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抗联老战士刘义权回忆战争岁月

作者:王敏娜 发布时间:2017-09-18 21:00:03 来源:辽宁日报 字体:   |    |  

 

——父老乡亲的帮助让我终生难忘

刘义权近照。

  13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给周保中当了6年的警卫员,在敌后建立起武工队,在朝鲜战场再立新功,他就是抗联老战士刘义权。虽然已经88岁高龄,但老人依旧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1930年2月,刘义权出生在山东省奉顺府五家店一户贫苦的农民家中,被生活所迫,4岁时他便跟随父亲刘长善从山东逃荒到东北的盘山县疙瘩楼村(今盘锦市大洼区疙瘩楼水库),靠熬小盐(一种土盐)为生。

  1936年,刘义权家搬到盘山县的另一个村子高坎湾村,父亲给地主“东霸天”刘文吉当长工。他8岁那年开始给刘文吉家放猪、放牛。有一次,因为刮大风下大雨,走丢了一头牛犊子,刘义权被刘文吉绑到树上毒打一顿。

  刘义权的舅舅高鹏柱是抗联地下工作者。在刘义权13岁那年,舅舅来到家中,给他讲了许多中国人抗日打鬼子的故事,他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最终成为一名抗联战士。

  谈及自己的革命经历,刘义权最难忘怀的还是在战争的艰难岁月中,来自父老乡亲的支援。如果没有老乡对抗联队伍在给养上的无私援助,抗联队伍坚持不了多久。他记得那个时候,时常有老乡冒着生命危险钻进林子里,送来粮食。

  1943年,刘义权参加抗联时,抗日活动严重受挫,东北抗联转移到苏联境内,在苏联的帮助下,组建了东北抗联教导旅。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和生产活动。直至1945年反攻东北,他们才回到国内。

  解放战争时期,刘义权感受最深的就是军民鱼水情。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吉林省朝鲜族青年代表赵南起动员家乡的父老乡亲,为民主联军送大米。赵南起挨家挨户地动员,挨家挨户地收集,仅用十几天就将大米送到了部队。

  1947年,我军在哈尔滨驻防,那里发生了瘟疫,死了许多人,当时刘义权和周保中、萧劲光等人都染上了瘟疫。由于缺医少药,大家病情不断加重,一位姓吕的老中医不但给他们看病,还让儿子连续半个月为他们熬药,直至康复。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乃至后来的抗美援朝,许许多多的老百姓给过人民军队支援和帮助,群众对革命战士的情谊深深地打动着刘义权,让他感念至今。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安定繁荣的和平时期,他始终以顽强、乐观、进取的革命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计名利得失。

  步入晚年,刘义权把周保中将军的革命遗物和自己在抗联队伍中用过的物品无私地捐给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他还经常应邀走进部队、机关、学校,义务宣讲抗联事迹和抗联精神。他说,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记住历史,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是从哪里来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