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从毛泽东的成长之路谈教育之道

作者:球人灯塔 发布时间:2017-12-02 18:57:12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读《为什么是毛泽东》感想之一

  任志刚老师撰写的《为什么是毛泽东》这本书,自2013年出版以来已经印刷了数十次。为什么会如此畅销呢?

  因为该书近乎百科全书,每一位读过他的人——哪怕是痛恨毛泽东、反对毛泽东的人,都能从中收获良多。

  本灯塔以前读人物传记的时候,主人公童年时代的文字往往会一眼扫过。可是,可是,任志刚老师对毛爷少年时代的论述,竟然让本灯塔对教育好孩子有了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现摘录部分内容:

  一、阻止孩子读书反倒促使孩子热爱读书。

  孩童教育与养牛相似,牛宁可伸着脖子费劲去够牛棚上的不易企及的草,也不愿意低头吃脚底下的草。

  想象一下在酷暑寒冬里打猪草是什么感觉,酷暑与蚂蟥相伴,冰天雪地里刺骨难忍,读书在农村这些孩子眼里就已经是天下最美好的事物了。同理,读书与打游戏机相比,读书则是最枯燥无聊的事情了。愿不愿意读书,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一种选择罢了。

  二、优势心理很重要。

  这一点中国人尚未明确成为共识,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尚处于变动的激荡之中,机遇和运气成分还很大。而社会结构相对已经平稳的西方的一些研究表明,领袖素质源自相对优势心理。所以要注意了,今天成千上万的挤进城市或跑到国外洋插队的人们,在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却忽略了由于相对的社会地位偏低对后代的心理伤害,最终有可能得不偿失的。

  三、自发的读书意愿是人最重要的欲望。

  真正理解这一点的家长是少之又少,多数人变成了家长后又去重复过去的故事。

  强制读书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最终孩子由于逆反而远离书本。人的知识不是在高中大学学到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除了少数科学上的天才人物突然顿悟产生出科学定理之外,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是靠着不断积累完成的,最后的结果之所以有云泥之别,是由于大部分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放弃了继续学习。这一点是孩子教育的关键,家长不可不知啊。

  与热衷于培养神童的人们相反,从毛泽东的成才路上得到的启示是:早识字、读经典、晚上学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好办法。

  四、教师如何起到导师的作用。

  一个人一辈子遇到的老师不会太少,但多数人并没有将教过自己课程的老师都认作导师并给予尊重和感激。

  人们都以为是大家忙碌中忘却了老师,其实这不是学生的错,问题主要出在老师身上。

  很多教师,终其一生,都没有起到导师的作用,人们多以为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的局限,其实对人起决定作用的导师是引导者,而人们接受引导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这种主动的行为完全来自老师的赞许,没有赞许过学生的教师只是教书匠,永远成不了导师。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老师的影子,他们对自己的导师都是心存感激的,而那个刻在心里的导师一定是夸奖过自己的人,不要小看这句夸奖,它是幼小的心灵最关键的接引者。

  正是老师们的赞许将农民的儿子毛泽东送上了成就无限的攀登之路。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