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的光明永不磨灭: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

作者: 鸢娓 日期: 2020-12-11 09:43:23

——在一二·九学生运动85周年纪念活动上的发言

  “一二·九”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是反抗强权,反对压迫的精神,更是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的青年精神。在我看来,“一二·九精神”正是属于青年之精神。今天,我们重谈“一二·九精神”,也是对青年的新要求、新期望。

  青年是一个社会最有活力的有机体,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20世纪以来的历史,是一部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的历史,也是全世界相信和平与正义的青年们摇旗呐喊的历史。历史风雷变幻,时代乱云飞渡。纵观20世纪,青年在历史革命中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官僚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压迫,中国青年曾勇敢地走上街头,掀起“五四”、“五卅”和“一二·九”等多场学生运动,为沉睡的民族意识、反抗意识注入苏醒的活力,用自己的声音、行动甚至是鲜血与强权的嚣张气焰作斗争;而在国际历史舞台上,我们同样看到,20世纪30年代,无数怀揣共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青年战士们自愿前往烽火连天的西班牙,为保卫共和国而与右翼法西斯勇敢搏斗;我们同看到,二战以后的各老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也爆发了无数的学生运动,从法国五月风暴到日本全学共斗,青年学生们构筑街垒,拿起石块,砸向摇摇欲坠的资产阶级政府。

图片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中流击水,飞舟乘浪。在“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感召下,青年以自己的忧虑、自己的愤怒、自己的呐喊,震动着全世界的“老大帝国”,并和民族解放运动、工人阶级运动、女性主义运动结合在一起,对这个不公的、混浊的世界发出质问,成为20世纪历史大潮中的一抹亮色。“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正是这些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旧时代中国新青年精神的典型体现。

  对于“五四”一代、“一二·九”一代,毛主席曾经指出:

  数十年来,中国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在这一群人中间,除去一部分接近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并为其服务而反对民众的知识分子外,一般地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遭受着失业和失学的威胁。因此,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或多或少地有了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富于政治感觉,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大的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

  青年学生的热血与勇气是青年的赞歌。但是,青年学生们却也不免在运动受挫时陷入虚无,堕入幻灭,甚至动摇自己的精神,最终甚至放弃生命,或是背叛革命。毛主席接着又指出:“[为了使青年知识分子革命到底]只有进行长期的群众斗争,才能克服这样的动摇;只有将青年的斗争与群众运动、工人运动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价值。在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毛主席将“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比较,指出学生运动与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联系,正是这样的联系,才使得一二·九运动不是简单的学生罢课、青年游行,才真正起到了革命和进步的作用。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取得广泛而深刻的胜利,也是因为有随后的工人运动的支持,以及国民大革命对运动精神的继承、运动成果的巩固。“一二·九”运动能够带给我们同样的反思。在这场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参与到革命中去,或是中途放弃,或是绝望沉沦,或是最终投奔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什么同样一场运动中的同样一代青年,却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究其原因,只有一腔爱国热情是不够的,而是要具有和工农阶级结合的意识,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这一概念,而不是始终把自己视作高贵的知识分子,或是不相信工农运动,不相信国民革命。

  1935年12月,林枫同志曾和黄敬、彭涛等人决定成立“南下扩大宣传团”,让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唤起民众。这个宣传团对于一二·九学生运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参与一二·九运动的北平学生,正是在这个宣传团中,第一次离开了大城市的家庭,和工农群众深入接触,有了与工农解放运动结合的意识。刘少奇指出:“‘一二·九’运动中的革命学生所走过的这种道路,是一个模范。一二·九时代的革命青年学生,已经指出了一条道路——到乡村去,到革命的武装部队中去和人民特别是农民结合起来……这是一切革命青年学生在民族危险中争取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

图片

  八十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穿越历史的洪流,21世纪的两个十年已经过去。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稳定的年代,但青年的力量,并不一定要诞生于烽火,今天的新青年仍然有新的使命。新的使命不是说要青年“退学下厂”,但是至少要有质疑的精神,批判的意志,至少要有与最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的觉悟。纵使物欲横流,我心坚如砥柱。

  何况,近年来的国内国际局势也在说明,这并不是一个如表面光鲜亮丽的时代。以2020年为例,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们的世界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考验。新年伊始,澳大利亚山火尚未灭熄之时,伊朗将军遇刺身亡,中东地区再临危机;冬春之交,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乃至世界蔓延开来,国际交流速度放缓,全球化进程再遭重创;行至七月,美国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共同抗疫前景更添不确定性;而在国内,尽管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部贫困县脱贫摘帽,并即将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打击仍然存在着,“996”、加班猝死险、长租公寓爆雷,这些仍是不容忽视的社会话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是青年尤其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新青年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的新青年,我们是幸福的,是最有可能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立的那一天的一代人;但我们也面临着挑战,是最可能经历无数的历史大事件,面对国际冲突与危机的一代人。

  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机会同在。青年需要时代,时代也需要青年。在一二·九运动八十五周年之际,我节选了李大钊的一段话,送给大家:“青年呵!只要把你的心放在坦白清明的境界,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就是有时困于魔境,或竟作了牺牲,也必有良好的效果,发生出来。只要你的光明永不灭绝,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

  伟大的一二·九精神永垂不朽!

  部分参考资料:

  激流网:《重温毛主席对学生阶层的论述和教导——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李靖:《世界年轻的时候——“一二·九”与青年、时代》

  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