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张伊丨英烈故事:《毛家六烈士—毛泽民》:兄长毛泽东,心中的第一个偶像

作者: 红色联播 日期: 2019-03-24 03:02:19

e72ecadecea8a4509c8267ab565966c0.jpg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外婆家里度过的。他自小酷爱读书,善于思考,聪明过人,才华出众,直到8岁时,父母才把他接回韶山读私塾。这个满腹经纶的小哥哥,成了毛泽民心中的第一个偶像。无论哥哥走到哪里,他都憨憨地跟在后边。尽管只有五六岁的毛泽民有许多事情他还弄不明白,只要哥哥这样做,他就会跟着学。哥哥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行为,以及母亲对哥哥的夸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毛泽民一生影响最大的,还是毛泽东勇敢的抗争精神和有效的引经据典的辩论办法。面对儿子的“狡辩”,毛顺生虽然心里生气,却无言以对。

  后来,毛泽东又带毛泽民一同去请教思想开明、博学多才的爱国进步老师李漱清,听他讲新知识、新思潮,经常去李漱清家借书看。李漱清也感到毛家两兄弟聪明好学,悟性极强,很愿意向他们纵谈天下人事,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并向他们推荐《盛世危言》、《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等书籍,李漱清成了毛泽东,毛泽民兄弟民主思想的启蒙老师。

  少年毛泽东好学上进,深受李漱清喜爱和器重。在老师的影响下,毛泽东兄弟对中国的前途感到沮丧,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华正茂志存高远的毛泽东终于走出了韶山冲,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随着认字越来越多,毛泽民也像哥哥一样读起父亲所痛斥的“闲书”、“杂书”来。他最喜欢读描写农民造反起义的小说,还经常把书中的故事滔滔不绝地讲给小伙伴们听。他绘声绘色讲演,如同登台说书一般,逗得小伙伴们笑得前仰后合,以至路过的大人们也要驻足听上一会儿,看着一个10多岁小孩竟如此口若悬河,人们惊诧不已。在韶山乡亲们眼里,毛顺生的两个儿子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  兄长毛泽东的行为越来越影响着毛泽民。毛泽东离开韶山后,14岁毛泽民当仁不让地代替了哥哥在家乡的地位。他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会讲道理,敢于为民出头。乡亲们遇到什么难事儿,也愿意来找他帮助解决。就连富人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来找他解围。

  毛泽民的堂侄毛岸平回忆毛泽民时说:“毛泽民当时在家是能说会道,能写会算,绰号叫做程咬金,能讲。会算呢,他两只手能够拨算盘。他就是文化不高,就小学文化,做生意比较厉害。”

  1913年,毛泽民和湘乡刘家湾的姑娘王淑兰结为了夫妻。婚后的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过得风风火火、扎扎实实。是毛家家业最红火的时期。

  出身贫苦农家的王淑兰,是一个典型的湘妹子,人长得标致漂亮,大眼睛,高鼻梁,皮肤白皙,身材苗条,性格活泼大方,说起话来快言快语。自打她来到上屋场,家里就充满了生气,整日里笑声、话语声不断。毛家的人都喜欢她。

  每天清晨,王淑兰总是第一个起床,生火做饭,收拾房间,洒扫庭院,缝补浆洗,喂猪养鸡,房前房后、屋里屋外一通忙活,婆婆常年病卧在床,她端茶送饭,洗衣擦身,照顾得周到细微:王淑兰在冲里遇到或听说什么新鲜事儿,总要讲给婆婆听;婆婆有什么事情要办,也总好找媳妇商量。王淑兰与邻里的关系也非常融洽,韶山人称颂她“身上有两条裤子,都要脱一条送给别人。”

  因为毛泽东1910年就离开家乡。毛泽覃走的也比较早。只有毛泽民,从十三四岁就开始在家里跟他父亲干活,除了种地还要做一些生意、记账等等。所有的家务,所有的事情,都跟着他父亲干。此时,才40多岁的父亲因为劳作的辛苦,此时已经不再下田干活了,他常年外出经商,所以家里家外的所有担子基本上都落在毛泽民和王淑兰这对夫妇的肩上,他们成了家中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