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中芯国际面临合规问题 台积电交投名状

作者:铁流 发布时间:2020-06-17 10:04:09 来源:新铁流 字体:   |    |  

  原文写于6月初,原文标题是《中芯国际面临合规问题 台积电扛得住压力么》

  因为公众号:tieliu1888禁言半月就没发布。

  没几天就出台积电断供的事情。只能略作修改。

  6月3日消息,中芯国际官方此前已经宣布,将于近期回归A股,将在国内上市并募集大约200亿元的资金。回归A股后,中芯国际将把募集的资金用于先进工艺制程的开发,同时加大14nm的扩产。

  在招股书中,中芯国际也公布了他们面临的政策风险:

  目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坚持国际化运营,自觉遵守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自成立以来合规运营,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若干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订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据此修订后的规则,若干自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与技术,在获得美国商务部行政许可之前,可能无法用于为若干客户的产品进行生产制造。

  上述修订的规则中,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其具体影响的程度,目前尚未能准确评估。

  上述中美经贸摩擦等相关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公司为若干客户提供的晶圆代工及相关配套服务受到一定限制。公司可能面临生产受限、订单减少的局面,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7.jpg

  虽然中芯国际在招股书中的标明“若干客户”,但大家都知道这其实指的是H公司。之所以“在获得美国商务部行政许可之前,可能无法用于为若干客户的产品进行生产制造”,主要是因为在设备和原材料上受制于人。就设备来说,工厂里大量使用购买自应用材料、ASML等欧美寡头的半导体设备,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国外寡头的技术支持,福建某公司之所以休克,就是因为欧美大厂的技术人员接到通知后全部撤走,结果这些重金采购的设备只能堆在工厂里积灰尘。就原材料来说,大陆12寸晶圆也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市场份额有限,全球晶圆市场被胜高、信越等几大寡头垄断,数年前就曾经发生过大陆某晶圆厂被胜高砍单的情况。一旦外商在原材料上卡脖子,中芯国际将陷入无米下炊的窘境。

  中芯国际这种大陆企业尚且如此,指望台积电保障流片渠道安全就更不靠谱了。当下,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给H公司代工只能低调做事,千万不能大肆声张,国内媒体千万别对这些事情以沸腾体的口吻大肆报道,虽然这种做法可以迎合民粹,收割流量韭菜,但对于冒着风险给H公司代工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大麻烦,万一被川普杀鸡儆猴,损失会非常惨痛。

  近日,媒体报道台积电有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市场点名获台积电去年 “化学材料质量合作优良供货商奖”的关东鑫林、石化大厂长春石油以及胜一化工3家厂商将一同赴美,作为台积电美国厂的第一批化学品联军,这项举动与台积电断供H公司一并成为台积电向“懂王”递交的投名状。

  面对这种局面,根源在于过去几十年奉行的“造不如买”的政策,以及自80年代以来,一大批企业纷纷以“贸工技”为指导思想有关。

  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中国的集成电路事业,在科研、教育、产业方面相互脱节。

  在产业政策制定上选择了“造不如买”,盲目对外开放,放弃了过去全国一盘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指导方针。

  “造不如买”的政策直接摧毁了中国独立的科研和产业体系;

  科研面是单打独斗,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微乎其微;

  高校教育沦为国外巨头的附庸,大多是为留学和外企培养人才,或者是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芯片,而不是如何设计和制造芯片;

  产业在硬件上沦为组装厂,为外资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在软件上围绕国外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马首是瞻,软件工程师转变为廉价的码农。

  极其少数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企业,在买办和外资的夹缝中求生存。

  如今,到了放弃幻想,重拾伟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遗产,建设自主产业链的时候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