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记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

作者:求真 发布时间:2017-12-23 22:48:56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作者按:教育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命运。近些年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各种模式推陈出新,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从总体效果上来看,还不太令人满意,在某些方面让人们非议和失望,甚至在一些方面让人们痛恨和唾骂。要搞好教育教学,首先需要有大批的敬业的老师,需要抓教学的领导们要沉下心来,真抓实干,不要搞形式,搞大呼隆。不要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实际效果很糟糕。有的地方过段时间就推出一个新模式,甚至不管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实际,强制命令老师们照搬某一模式,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了教学成绩的滑坡。有的地方的老师苦不堪言。追过来跑过去,就是不能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扎扎实实的进行有效切实的探索。今天这篇文章,写曾经的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经历,领导支持信任,给以积极指导,但不过多的干涉,不靠硬性的命令,尊重教学规律;老教师热情耐心的帮助,孜孜不倦的教诲,使他走向成功。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到了县里重点中学,确实压力会比较大,但是也给了很好的学习机会。那里管理严,正规,优秀老师多,随时都有学习的机会,会促使自己进步快些。如果能在那里站稳脚跟,或一炮打响,将来不管到了什么样的学校都能适应,都是响当当的。”听着自己原来的初中数学老师的分析和教诲,他的心里有感动,有感激,也有了信心和勇气。1979年在县里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师范专科学校。今年毕业,他分配到了县里重点中学第二中学教学。很多人都很羡慕。可是自从8月15日到县教育局拿到分配调令后,他的思想上压力很大。临去报到前,他看望了住在自己村的自己的初中数学老师。他的数学老师在当时他们的公社里教学很有名,教学经验丰富,很敬业。他感恩老师在初中的教诲。同时也向老师请教,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忧虑。县第二中学离家一百多里远,自己在那里没有熟人,他自己出生在山区,而县第二中学在市郊。学校规模比第一中学大。老师在祝贺他的同时,也回答和分析了他压力大有利与不利的因素。他觉得老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自香。他也知道“求其上上得其上,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的道理。而现在给了自己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一个发展的平台,就要利用好,从中学到“真经”。老师又嘱咐道,如果一上班就安排自己当班主任,会更忙,但是只要理清头绪,干一段时间就摸索出经验了。如果没有安排自己当班主任,也不要放松自己,要多与学生接触,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比如课余时间可以和学生一起打打球,或者搞些与自己学科有关的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生的喜怒哀乐。要经常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学生出现了学不进去,厌学的情况,学生出现了帮派小团体,思考要是自己当班主任该怎样做,怎样化解学生的矛盾,怎样让学生走出厌学的困境,怎样把帮派消除,怎样保持学生情绪的稳定,怎样让全班凝聚起来,让学生把劲头用到学习上。学生真正的进入到了学习状态,其他的不好的事就少了,风气就正了。越是不学习的学生,越是容易出乱子的。要设计出怎么做效果更好,引导学生往正确的路上走。任何一个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问题,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方法不同,往往效果也就不同,这本身就是一个多解题。但是总会有一种方法是最优的。每次遇到问题,都能选出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法,不用多长时间你就成了真正的教育家。有的人教了一辈子学,处理问题就那几种固定的处理方法,那是不行的。百人百性,某种方法适合这个学生,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在知识的教学上我们知道要因材施教,处理学生的矛盾纠纷、心理问题等更是这样。听着老师的分析和教导,使他心里好像看到了方向,看到了前途的光明。

  1981年8月25日,他到县重点中学第二中学报了到,就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开学前的培训活动。他尽可能多的接触周围的老师,熟悉学校的一些情况。开学后,学校安排他担任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没有当班主任。学校教导主任说,咱们学校中老年教师多,你是恢复高考后分来的第二届毕业生,去年和今年一共分来你们六七个。去年分来的两个老师,原来在村里担任过民办教师,都三十多岁,有教学经验。你们今年新分来的岁数小,没有担任过教学工作,所以给你们安排的课不重,是给你们留了学习钻研业务的时间。多听听老教师们的课,以便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将来好挑重担。明年学校要扩班,就会课业重了。他很感激学校的体谅。接到课后,他认真的熟悉教材,熟悉教参。那时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第一课是《一件珍贵的衬衫》,写北京市一个女工晚上下班骑车回家,不由得闯进了快行线,被周总理的轿车剐伤了,衬衫刮破了。周总理留下工作人员,领这位女工到医院检查伤情,并打电话询问,还让工作人员送给这个女工一件新买的白色的确良衬衫的事。故事不复杂,文章也不算长,一千字上下,也没有什么生僻的字,内容很好理解。可是怎么讲呢?他反复琢磨,反复修改教案。课文几乎都能背下来了。他对周总理很有感情,可是第一节课,学生虽然觉得新鲜,他觉得也很卖力气的讲,可是下来后,他觉得并不太理想。要讲的让学生听进去,愿意学,似乎还是很难的,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到课文中去,让他们从中学到知识。觉得自己在大学里学的很多文学理论、教育学、语文教法等知识,就像练习的武术套路,浑身是劲,就是不会在实践中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解运用。怎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运用到课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学习了之后,怎样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中去。教参上有段落分析,有中心、有背景介绍,有写作特点,他也把这一条一条写在黑板上,学生记得也很清楚.但他觉得很空洞。抄的那些内容好像都是一个空壳,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漂浮于空中、没有地气的条条。又像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指挥员,学了很多的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原则,可是面对具体的战斗,就像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运用。怎样调兵遣将,找不到哪里是突破口,该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能够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占领知识的高低。他心里很茫然。他下来问了几个学生,有学生说,老师讲的很卖力,老师读课文很有感情,就是不知道学了这篇课文该掌握什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语文。有学生下来背生字、解词,还有的学生背中心思想,背写作特点。他也不知道这些该不该让学生背,背了究竟有没有用。记得自己上学时老师也给抄过这些,抄过之后往边一扔也就不管了。他高中的一位老师讲的很好,很活,可惜这位老师没教他们多长时间就调走了。当时老师的讲课方法他不会用。现在觉得自己陷在一个深渊里。他们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班里七十多个学生,几乎都是住宿生。当时的学校条件还比较差,学生二十多个人住一个宿舍,睡大通铺。吃饭需要自己往学校转粮食。十几个人一个组,用水桶打一个组的汤,回来分。他自己也来自农村,经历过这样的生活,组里学生轮流用学校的饭票买干粮。看着这些来自农村的淳朴的十三四岁的学生,他很理解学生的不容易。

  他的家教很好,他母亲是他们那一带很有名的孝敬老人的模范,他父辈就他父亲和一个姑姑。姑姑离得远。他小时候家里四世同堂,最上边有曾祖父、曾祖母,还有祖父、祖母。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上过高小,懂医术。母亲上过一段小学。文化知识不多,但是母亲很善良。他兄弟姐妹五人,一个大家庭。每顿吃饭,必须先给老人端了饭,他们这些晚辈才能吃。上边四个老人都是他母亲一手侍候。特别是老人晚年生病,卧床不起,四个长辈一共加在一块有十多年需要人常年伺候,他母亲一手侍候到长辈下世。孝敬老人在当地很有名。他母亲也很会教育他们,时时处处要求他们兄弟姐妹要善良、诚实。不要亏欠别人的。她受母亲家庭教育的影响,一直勤奋学习,在小学、中学一直担任班干部。被同学和老师信得过。母亲的善良、正直、诚实,父亲的勤劳、朴实,以及他的大家庭里上下和睦相处的美德,深深的植根在他的内心深处。流淌在他的血脉里。看着这群农村的学生,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教好他们,让他们成才,既为了自己事业有成,也为了给国家多出人才,还为了自己对得住良心。可是现在站在教学岗位上,发现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是轻而易举的,这里边需要学问,需要很多的技巧,需要很好的揣摩、研究的。接下来,他按照在师范学校里老师教的东西一点一点往里边试着运用。可是仍然不理想。他写信给同学说,在其他学校的同学有的也和他有一样的苦恼。他也听了几个老教师的课,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他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觉得也不是很理想。虽然老师们的讲课特点不很一样,但是基本的套路差不多。他参加工作前的那股热情、激动,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好像被一瓢冷水浇了下来。不知道教语文是这么一个苦差事。过去听别人说语文难教,由于他在上学时语文成绩一直很好,没有亲身体验过教的甘苦。自己觉得学语文不难,现在知道了学语文和教语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他上高中时教过他很短时间的那位他很佩服的语文老师,现在也在这所学校里教学,这是他的唯一的原来熟识的人,现在是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主抓语文和文科教学,他觉得是自己很好的学习请教的机会。不过让他有些遗憾的是,这位老师现在教高中复习班的语文课。复习班的语文课与其他非毕业班的语文课的教法、知识的容量等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他还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他的老师总是很热情,有问必答。经常肯定他善于钻研,像个做学问样子。也总是会鼓励他,启发他,要敢于探索,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敢于创新。教导他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学,传统的东西中,有很多好的值得发扬的。但是不应该停留在传统中。老师说,语文似乎最好教,只要认得字就能教。语文课又最难教,可以这样讲,也可以那样讲,不像理科,有很强的难易的先后次序和衔接。语文课的某一篇课文,放在学期初能讲,放在学期末也能讲。甚至放在不同年级也能讲。语文课虽然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课文是例子,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例子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学会学习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不是给他几块金子让他花,而是让他会点石成金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还要再发展一步,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教法,但是不要迷信,要敢于结合自己的学生的实际,从不同角度探索。他老师的一个孩子就在他教的班里上学,老师说,听自己的孩子说了,“你对学生很关心,也很有耐心,学生还是很愿意接近你,愿意学语文,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你能够坐得住,善于思考,你提出的很多问题,是很有深度的,你在追求一种最高效的、最完美的教学方法,很有探索的价值。这正说明你有很强的事业心,不愿意有差不多的思想混天度日,这正是做学问的人最需要的。其实你已经在挑战传统的教学中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在试图改变一些弊端,这是很可贵的。要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咱们社会中有很多让咱们崇敬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共同的高尚的情操,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是他们更可贵的是,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用各自不同的做事方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在文艺界,有个性的演员,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演艺界有一句话,叫做‘似我者死,学我者永生’。追求在表演上像某个人的,没有发展前途,追求学某个人的精神、方法,而能够融会到自己的特点中,加以创新,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得到永恒。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我们的教学也要有个性。没有个性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这个个性必须是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必须朝着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最终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也很谦虚,说自己一直教的是高中,恢复高考后,一直教复习班。对初中的教材不是很熟悉,关键是自己要肯钻研,现在经验不足,不是大问题,经验在于积累。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经验的。在教学上只要肯下功夫,虚心好学,刚参加工作的这三五年是最重要的。将奠定一生的教学工作的基础。这几年下到了功夫,往往就能成为一个教学能手、业务尖子。老师作为一个老语文教师,又是学校的管教学的领导,站得高,看得远。老师的话里,既有对自己的鞭策鼓励,又给自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对自己抱有很大的希望。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他的信心又找回来了许多。

  他默默地探索者,找来专家的教育教学论著,从里边去发现新大陆;从学校订阅的教学刊物上,每期都要细细的阅读,去寻找那紧跟时代的智慧之光;从与老教师们的交谈中,去品味出最有价值的营养;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科书的编排中,去挖掘出对语文教学有帮助的良方;从生活的场景中,笑料中,去探索生活的意义与语文教学的相互关系;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爱好上去挖掘学习的最大潜能。他听说国家有关部门出版了一套全国特级教师共同编写的初高中语文教案,他四处打听,跑书店,往出版社写信,历经一年时间,终于自费买到了初中全套语文教案。他把这些特级教师看做是优秀的高级指挥员,把他们的教案看作是一个个优秀的作战方案,他如饥似渴的阅读,细细品味,揣摩这些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有了比较直观的、思路比较清晰的课堂教学模式,觉得原来自己在很多细节上把握不住、把握不好的地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觉得这些教案拨开了自己很多原来不清楚的认识。每一篇教案,就像一次战役的总体设计,怎样把握全局,从哪里开始总攻,哪里进行重点突破,哪个环节要互相照应,哪里是战役的重心,哪里是最致命的一击,有了通盘考虑。在教学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进行的不是很顺利,有的地方效果不明显。他又从其他各种渠道获得信息,这些特级教师们所在的每个地方的教学班人数不同,有的正规的教学班40到50人,有的是优中选优的学生,有的是普通班。而他这里虽说是县里的重点中学,但是这里不光班容量大,每个教学班80到100人,学生的来源也很复杂。有部分是通过考试选拔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有部分是周围一部分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签订有培养学生的合同的合同生。当时国家已经允许教育向社会集资。学校为了发展,为了改造学校的旧危房,政府部门拿不出资金,学校便与这些企业达成协议,这些企业每年向学校缴纳一定的赞助费,学校接纳单位一定数量的学生。这些单位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还有部分来自个别领导,个别老师的关系户,每班学生各科的成绩,有满分的特别优秀的,也有只考几分的几乎听不懂课,已经掉队的学生。怎么能够选取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学会知识,都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一起进步呢?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在教学上不能只考虑部分优秀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他发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造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偏远的农村,教育不正规;有的由于家长工作的变动,几次转学;有的由于家庭里的特殊原因造成。很多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很想把成绩赶上去的,是愿意学习的,渴望自己的成绩也能优秀。其中有两个从广东偏远的山区来的学生,由于父亲在附近的水文地质队工作,他们和母亲随着父亲转为了当时很吃香的商品粮户口。单位里给他父亲分了房子,允许他们和母亲来到父亲的单位里生活。可是初到这里,听不懂这里的很多老师当时是用地方方言的讲课,经常偷偷地哭泣。

  他不记得是谁说过的一句话,任何照搬,都会失败。他明白了特级教师们的教案,是面向全国广大教师发行的,不一定自己就完全那样讲,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学班。他把自己学习特级教师的教案的体会与他的语文老师说了。他的语文老师也说,对于任何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要盲目地照搬,要吸收其合理的精华,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加以改造,才能有效果。就在他茫然地进行探索时,学校里组织老师们听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一个讲座录音。录音里魏老师将自己的教学经历,怎么上语文课,怎么管理班级进行了介绍,特别是魏书生老师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五朝元老”——连续退了五次班的一个学生,几乎是学习上什么也不会,魏老师帮助和指导他学习的情景,使他很受教益。魏老师教的也是初中语文,魏老师的有的做法,自己原来也想到了,可是没有实施,或者说不知道应该怎样具体操作,也担心别人说闲话。从魏老师的讲座里,他知道了语文课照样可以引导和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引导学生思考,照样可以考高分。魏老师教的学生在初二的时候就参加中考语文考试,竟然有好几个学生在当地考生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魏老师的经验似乎给自己又开启了一扇窗,让阳光照亮了求索之路。自己似乎一下子站在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教学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于是他开始了比原来更大胆的探索。他在探索中牢记和验证着领袖的一句话:“实践出真知”。他又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哲学著作,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他还看了一些伟人的传记。特别是毛主席有关的学习生活、学习经历的书籍。了解到毛主席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领导能力,是他自己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善于思考,不是全靠老师教的。学习要能钻进去,还要跳出来,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学会从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会近看、远看、上看、下看,让学生灵活思考。他开始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他对每一课都进行认真的问题设计,把问题抄到黑板上,让学生看书思考,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学生的学习劲头足了,上课不瞌睡了,有的问题学生还争得面红耳赤,并且有时在课下、在宿舍、在厕所学生还进行着讨论。然后引导学生一点点找答案,很多东西,远远超越了教参的范围。学生反映这样学习效果好,印象深刻,对文章理解比原来透彻了。

  就在这样的一边默默探索,一边谨慎而又大胆的实践中,送走了他的第一届学生。学生毕业时参加中考,他教的班语文成绩,在学校同年级三个教学班是第一名,在全县八所县办初中里是第三名。成绩出来后,很多人对他祝贺。他老师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说:“你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带的第一届学生能够考到县里第三名,对于咱们学校初中部来说,是破天荒的。咱们学校领导的主要精力是放在高中教学上,在高中里,又主要放在高中毕业班和复习班,因为这是直接为学校打名气、创牌子的。谁当领导也会这么做的。”老师说的的确实是这样,当时社会上对升学率看得很重,是评价一个学校的最主要的尺度。高中的老师们也的确很敬业。这里汇聚了当时县里最优秀的教师,他们默默地上课、辅导,多数班主任老师在五十上下,他们除了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外,还与学生一起出操,查学生晚上的作息。没有人督促,当时没有绩效工资,也没有班主任津贴。大家就是在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初中在当时县里组织的抽测以及中考,一般是在县中排名后三名。因为除了县里第一第二中学既有高中,又有初中外,其他几所县中都是初中,没有高中,那些学校领导的主要精力在初中毕业班上。从人力到物力大力支持。因此当时的县第一第二中学,高考在全地区十几个县市区,排名名列前茅。有很多科目高考是全地区前一二名。他的老师教的复习班,语文高考成绩常拿第一。而初中的教学成绩总是在后头。所以有别的县中的老师和领导,经常打趣说,县里第一第二中学,高考成绩在天上,中考成绩站地上。还有人改用毛主席的诗词说,你们第一第二中学的成绩是,高考成绩“上九天揽月”,中考成绩“下五洋捉鳖”。天上地下你们全占了。

  送走了这一届学生,暑假里他感到有些失落。过去在暑假里他在考虑新学期开学后应该怎么指导学生,怎么让自己的教学在新的学年里上一个新的台阶,自己在教学上探索的路,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才能走出“山重水复”,进入“柳暗花明”。哪个学生应该怎么辅导,怎么才会进步更快。而这个暑假,他自己带的为之付出心血的团队消失了,他的队员们要被重新组合到若干个新的团队里,去进行新的求知。他失去了具体的指导目标。他静下来时也在思索走过的三年教学之路,有哪些值得回忆的成功的欢乐,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在哪个学生身上的指导效果比较明显,哪个学生还有很大的潜能没有挖掘出来。他在自己拷问自己。

  新的学年开始了,学校安排他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带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量增加了一倍多。面临着教学,管理班务的双重挑战。他在学生报到前,就进行了规划。教学上的探索将面临新的学生,如何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何把自己的探索深入进行下去。虽然过去没有接班主任,但是他牢记参加工作前自己初中的数学老师的教导,要自己把自己模拟到班主任的工作中去。他过去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特别是男生,在他的带动下,几乎都愿意打篮球。他原来所教的班的班主任岁数比较大,家务事多,没有多余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搞活动。有时班主任有事了,就把班里的事托付给他。男生们一到课外活动要打篮球的话,就会有组织者派人去办公室里请他,说:“去把我们的兵马大元帅请来!”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很融洽的。

  接了新的班级后,在课堂教学上,他先让学生适应带着问题学习的方法,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接下来他想,为什么非要让学生围着老师的问题转,能不能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或者在小组里解决,能不能让学生找到最有价值的问题,发现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善于思考,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开始实践。刚开始学生觉得不可接受,历来都习惯于老师出问题,学生思考。现在让自己找问题,找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一时不知道怎么找。它教给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最重要的话找出来,最不好理解的话找出来,哪里是文章的关键,这些地方为什么会让自己感动,原因在哪里,可以换成其他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变化。觉得自己很容易思考清楚的,就不是重要的难度大的问题,自己思考不清的,解决不了的,有疑惑把握不准的,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需要认真解决的。然后他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他激发学生:“大家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今天咱们就做个实验,哪个同学找的问题最多,能够把老师难住了,你找的就是最有价值的问题,你也就会找问题了,会学习了。”由于他平时与学生关系密切,既是师生也是朋友。大家兴趣盎然,很快一个个问题出来了。他首先总会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指出和引导思考问题的角度。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没有难住他,就马上再看书,进一步钻研。或者同桌、前后桌商量,某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非要找到有难度的问题不可。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有学生还是真的找到了让他事前没有想到的问题。有学生说,文章是在歌颂老师,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写蔡老师的长相漂亮之类的话,在外貌上反倒写蔡老师嘴角有一个痣,这不就写的蔡老师不美吗?写这个有什么用?与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有关系吗?是不是作者的失误?不写这个行不行?还有学生找出,写蔡老师好,而写同学是自己的“小反对派”,并且还有点幸灾乐祸,作者写蔡老师是个好老师,怎么好老师没有把学生教育好,学生没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写这件事是否冲淡了或有损于主题呢?这些问题证明学生是真的动了脑筋,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涉及到了选材,表达,结构,主题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去找到合理的解释。有学生下来说,这篇文章自己读了至少有二十遍,有的段落自己也记不清读了多少遍。有学生在一个小段落里竟然设计出十几个问题。自己反复思考答案。觉得收获太大了,印象很深刻。过去好多年后学生聚会时,还有学生记得那一课自己找的问题,以及答案。为了准备这一课,他也做了很精心细致的准备,从不同角度预设了很多问题,他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不能靠教学参考书上的那点提示的内容,也必须离开教学参考书去备课,也把自己推到了战斗的最前沿,将面对的是很多陌生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自己面临的也是一张张陌生的考卷。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不断地思考和完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和方法。以后他的学生升到初二,就不用老师费力的讲解和督促了,学生拿到课本后,就用他培养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找问题、找答案,找最优答案。学生进入了学习的另一种境界。实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已经掌握了“渔”。

  在学习《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时,课文第一段: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学生提出课文写竺可桢每天穿过北海公园,观察记录物候现象,可为什么说“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而不说度过春夏秋冬,或者是其他季节。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这个问题还是真的让很多学生费了一番劲。大家争论得很激烈。最后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理解了作者选词造句的意义。既有季节方面的表达,又有社会方面的意义,还有主人公的心情,还有修辞方面的效果。这些是教参以及其他书上没有的知识。

  在学习杨朔先生的散文《蜜蜂赞》中,学生提出并且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哪个职业辛苦,哪个高贵,哪个职业挣钱多,哪个职业给社会的贡献大,学生为此查了很多资料,各抒己见,他引导学生结合政治教材,结合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走向了统一的认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得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是爱国爱人民的,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工作的,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上至国家干部,下至普通农民,城市里的清洁工、掏粪工,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学生从一篇文章的学习中,自觉地进行了延伸阅读,并且理解了为什么在当时国家各行各业都有劳模,还都受到国际领导人的接见,为什么毛主席会为一个普通的战士开追悼会,写纪念文章。理解了为什么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大家还走访了解了本地在新中国建国初受过毛主席和中央领导接见的几个不同岗位上的全国劳模。了解了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的事迹。在班里召开了宣讲劳模事迹的主题班会。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语文到政治、到历史,又延伸到了社会,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

  一天,县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和主管文科教学的他的老师一起听了他的课。下来进行了交流。他老师和教研员肯定了他的探索很超前,有实效,同时也指出来如何把课堂进一步高效,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愿意写作文,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他的探索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老师和教研员的指导,使他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有了信心。就像是给他这辆在教改的路上探索的往前跑的车进行了检修,加了油;像是在自己拉着重重的货物的车艰难的爬坡的时候,伸出了给自己助力的推车的手;像是自己在旅途上正口干舌燥时,遇到了甘泉,给他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很感激自己的老师,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了知音和恩人。每次和自己的老师交流的时候,他总有一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他的老师在山区第一中学教了二十年学,很有名,他教的学生有很多写作能手。由于离家远,还有他老师的同学中有人在市里的学校当领导,想让他到市里去,可是县里不放。就这样他到了第二中学任教。教研员和老师让他在全校讲一次公开课。这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他老师和他一起研究教材,商量教学设计。他感到自己的老师确实能力非凡,他能一下子就洞悉最核心的地方,哪些内容不用老师讲学生自己或者讨论就能解决,哪些地方是哪一类的学生能够理解解决,哪些是需要老师辅助才能解决的,了然于心。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把他进行的全新的探索,他在教学上所具有的优势,很巧妙地融汇在了一起。使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公开课获得了成功。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他的前进的路上,再次验证了这句俗语的正确和意义。

  他在自己老师的指导下,在阅读教学取得成绩的同时,又向写作教学上进行积极地探索。他知道阅读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学语文的一个重头戏是写作。而作文也常常是被很多老师称作费力不讨好的一项内容。语文老师每周要花很多的时间批改作文,甚至有的学校要求老师精批细改。还要在后边写上有针对性的批语。加上班容量大,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别又很大,批改作文是老师们一项劳动强度非常大的一项工作。老师们累死累活的批改了,可是有的学生连看也不看。老师做着很多的无效劳动。也有的老师对作文进行怠工。看也不看,就在后边写个日期,或者盖个小红花。而很多学生也很怕作文,每次作文是搜肠刮肚,挤出几百字交差完事。或者从作文书上抄一篇交差。他从走上工作岗位一开始教学,就很重视写作。因为在上中学时,他的作文在班里一直很好。他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当范文读。有一次语文考试,他写的作文《柳树赞》,被同年级的各班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不同的班级里读,还有的老师让全班同学抄下来他的作文进行学习。起初他写作文也很发愁。也是写成了新八股式的。有一段时间,他们村里统一买了一些书,由他哥哥保管,用几个纸箱子装着,就放在他家里。这些书是免费让村里的青年借阅的。他征得哥哥的同意,允许在家看,不能损坏,不能往外边拿。这为他提供了很多方便,里边除了有种植,养殖之类的书外,最多的是有很多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故事,还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作品。他有时间了就拿着看,视野开阔了。特别是上了高中之后,他的一个同学从亲戚手里借到一本《车头颂》,是某文联编辑的内部学习资料。里边收入了很多当代的和当地的文化名人写的散文,有峻青的《秋色赋》、秦牧的《土地》等,里边还有几篇写本地英模事迹的文章。这些英模人物和事迹,他过去就听人们讲过,有的英模人物他见过,就在身边,看起来很平凡,但是经过别人一写,就那么真实感人。这些精致的作品,那新颖的开头,细腻传神的描写,引人入胜的情节,朴素真挚的感情,他读了又读,让他爱不释手,也使他的写作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作文成绩的提高,又促使他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有了深度。他从自己的经验中明白,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对作文有兴趣,其次要阅读大量的书籍,然后要多练习。他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也可以变成写作的单项练习。比如近段时间专门写本班同学的外貌练习,要争取写到不写同学的名字和具体的座位,读写的作文就能知道写的是谁。或者某一段时间专门练习写动作、或者语言特点,可长可短。用他的话说,就是头脑里边常作文。这些练习使学生学会了从身边开始观察,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在写作文时就有东西写,就不再瞎编乱造了。开始学生觉得有难度,他就和学生一起写,一起比赛。学生们很想见识老师怎么写,写出来后在班里给学生读。学生们发现自己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只要选好角度,也是能够写的很生动、很感人的。甚至有学生要和老师比赛,对于班里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看谁写得精彩。对于好的作文,或者学生自己认为成功的作文,张贴到教室里,让大家评议。看这一个学期谁的作文在班里张贴的次数多,大家对谁的评价最高。谁的作文某些地方写的最新。这些激励措施,既利用了学生的争胜心,好奇心,又多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还避免了照抄书上的作文的弊端,因为全班这么多人,对于照抄的作文,大家是能够发现和识别出来的。促使了学生写真事、说真话,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上来了,不怕作文了,敢写作文了,有东西写了。然后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继续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要学生参加省市国家的作文竞赛,向报刊投稿。这可是学生做梦都想但是不敢做的事。他鼓励学生,报刊上的作文也是学生写的,同样年级的学生,智商的差别不会很大,要敢于在刊物上与外地的学生比。有学生写的比较好的,或者选材新的,就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加工。这年春天,他教的初二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初高中作文竞赛中,有一个同学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全校一共三个一等奖,另外两个是高中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同学的成功,激发了大家写作的积极性。觉得作文是可以超越年级界限的。在这一年的秋季,河北省《初中生周报》编辑部面向全国初中生征集作文,进行初中生作文大赛,在报纸上提供了几十个作文竞赛题目,到交稿有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当时很多人订着这份报纸。他就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选自己合适的题目,参加作文竞赛。在作文课上,讲了竞赛要求,并且让学生按照竞赛的要求去写、去修改。学生们跃跃欲试。学生写出初稿后,指导学生就在草稿本上修改,不用往作文本上抄写,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作业,而是为了修改成功,参加作文竞赛,达到竞赛的要求和水平。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学生每改出一遍,他看了之后,在肯定学生的努力之后,继续提出修改意见,多数学生一篇作文本修改十多遍、甚至几十遍。局部修改不计其数。学生沉浸在修改作文锤炼作文的状态中。有一天,中午吃饭时间,食堂离教室有二三百米远,平时学生打了饭就在食堂,或者食堂前面的院子里,,几个人扎堆一起吃。这天一个修改参加竞赛作文已经十来遍的学生打了饭,往平时几个经常在一起扎堆吃饭的同学面前一放,扭头就跑。大家认为他可能急着去厕所了,也没多在意。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大家都吃完了,多数同学都离开了食堂,还不见这个同学来吃饭,在一起扎堆吃饭的同学有些疑惑和担心,有同学就把返给他端到宿舍,没有在,来到教室一看,,他正在奋笔疾书写作文。同学着急地说:“饭都快凉了,大家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赶紧吃饭吧。”他头也顾不上抬,说:“等一会,让我写完了这一段再吃。”又过了差不多十几分钟时间,他才停住笔。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自己把饭打了后,就在往桌上放的那一刻,突然想起来了自己这几天正在修改的作文需要添改的思路和内容。好几天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修改方法,今天猛然出现了灵感,就急忙跑回来,按照刚出现的思路写,这一口气就写了两张,终于把思路顺下来了。很多学生和这位学生一样,作文改了又改。学生们说,修改这一篇作文,比过去写一学期的作文收获都大。这一篇作文修改下来,,好像一下子自己长大了很多。这两个月,几乎每天头脑里都装着这篇作文,不停地琢磨怎么写、怎么修改才合适。到了截稿时间,他把学生的作文寄了出去。三个月后,竞赛结果出来了,他教的学生中有一人获得了一等奖,编辑部共评出一等奖只有十个人。并且作文还发表在《初中生周报》上。二等奖共评出三十个人,他的学生有三个。三等奖共评出六十个人,他的学生有六个,还有几个鼓励奖。这次成绩出乎意料。更让大家出乎意料的是,得一等奖的这个同学并不是平时在班里成绩最好的,只占中等。大家都觉得奇怪。可是大家看了这个同学发表出来的作文,又都很佩服。那篇作文可以说字斟句酌,句句经典,字字真情。从选材到结构、到语言,确实很感人,很优秀。有同学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他。他向大家作了分析和解释。虽然这个同学平时作文一般,其他功课成绩也占中等。但是就这一篇作文来讲,他前后换了四次材料,选取的事是自己独特的亲身经历,而他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真正的把自己融汇了进去。反复修改,反复调整思路,每一处都是反复斟酌,精益求精。就这一篇作文来说,他投入的精力最大,他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情表达的最真切。所以他的作文也获得了最高奖项。大家又把接下来在每期报纸上连载的其他获得一等奖的作文结合起来读,感到了别人的作文成功在何处,自己的作文与这些优秀作文差距在哪里,也明白了,优秀的学生不见得每篇作文都优秀,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不是每个方面、每篇作文都一般。只要在某些方面、某些科目上下了功夫,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就会出现大的收获,或者意想不到的成就。这就像平时我们说那个同学好,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出类拔萃,没有一点缺点;班里哪个同学整体不太好,并不是没有一点优点,他们身上也会有很多的闪光点。而这个获奖的同学在班里虽然平时显得不太出众,但是他学习和做事总是很扎实,很爱学,很持久,有毅力。这是它走向成功的一个性格基础。再加上他选取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体验,找到了最佳的表达方式,获得了成功。每一个同学都要永远谦虚,不骄不躁,要会向所有的人身上去学习,才能实现人格的完美,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通过这个成功的例子,不光讲了应该怎样学习,也很及时的利用这个活例子进行了思想教育,学习态度的教育,做人的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的写作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接着就陆陆续续的有学生的作文发表于报刊,在省市国家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写作教学也进入佳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作文不再是为了交差,不再觉得作文是苦差事,而成为了一种享受和快乐。有学生说,过去怕写作文,现在盼着写作文。觉得心里有很多的可写的材料,而是时间不够用,写不完。

  以后他教的每届学生,都在他的引导下进行着快乐的语文学习,他也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享受着快乐......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