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李焕之和《春节序曲》

作者:阎泽川 发布时间:2019-01-31 14:16:2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    |  

  每年春节期间,总会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曲子再次响起,这就是著名作曲家、音乐指挥家李焕之先生的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听着这首旋律明快、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人们就仿佛看到过春节的热闹景象,乐曲将过年时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焕之于1938年8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曾多次指挥《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的演出。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李焕之共创作了300余首声乐作品。主要有《青年颂》《民主建国进行曲》《生产忙》《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由他创作的、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社会主义好》以朴实的语言、优美的旋律和直抒胸臆的手法,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坚决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表达了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真挚感情,唱遍了全国,也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思想和成长。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来单独演奏。李焕之在《传统音乐和我的创作》中说:“我在创作《春节组曲》和《第一交响乐》时,基本上就是选用现成的传统歌腔和乐调作主题而予以发展再创造的。但所选用的音乐材料,都是我在生活中所深刻感受的事物、生活风貌、情怀以及群众的音乐生活,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我所认为的:作曲家要生活在其中。”

  《春节组曲》是按照陕北民间“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小场。《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至1956年间,那年春节,北京街头一片热闹欢腾,使李焕之很自然地想起1943年新秧歌运动后,“春节”就成了延安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相互见面、同歌共舞的节日,也成了党政军民相互关怀问候、共同鼓舞革命斗志的时节。

  1989年《春节序曲》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1993年6月,《春节组曲》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2007年,《春节序曲》搭乘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进入太空,由此也足见其魅力之所在。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