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柳树岂可作车头

作者:铁 坑 发布时间:2017-12-01 09:48:25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那些有骨气、敢担当的人,因为他们心中自有主义在、心中自有主见在,虽然一时不被理解,但时间一长,总是能赢得口碑和赏识。

  古往今来,不少人把“事上官”当成一门学问。最近读到此类的两则古事,让人很是触动——

  一则是关于朱温的。一次,朱温与幕僚出大梁门外数十里,坐在一棵柳树下憩息。久之,朱温自言自语说:“好大柳树!”幕僚听罢,起身附和:“好大柳树!”过了一会,朱温又说:“好大柳树,可作车头。”言罢,末座的五六人站起回应:“好作车头!”此时,朱温勃然大怒:“柳树岂可作车头?”制作车头需用榆木,这是常识。朱温一语测试,找出了一批“应声虫”。

  一则是关于赵匡胤的。某日,赵匡胤在后苑挟弓弹雀,一人自称有急事请见。听完奏报,赵匡胤发现只是常事,怒不可遏:“这哪是急事!”来人说:“比弹雀要急。”于是,赵匡胤怒气全消,并赐其金帛。点评这件事,明代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连用了7个“妙”字,并称“此人大是妙人”。

  朱温悉擒应声者,是因为这些人唯上谀上、是非不辨;赵匡胤奖励顶撞者,是因为此人一片公心、敢于直言。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体现了为政者的智慧和喜恶。部属该如何面对上级,这两则故事可谓是两面明镜,其间道理也人人知晓。可在实践中,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晚清时,英使威妥马居我国久,熟谙华事,归国后著一日记,详载见闻。其中提到:“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若王一发言,则个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一日,威妥马来到总理衙门署,见大家都不说话倍觉沉闷,威妥马先开口:“今日天气甚好。”诸人听罢仍不敢言,直到为首者回应“今日天气果好”,王大臣们才跟着说:“今日天气果好。”此事记录在《清稗类钞》中,书中评曰:不啻如犬之吠影吠声矣。

  《居官日省录》有言:“居官动谓迫于上官不得不从者,毕竟自己无真见而有私心也。”这句话剖析得很深刻。在有些人那里,“谁官大谁说了算”,只要是上级的意见、要求乃至暗示,不管正确与否、符合实际与否,一概迎合奉承;即使明知不对,也不指出、不纠正。实质上,这是推脱责任、缺乏担当、腰杆不硬、私心作祟的体现。“获上是治民第一义”,如果得不到上级信任和喜欢,啥事也干不了、啥好也捞不着,他们担心的不就是这个吗?

  “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即便在封建社会,胁肩谄笑而奴其颜、委曲将顺而奴其性,这种行为也被视为软骨症,是为人所鄙弃的。相反,那些有骨气、敢担当的人,因为他们心中自有主义在、心中自有主见在,虽然一时不被理解,但时间一长,总是能赢得口碑和赏识。

  明朝内阁首辅杨溥主持朝政时,他儿子从湖北老家来京探望。杨溥问儿子:“沿途官员如何?”儿子回答:“所过州县之官,迎送馈赠都很热情、很殷勤,只有江陵知县范理接待简单、颇不为礼。”杨溥听完很诧异。一番考察后,他便向皇帝举荐范理,先提升其为德安府知府,再提拔其为布政司。有人劝范理去信致谢,范理说:“宰相为朝廷用人,非私于理。”杨溥的胸怀度量、范理的铮铮风骨,千古之下令人倾倒。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先辈的告诫言犹在耳。对于下级,挺起腰杆讲真话、说实情、谏诤言,这样的品行操守只可砥砺勤修、不可忘记抛却。作为上级,要保持头脑清醒,要识得是真融洽还是假融洽、是真密切还是假密切、是真知心还是假知心,切不可让谔谔之士靠边站、受冷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心聚力、关系纯粹,才能保持本色、干好事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