恢复党籍的决定,他又回到党的怀抱。

  恢复了党籍的于永昌,得以重返办学队伍,办学班子缺少了于永昌这个发动机,过去的五年停滞不前。于永昌进京后迎难而上,马不停蹄地跑文化部和国家教委,终于在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增设了民间艺术专业。文化部批文成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学院与河北师大合办。在外地转了很久的于永昌又回到石家庄,我们师生相见有说不完别后之情。他拿出中国文化报报道学院成立的新闻,我注意到领导班子名单里没有真正创建者于永昌,文化部民族文化司原副司长牟耕任院长、河北师院副院长刘永瑞任常务副院长、刘烽(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原主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词曲作者)、李绵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等数位副院长,于永昌因是个没有级别的教书匠,所以进不了这个体制内的领导班子。恰逢华北油田改制,于永昌便回油田到了中学当了美术教师。失去了于永昌这个实际办学人的民族文化艺术学院,两三年后在河北师院门口摘下牌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后来我每当我想起于永昌这段十年办学史,就联想到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

  三、历时十二年的“小百花工程”

  一切又从零开始。到华油一中当美术教师的于永昌,创办华北油田第一个高中美术班。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把100名油田高中生送入大学艺术本科。再用五年时间,把100名高中生送入国内外著名的美术学院,名为“小百花工程”。

  华北油田第一个考入中央美院的刘季春,第一个考进清华美院的陈淑娜,第一个考进中国美院的冯睿庆,第一个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的朱楠、第一个考进法国里昂美术学院的顾苏、第一个考进列宾美术学院的韩超、第一个考进乌克兰中央美院的吴新、第一个考进英国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的孟超、第一个考进韩国启明学院的周悦玫等华北油田考生的多个第一出现在小百花。

  中国石油报《这里有个小百花》,影响力周刊《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新闻报道,引起19所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先后来参观考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叶毓中来小百花考察后题词“未污染的一池春水,一块美术教育的净土。”四川美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扬圭言现场参观后题词“这里有个小百花,功在园丁利国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寥军参观后题词:“艺术教育的奇葩”。来参观的美国美术教师和伸出拇指,称赞比美国中学的艺术教育水平高,并现场即兴作画赞扬小百花五州开放,四海飘香。

  一个原本可在大学当教授、当院长的于永昌竟在中学当了孩子王,我带着几分好奇,几分疑惑到任丘华油一中来亲眼看一看人们传说的小百花。小百花的教室里挂着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学生们大唱红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学生们必修的主课。小百花分为基础班和高考班,基础班大多是油田职工的孩子,高考班都是高三冲刺的学生,除油田之外,还有任丘和周边县市包括北京市的一些考生慕名前来求学,像北京市公安局110一位领导的孩子张言、总参二部一位首长的孩子张娜,隆化董存瑞中学甚至整个美术班都来了,最远的还有来自河南南街村以及湖南、甘肃等外省市的学生。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工啇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工大、四川音乐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纷纷来小百花开设考点,小百花门庭若市,车梭人喧。可谓红极一时。

  我恰好赶上小百花负责组织的《国际青少年华北分赛区画展》成功举办。解放军总参首长、省委宣传部外宣局的领导、一些院校和全省各重点中学校长、共产主义社区南街村村长和高中校长率南街的师生们也远道而来参加开幕式,盛况空前。应该说这是于永昌的一个杰作,是他把《讲话》的阳光雨露撒播出千件青少年的红色作品如春蕾绽放。

  我回到石家庄,逢人便宣传红色小百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百分之百的升学率。后来有一天,河北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吓了我一跳,冀中公安局动用两个分局的警力包围华油一中校园,将18名学生小百花学生干部抓进公安局审讯,深夜,华北石油张局刘副书记带公安局长、教育局长把于永昌从家中揪出。押进油田看守所牢房,罪名是“非法组织”。震惊全国的“河北小百花事件”一夜爆发。

  我从南京周未整版“河北小百花事件”真相中了解了这是油田干部窝里斗,不惜毁灭小百花,是油田新任局长张宝庄下令公安局抓于永昌,彻底铲除小百花,要任丘法院判于永昌6年徒刑。我估计于永昌不会束手就缚,他不畏强暴的个性一定会反抗到底。果不出我之所料,全国的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以及南方周末、燕赵都市、西部时报、沧州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和网站都为小百花和于永昌鸣冤叫屈,各报整版整版的连续跟踪报道,新浪、搜孤、百度等各大网站的传播,于永昌的名字随之远扬,又一次上了新华社内参。张局长大为恼怒,让油田工会主席沈文先聘北京金泽军律师事务所起诉工人日报和燕赵都市报。张局长在会上扬言:华北油田有得是钱,化上三百万,打倒于永昌。

  200个学生家长在呼救书上附自己的身份证和电话号码,派代表进京向人民日报求助,放假回来的各大学小百花们到国家公安部上访。于永昌从看守所被放出来,与同学们将冀中公安局告上法庭,在任丘法院和沧州中级法院六次开庭,这是中国首例中学生状告公安局,最终公安局败诉。于永昌创造了一次民告官的胜诉,免了六年牢狱之苦,自觉不自觉的推动了中国法制进程。

  华北石油局组织了一个庞大的班子要扳倒一个普通职工,由于于永昌党性鲜明,华北石油局无法找出正当理由再开除党籍。由于于永昌正气凛然,在法律上也没能击倒他。张局长只有动用手中的行政手段对其长期迫害,不允上讲台,扣发工资,并下令油田各医院不给于永昌看病,把人往死里逼。于永昌的命运又一次大起大落,一怒之下摔了画笔和教鞭,从此冲上了文学的跑道。

  又一个十年奋斗清零。油田已无小百花,如今连华油一中这个省重点中学也没有了,被后来居上的任丘中学吞并了。回忆历时十二年的“小百花工程”,809个学童走向国内外美术院校。并把他们导师于永昌作词作曲的“小百花之歌”随处传唱:我是花一朵,今生小百花,我们根连根,我们正长大,有了泥土就发芽,有了阳光就开花……今天想起这支歌的旋律,想起这段历史,让人心中很不好受,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弃画从文十年创作

  于永昌弃画从文后,来石家庄与我长谈,我在我的报社为他提供了写作室,支持他闭门写作。三年写出开山之作30集电视剧《总督张之洞》剧本(国家广电总局审批立项公示)。之后他去了张之洞故乡贵州省安龙县继续挖掘这个题材,住在一个叫那汪的布依族寨子里,用一年半的时间,写出了86集《家国天下》并改编为小说。后又到太原9个月写了《张之洞在山西兴革》。他回河北后,接连创作出电影《根》影剧备字2017(8404号)、《将弁学堂》等古代题材,现代题材有《中国跤》、《响马庄》等。

  有一次我与他到保定的顺平县花木兰故里挖掘红色题材,回到石家庄创作室写出《花正红》影剧备字2017(3818号)后改编为同名36集电视剧和同名河北梆子戏。我认为他写的这个女英雄花正红,是中华女子亮剑!可与革命样板戏比美!从《花正红》开始,他深入挖掘冀中红色文化,写出冀中军民抗战的电影《战友生死约》、社会主义建设的《毛主席来安国》、建党传播马列主义的电影《火炬之光》、电视剧《家园》三部曲第一部等一系列红色作品。

  我曾陪于永昌去广电总局向副局长孙寿山汇报,也曾陪他去北戴河中国作家创作中心,向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求教,还与他一道去武汉采风,在武汉大学拜访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我多次出席有关于永昌作品研讨会,听到的评论多多。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颜品在《战友》研讨会上赞于永昌是一位勇往直前的老兵并致军礼。冀中红色文献馆馆长高玉辉说:于永昌的作品是埋在垃圾堆里一颗珍珠!诗人李有森打了个很形像的比喻:于永昌从拖拉机群中开出了一辆大红旗!沧州作家唐红霞读了惊呼:《张之洞》超过了四大名著!旧版《三国演义》导演之一、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老导演刘树生在于永昌作品座谈会上说:这部《家国天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正剧,改革再改革的张之洞团队可压过刀光剑影的《康熙大帝》,能超过宫廷恶斗的《雍正王朝》。已退休的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李长江说:拍十部不如拍这一部《家国天下》。更有群众的关注为证,年初黔西南州电视台采访他写《家国天下》的视频在新浪看点三个月内就三百一十五万余次播放。

  河北省张之洞研究会成立时,于永昌被推选为会长。应邀到北京、山东、贵州、江苏等地有关张之洞的研讨会议发表演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点评过晚清四大名臣,利用文学创作的间隙,在教育观察、河北日报等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学术研究领域成为一名有着独立见解,以红色信仰通古今之变的学者。

  于永昌的笫一场学术报告是在母校河北师大举行,那天我也参加了,与另一场大文豪刘心武的报告唱起对台戏,起初我担心听众去捧刘心武而冷场,没想到开讲后,于永昌以自己翔实的内容和激昂演讲风格征服了同学们,来听的人越来越多,座无虚席了。他到燕山大学的那场报告我也去了。后来他应邀到北京师大、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大、云龙书院、山西科院等院校做学术报告,每登演说台,雄辩恣肆,往往倾动众耳,掌声如同白日春雷。徐州日报对他在云龙书院的学术报告有此评价:于永昌高亢激昂的演讲风格,富有内在的思想力量,震撼了在场听众的心,大家都表示收获颇多。

  去年五月,于永昌去大寨拜访郭凤莲,写了一篇《走到大寨红旗下》,平生第一次用笔名“天眸”向红色网站投稿,很快就刊发了,这一发而不可收,一篇接一篇象连珠炮似的从各地红色网站发出,我数了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共有三十篇文章。每篇万字左右,其中不乏惊人之作。如《干部参加劳动是拒腐防变的“灵丹》妙药”》(与作者素不相识的司马南特意在微博上推荐此文并做了一场“重提干部参加劳动,警惕共产党国民党化”视频,引起众多跟贴评论),又如《病树前头万木春── “联想事件”的若干警示》(仅昆仑策研究院的公众号读过此文显示为10万十)我注意到,《对朱立伦“持续对抗共产主义”》的万字文,这是全国千万党员中,第一个站出来,也是全国知识分子中批朱卫共的头篇文章!(乌有之乡、昆仑策、红歌会、民族复兴、橘子洲头、毛泽东思想旗帜、红旗等全国红网转载,山东省广播电视“闪电新闻”在历史栏目全文转发)。山东读者傅宗光写道:“久违了的深度好文!高屋建瓴!高扬共产主义旗帜,指引人类社会方向!”云南学者和元发文赞:“共产主义理想高于天,战斗的檄文传四方!”我身边有朋友叹道:昔有梁山泊黑旋风李逵,今有互联网上红旋风天眸,快哉!

  我从微博和微信里看到,电影《亮剑》李云龙岳父扮演者田春山感叹:如果中国半数以上像于永昌这样的共产党员,中国梦定会成现实。

  乌有之乡站长2021年6月27日回复:尊敬的于永昌老师:您好!看了您曲折而光荣的历史,真诚地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您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无愧党的旗帜,是毛泽东思想培养的好战士。范景刚。

  熟悉的读者,每当发现天眸新作,争相传阅,在微信和微博上转发。不熟悉的读者,发现作品中有些话正是自己心之所想而产生共鸣,任丘市纪委干部王煜说:四十年没读过这么好的文章了!大快人心!

  人民日报记者李晓阳:文如其人,一个纯粹的人!共产党人!

  广东韶关陈光辉老师:由著名的美术家转而成为作家、文学家的于永昌,我认为他更是一位思想家、战略家、革命家。比起更多的所谓叫兽砖家,那是因为于他有一颗向民、向党、向国的火热之心。

  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我随于永昌去南街村与班长王宏斌见面的情景了,这是他二十多年里第七次到南街村了,与王宏斌再次重逢,纵论共产主义。临别时,王宏斌说: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不灭的理想,期待着你创作出不负时代的新作。

  又是一个十年过,于永昌在这弃画从文的十年里,行万里路,写百卷书,立一家言。其文学艺术创作涉及小说、诗歌、影视、戏剧、历史研究、文艺评论、时政评论等,一个年到七旬屡遭打击,经受重大挫折后犹有此雄心壮志,热情似火,神思泉涌,妙文佳作。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

  天眸坚持人民文艺创作的启示

  以上是我亲历亲见的于永昌的经历与文艺创作的主要内容。《教育观察》杨总编审稿时叹道:于永昌算得上奇人奇事奇文!这评价很到位。我是直接的长期的与其接触和相处中,深知于永昌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好小说!一部引人入胜的电视连续剧!

  于永昌用天眸这个笔名恰如其人恰如其文,让人过目不忘。我们对天眸文艺进行归纳述评,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最底层的文艺生态的了解与研究。这些年在市场经济、阶层分化、物欲横流的条件下,我们的文艺还要不要表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还要不要表现社会底层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文艺的服务对象还应不应当包括他们?于永昌这个一直在社会最底层坚持文艺创作,直接给我们提供一个值得研究的事例。创作了这么多好作品,至少具备了时代的代表性、感情的真挚性、艺术的独创性、美学的感染性。因不在体制内,上不了台面,竟连县一级的奖也没评过,作品屡遭封杀,得不到官方承认。像他这样在民间苦苦创作的作者难以数记,被埋没的人才和作品肯定不少。这是当代文艺创作繁而不荣,兴而不旺的一个症结。

  这些年中国文艺界陷入了一个群体的迷失,任其莫言的腐烂书、范曾的腐败画、方方的卖国日记、吴勇的毒教材,南京的小靖国神社等在体制内堂而皇之的疯狂泛滥,历史真正的主体——人民大众,只能为明星们化钱买票“围观”“喝彩”,社会主义的文化长河就失去了主流。人民文艺今何在?好在民间还有天眸这样千百万个人民文艺的奋斗者,呼唤真正的共产主义信仰复活,呼唤人民文艺的复活。

  最近对莫言作品的讨论很激烈,燕山大学齐教授和华北油田于贵奇老师等同志把天眸与莫言相比较,认为两个人年龄相近,都没念过中学,都有军人的经历,也都是共产党员。后来都投身文学艺术,一个是诺奖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一个在社会最底层书剑飘零!二人的生活态度、文艺观、创作轧迹大不相同。就其作品来看,是“阳光”与“黑暗”;是“清风”与“臭气”;是斗志昂扬与颓废萎靡;是两种不同文艺思想的公开亮相;是腐烂与燃烧![1]这个对比很说明问题,这些话正是我们心中所想。

  莫言是大作家写小作品,天眸是小人物写大作品。莫言是一个用中国传统糟粕文化与西方现代劣质文化交媾来疯狂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时代的专业户?作品是迷魂药,败坏了人心,败坏了社会。天眸是的创作视野比莫言开阔的多,作品的美学理想创作价值正体现在人民的需要之中。在美学意义上比莫言要高的多。在作品数量上也不比莫言少,虽说是一个业余文艺创作者,在创作时间和创作条件上相差悬殊,但他的作品绝不输莫言。看起来这种高与低大与小的对比很不对称,细想起来,这里面确有许多发人深醒的地方。

  在北大礼堂曾有女同学向莫言犀利发问,你爱人看你写的书有何感想?你觉的你有社会责任感吗?你为社会做出过贡献吗?这提问的是文艺为什人的问题,莫言的回答含糊其词。如果也向于永昌问这些问题,他可无愧地说出“零点五事件”的社会责任感,“小百花工程”的社会贡献。《“讲话”指引一个文艺老兵勇往直前》所记录的文艺创作。

  用腐烂与燃烧评价莫言和天眸是很形像的,以此剖析莫言和天眸,由此撩开当下文艺的现状。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文艺不是一般的腐烂,现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都空前尖锐,文艺斗争更为严峻,在这历史的十路口,在这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上,全国人民在盼望着重举人民文艺的旗帜再出发。知其所来,明其所往。开创人民文艺为人民的新时代!

  结束语

  河北师大120周年的画卷,如万马奔腾,于永昌算不上扬蹄的骏马,是负重的老牛。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干,每到一地,便大力谋事兴业,无私奉献。他的思想观念是超前的,他干的事都是别人没干或不愿干的,他创作的都是别人未写或不敢写的,他的普通党员作用是其他干部党员不可替代的,无论走到何时何处,都会留下一个共产党人文艺创作者深深的脚印,难以磨灭。

  像于永昌这样毕业后在社会底层求索的小人物不是少数,正是这些成千上万的小人物,在社会各个领域里的艰苦奋斗,把母校河北师大的传统四处传扬,代代相传。120岁的母校不仅要有对大人物丰功伟绩的记忆,也应该有对小人物奉献付出的记忆,但现实中普通人的命运是很难载入“史册”的,所以,我用一万四千余字的笔墨成文,写出我所知道的天眸,他身处低微,遭人歧视;才华卓越,遭人妒嫉;党性崇高,遭人算计。在一个又一个的逆境中特别能战斗。立得正学的深、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走的快干的欢。为母校河北师大“怀天下,求真知”校训的践行增添了新篇章。仅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河北师大校庆120周年,献给为人民文艺而战的中国共产党人,献给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王希文

  2022年 8 月12日

  引用资料:

  [1]大众文艺《中国的脊梁——于永昌与张之洞》2013(423页)

  [2]《如歌年华》珠江出版社2020年第一版11页

  [3]“河北小百花事件真相”南京周末2003.11.26.

  [4]英才杂志《我与刘秉彦的四次见面》2010.7

  [5]乌有之乡《“讲话“指引一个文艺老兵勇往直前》2022.20.

  作者简介:

  王希文:现任河北省张之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清风杂志》社长、石家庄野云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河北师大团委书记、河北省团委常委、河北省学联秘书长。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委员。

作者王希文与于永昌(天眸)在李大钊家乡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