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何以安放?

作者:田志达 发布时间:2016-03-13 22:38:10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54bd70632160294ffddf757b4a79fca8.jpg

 

 

  今年过年,村里有两个话题经常被提及和讨论,一个是年轻人的离婚,一个是年轻人的就业。

  这几年关于农民工的研究触点其中之一有关临时夫妻和悬垂家庭的普遍出现,我要说的两个案例也与此相关。我的一位小学启蒙老师如今已年近古稀,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也都有了儿女,我要说的是他的小儿子。这个小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大约已有三年未曾回家,而家中还有妻子和一双儿女,据村中传闻,他在外有了别的女人,正在和妻子闹离婚。类似的情况在村里也出现过几例,都是丈夫在外务工有了新欢,回家之后就向妻子提出离婚。另一个案例是,因为长期在一块儿打工,堂弟与堂嫂产生了感情,今年过年回家,堂弟抛弃了妻子和儿女,堂嫂抛弃了丈夫和儿女,两个人远走他乡,留下刚会走路的孩子,整的两家人忍受村里人街头巷尾的议论和指指点点。这件事情对村里人的家庭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过完春节,外出务工的人流中经常是年轻夫妻双双外出,而且被家里的老人要求必须在同一个地儿务工。2006年和2008年曾有两部电视剧《渴望城市》,这两部剧具有浓厚的纪实色彩,讲述了大约20几个独立的小故事,其中一个小故事就谈到了“一对无法过上正常夫妻生活导致家庭悲剧的民工夫妇”。候鸟式的务工,衍生出了夫妻分居、老无所依、留守儿童等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给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与家庭带来了一个有一个的挑战,既关乎生计更攸关情感。

  村里从2000年左右开始进城务工的人数日益增加,到如今已将近20年了,半工半农的生计模式确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生活得到了改善,村里的新生代农民工有些已经购置了自己的座驾,价格七八万、十几万不等,很多人家里盖起了新房,有的还是小洋楼,但是喜悦的背后各有各的辛酸和无奈。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际面虽然已经扩展至整个社会,但是婚姻和家庭的计划仍然受制于乡村社会的传统习俗,再加上这几年农村结婚成本尤其是彩礼的变态式激增,因此父母往往催着新生代农民工尽快结婚、生儿育女,因此在村里能够遇到很多25岁左右的农民工已经有了一双儿女,年龄大的孩子已经到了学龄阶段。对这样一个年轻的家庭而言,生计问题是重中之重

  就以我们村里在建筑工地务工的农民工为例,新生代农民工往往重复第一代农民工的务工经历,每年到不同的城市从事搬运钢筋、搭脚手架、高楼刷外墙、室内装修等比较劳累和危险的活儿,因为从中才能获得足够多的收入来贴补家用。我的一个大侄子28岁,结婚已经有七年多了,女儿在读小学,家里盖房借了好多债,他告诉我,要想保证家里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在外的基本生活和尽快还清债务,每月至少要拿到6000元工资。然而今年过完元宵节后,以往大年初五左右就大批外出的建筑民工仍然在家闲着,据我这位大侄子所言,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导致上游建筑行业的不济,所以在建筑工地找活儿干的竞争更激烈,身为家里的老大,他倍感心力交瘁,多年打工也导致身体状况欠佳,在谈心的时候他脸上一直是一种凝重的表情,愁眉不展,还说自己有时候连死的心都有了。每年春节回家,既是大批农民工的休息日,也意味着他们要重新找活儿干,从零开始,但是也有农民工在逐渐摆脱“候鸟式”的务工模式。

  经过十几年的社会历练,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有所积累,有了一部分可观的积蓄,掌握了一项实用的技术,拥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和灵活的脑子,他们开始寻求更稳定的生活。我堂哥30岁出头,外出务工十几年,在饭店里学厨,后来成了一名合格的厨师,在中国一家建筑公司驻苏丹的饭店做了四年厨师,前年结婚之后,在我二叔二婶的催促下返乡创业、安家落户,现在和朋友合伙经营一家门市,做家用炉具的代理商,买了辆二手车,每天可以在老家住,生活还算稳定。与他留守老家不同,我的邻居,一个小弟,也是在外闯荡了数年,曾在江苏某地的电子组装工厂做到生产小组长的位置,但是收入仍无法满足他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其父母也希望他回乡成家立业,前年托关系进了市区的一家化工厂,去年在县城买了一套房,未来的计划是在城市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进城定居。与他一样,我的堂弟也进城定居了,这源于一段打工时成就的情缘,但是因为他的妻子是合肥人,他是奉子成婚,加之女方家长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得太远,因此堂弟就在合肥买了房,作为家里的小儿子,这着实令我二叔二婶操碎了心。

  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在异乡打工的岁月里绽放出了不同的花朵,这一代农村青年从中获得了更广阔的成长舞台,无论最后是成为了个体经营的老板,还是收获了美好的爱情与婚姻、在城市获得稳定工作和居所,抑或仍在重复第一代农民工“候鸟式”的务工经历,他们一直都在变幻莫测的劳动力市场中顽强拼搏,为各自的家庭默默付出,实现了一代青年的社会价值。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仍旧处于弱势,多从事危险并劳累的工作,由于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收入也很不稳定,而随着生产生活资料深具市场化特征,随着孩子教育等方面的更高追求,他们肩上的责任与压力却是一年比一年重。20多岁、30出头正是青年人为了人生理想竭力拼搏的时候,在我的村庄,我看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找到了可以为之奋力拼搏的目标,其中有对家庭的责任,有对事业的追求,有创造未来更好生活的执著。

  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它将何以安放?一在生计,在稳定就业和勇敢创业中获得内心的安定;二在伦理,在爱情、婚姻、家庭的美好创造中获得情感的归宿。青春终究是美好的,即使生活中有生存的压力和情感的迷茫。青春之旅还在继续,未来的坦途有他们的努力,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作者:田志达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     来源:新乡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