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杨一光:有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探讨

作者:杨一光 发布时间:2017-02-23 15:53:5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这“城乡二元结构”好像是个经济的话题,可如今却都拿它来说人的事。

 

 

  昨日看到一篇纪念邓小平文章的回帖,其言:“非常感谢邓公,若不是他恢复高考,估计我今天也还是一个的农民”。其实这类的感激,以及这类感激的另类表白,即对毛时代被制定为“农民”身份的不满,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大概也是出于同一种感激或不满的心理吧,前几日在某论坛,也有人曾建议要与我探讨一下“毛时代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其实要说清这类问题,并不难,只要稍微回归一下历史,并对照一下解放前也就清楚了。

 

 

  解放前的城乡在户籍上应该是没有限制的,即不存在所谓“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但奇怪的是,当时却没出现农村人纷拥进城的现象。可解放后的情况却大变,城市周围挤满了被当时称作是“盲流”的农村人口,以至在农村找不到人,还以为都死了,竟因此制造出了“饿死三千万”的中国最大笑话来。

 

 

  其实这解放前后的大不同,也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人进城,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讨生活。可若是找不到事情做,即无法生活,那自然也就没人往城里面奔。而反之则反然,即若城市里的工作机会多,可以生活,甚至是会生活的更好,这时人们才会向往之,蜂拥之。而具体地说,解放前城市的功能还非常有限,除了官宦及其僚属,以及为之服务的各类商家的活动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机会。所以当时的农民若进城,除了是讨饭,否则很难找到生活出路,所以他们才更愿意待在生活比较容易的农村而不是城市。而解放后的情况就大不同了,尤其是城市工业的兴起,需要大批的产业工人以及服务性的人员,于是才有了机会,也因此才出现了大批“盲流”即盲目流动人口的现象。

 

 

  对于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的“盲流”现象,国家若不通过户籍制度进行管控,即形成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那造成的后果,就肯定不只是“饿死三千万”这类的认知性的荒谬了。对此,只要对照一下当今“难民潮”对欧洲现实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就可想而知了。而如今的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仍然对户籍进行严格的限制,这也可以说明当时这类管控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其实解放后,由于城市工业以及附属产业的兴起所招录的人员,其绝大多数也都是来自于农村。只不过这已经是有所选择的招录。如安排复转军人(其前身大多都是农民),以及通过一定的考核,招收受过相当教育,即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或是政治上进步的城镇或农村青年等。而通过户籍的有效管控,让这类当时社会的进步力量进入国家的新兴体制,这也是很正当且很容易理解的。换句话说,即便是国民党统治,也肯定要挑挑拣拣,而不可能是随便的来一帮就收一伙。所以,你埋怨毛泽东或“二元体制”什么的,其实根本都不贴边,且很有点“拉不出屎怨茅坑”的味道。而你最应该埋怨的其实只应该是你的父母或长辈,为什么不直接去问一问:你们当时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不不参军?不学习?不进步?为什么只认“一亩地,两个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当然,以上这些问题的总根子还是因为城乡差别的巨大,因此当时的毛泽东才出台了许多缩小城乡差别的政策,如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兴办农村“五小企业”以及“知识青年下乡”等。可诡异的是,如今批评毛泽东,批评“知青下乡”最积极的人,竟然不是当事的城市下乡知青,而却是那些从农村走出来、并取得城市户口的一些人。这里面拐的是什么弯,绕的什么道,是虚荣还是自卑?是矫情还是卖乖? 或是顾我而言他?这还真是不好弄懂。

 

 

  “非常感谢邓公,若不是他恢复高考,估计我今天也还是一个农民” ——其实看了这道回帖,我当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中国的农民真是可悲,连自己的子弟都瞧不起自己。而这与文革中批判当时教育的一句话倒是很合榫,即:“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忍爹和娘”。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