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作者: 黄兆坤 丘炜堃 日期: 2018-06-04 09:28:22

 

  思想锈蚀比枪炮锈蚀更可怕,精神上“马放南山”比现实中“刀枪入库”危害更大。习主席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强调,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对广大官兵来说,不破除和平积弊,就难有高度戒备状态。

  军人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士兵应征入伍,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接受训练,以及睡眠、吃饭、喝水、行军,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进行战斗。”战争就像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什么时候打响、以什么方式进行,往往难以预测。从纳粹德国闪击苏联,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再到中东战争以色列偷袭得手,无不说明这一点。军人的职责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只有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才能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和平,是对军人最高的奖赏,也是对军人最大的考验。锋利的刀剑,可能因失去战火的淬炼而变钝;勇猛的雄狮,也可能因远离战鼓的催征而昏睡。古罗马军团曾骁勇善战,却因骄奢淫逸丧失战斗力;蒙古铁骑曾横扫欧亚,但因软玉温香变得娇弱不堪;八旗清兵曾骁勇善战,却在醉享太平中耗尽锐气虎气。中外历史上的这些前车之鉴告诉我们,“英雄雨打风吹去,太平岁月最蹉跎”。一支军队,染上和平积弊,就会很快在歌舞升平、文恬武嬉中丧失战斗力。

  宁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无备。今天,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对军队来说更加现实、更加紧迫、更加重要。信息化战争往往爆发极其突然,战机稍纵即逝,首战即决战,开战吃亏或许很难通过再战赢回来。如果不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就很难赢得战争的主动权,甚至可能丧失还手之力。

  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方能战不旋踵。领导的表率作用如风之源、树之根,具有鲜明的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领导干部只有把打仗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战”的意识、立起“战”的标准、找准“战”的位置、理清“战”的思路,才能带领广大官兵胼手胝足,把注意力、关注点放在主责主业上,在部队形成思打仗、谋打仗、钻打仗、练打仗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