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我最好的年代奉献给祖国”

作者: 是说新语 日期: 2021-11-24 08:14:48

  她出身书香门第、条件优越,却选择被许多人视为畏途的传染病防治作为自己的事业;

  她曾与家人在海外生活,有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却毅然回国艰苦奋斗;

  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却被许多重获新生的患者视为“妈妈”……

  她,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

  1921年8月,李桓英出生于北京,是家中的长女。她名字中的“桓”字,有华表的意思,寄寓了长辈期待她像华表一样杰出的愿望。

  李桓英的家族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更有爱国的优良家风。

  李桓英的祖父李庆芳是清政府公派的留日学生,后回国效力,是民国时期知名人物。

  抗战期间,李庆芳坚持民族大义,为解救30多名八路军战士,被日军关押40余天,不久愤恨逝世。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曾专门刊载李庆芳的事迹,盛赞其“劲节可风”。

  李桓英的父亲李法端是中国第一批留德学生,学习电机专业,归国后先后在杭州电机厂和政府多个部门任职,致力实业报国。

  1936年,李桓英(后中)与家人的合影。 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李桓英从小就受到熏陶。在李桓英看来,“爱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值得标榜:

  “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的根,我学习的知识,要为中国人服务,不能忘本。”

  1939年,18岁的李桓英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抗战的纷飞炮火中,李桓英完成了大学课程。

  1944年,李桓英(前排左一)和同济大学医学院同学合影。 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1946年,李桓英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细菌与公共卫生硕士。1950年7月,学习努力、工作出色的李桓英被推荐到刚成立不久的世卫组织工作。

  年仅29岁的李桓英,成为了世卫组织的首批官员,也是中国女性中最早和最年轻的联合国工作人员。

  世卫组织工作期间,李桓英曾在多国进行传染病治疗实践。图为20世纪50年代,李桓英在仰光巴士德研究所。 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中国的成立让海外学子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很多人不远万里回国参加建设。李桓英内心也有很深的触动。

  “我再不回来的话,岁数就大了,40多岁了。时不我待!”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基础非常薄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李桓英的选择,长期的国外阅历使李桓英深深认识到,传染病往往与贫困落后紧密相连。她更加迫切地要回国,要用自己的医术为当时尚未脱离贫困的国家和同胞贡献力量。

  1957年工作期满后,李桓英婉拒了世卫组织年薪9000美元的续约邀请,准备回国。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美国人均年收入的三倍。

  “联合国再好,待遇再多,但是人不是靠金钱生活的!”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青年时代的李桓英虽在多个国家学习工作,却从来不曾忘记祖国。她本人的学成归国,成就了家族“一家三代,留学报国”的佳话。

  1954年,李桓英(左一)在缅甸伊洛瓦底江畔与缅甸技术人员合影。 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决定回国时,李桓英住在缅甸,与祖国就隔着一条河,可她却无法跨越。李桓英说,“当时美国与中国还没有建交,遥远的祖国并不知道我要回来,也没办法给我提供帮助。”每当夕阳西下,她都会情不自禁地眺望北方,想念北京。

  但什么也阻挡不了李桓英归国的心。

  她想尽办法,手持一本联合国护照,从伦敦到巴黎,从巴黎到罗马、雅典,辗转布拉格、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几乎跑遍整个欧洲,最终在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祖国。

  “要把我最好的年代奉献给祖国。”

  1964年,李桓英回国的第六年,放心不下女儿独自在国内生活,李桓英的父母千里迢迢赶赴香港,见了女儿一面。她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把女儿带回美国。

  1964年,李桓英(中)与父母于香港。 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叫我跟他们走,我没走。正是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没去”,“我把我父母送走,我父亲就哭了。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我。”

  这是李桓英回国后第一次与父母见面,也是她此生最后一次与父母见面。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成了李桓英此生最大的遗憾。1980年,当李桓英再次回到父母身边时,已经天人两隔。

  1980年,李桓英在美国洛杉矶父母的墓地前。 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次赴美探亲,家人仍旧希望她能留下,但她放不下正在开展的医学研究工作,再一次放弃了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机会。

  因为投身传染病防治事业,李桓英一辈子没有成家。有人问她后不后悔,她说,人生有很多种幸福,她与麻风结缘,能够毕生从事自己喜爱的医学研究,已经很幸福、很幸运了。

  优良家风的传承延续、心系祖国的内在召唤、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植根在李桓英的心中,化作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一生从未改变。

  她将全部的心血投入到了这片曾让她魂牵梦萦的土地上,成为爱国归侨的学习榜样: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